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琳  吕春蕾 《现代保健》2009,(25):106-10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嚣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式和经验,提升护理水平,为人工髋关节术后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和指导,以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尽早恢复正常人的日常生活。方法对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合理指导康复功能训练和体位护理。结果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整体有效体位护理以及出现并发症后有效的护理是战胜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疾患给患者日常功能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已被证实^[1]。国外许多学者认为,关节置换手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科应用临床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3.
陆晓萍 《工企医刊》2010,23(2):37-38
随着人工关节的发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治疗髋关节疾患。人工全髋关节是应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用以替代已损坏的髋关节,以此改善和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病人长期卧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8年1月~2009年7月完成此项手术28例,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髋关节假体取出膈体置入术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在我科住院的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膈体置入术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保持冲洗引流管通畅,对促进患者临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假体取出膈体置人手术治疗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的髋关节,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的手术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老年人因各种脏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项回顾性分析,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2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当中,出现了3例切口感染患者(深部感染1例,浅部感染2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了1.5%.结论:为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需要对层流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消毒,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充分引流,强化手术室感染管理,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康秀平 《职业与健康》2002,18(4):152-153
近年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日臻成熟,因其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骨关节炎及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可迅速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较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得到推广。我科自1997年10月~2000年12月共施行进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手术例数增加,人工髋关尊置换术后翻修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难题,其原因很多,翻修方法也因患者病情而异。我院骨科于2000年6月-2004年11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2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假体松动的原因及翻修技术。方法:应用进口或国产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对16例髋关节疼痛、难以履行假体功能的人工髋关节施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果:(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假体松动可能与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形成有关。(2)彻底清创以及建立良好的骨床是髋关节翻修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1]。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多种器官功能减退或病变,且手术创伤大,术后需要长期的功能锻炼,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后肢体的功能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各种X线评价测量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X线资料,回顾性运用各种测量指标对术后X-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缝测量发生髋臼杯内翻10例,外翻6例,髋臼杯过高6例。过低4例,偏外2例,偏内4例,臼杯后倾17例,股骨柄位置不佳20例。结论:运用多种指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是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及判断可能发生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消除或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纠正下肢不等长、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纠正髋关节畸行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人工关节有其本身的使用寿命,并且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合并症,其中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0.6~7.0%[2],这也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缺点.针对我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216例,术后3例患者发生关节脱位,总结护理教训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3.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髋关节强直等疾患的常用方法,其疗效的好坏除与手术的技术优劣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功能锻炼密切相关,且出院后康复期长、护理问题多,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肢体残疾和残障,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此,我科对10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实施出院后家庭护理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1963年,英国Charnley成功报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该手术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强直等疾患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其疗效除与技术的优劣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近年部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来达到指导以后医疗实践的目的。方法用计算机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骨科病房住院并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27例30髋。其中男性患者14例16髋,女性患者13例14髋。所有患者都选用全麻的方式,对后外倜的弧形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改良。结果所有患者都随访13个月以上,平均为17.5个月,后期电话采访的满意度调查显示为93.6%。所有手术病人均无关节脱位再次发生,活动度比较好,不良症状改善效率93.8%,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修复假体位置正常,没有松动等现象的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环境的无菌和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空心钉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的80例患者.患者被归类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空心钉内固定术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空心钉内固定术方案治疗.结果:①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比空心钉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负重时间对比空心钉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③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空心钉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④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住院时间对比空心钉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可以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情况更好,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标准比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方法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目的是减轻关节疼痛和改善负重与活动功能,适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等. 我科自1998.9~2001.1行全髋关节置换20例22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英 《现代医院》2010,10(2):94-9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骨换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生并发症9例,包括肺部感染4例,假体脱位3例,下肢血栓静脉炎2例。术后经加强巡视、严密观察使患者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本组患者均康复出院。讨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加强体位指导及正确的功能锻炼;重视患者主诉,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妥善处理,是防治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杯外展角与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受力方向变化的关系,及其对人工髋关节术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认为,过大的外展角使股骨头中心向外上移位,可能造成人工髋关节脱位。因此临床上应该避免髋假体植入外展角超过55°,以维持人工髋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李玮 《工企医刊》2005,18(4):68-6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5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机械嵌入固定、骨水泥固定、非骨水泥固定三个阶段,它是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人工全髋关节代替自身的病变髋关节,以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该项手术在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1月期间为2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