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5 0 4 82 高频彩超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齐信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 0 0 4 ,1 9( 7) .- 749,75 90 5 0 4 83 小儿川崎病 1 5例临床及脑电图改变/金力平∥浙江实用医学 .- 2 0 0 4 ,9( 4 ) .- 2 920 5 0 4 84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黄若谷…∥广东医学 .- 2 0 0 4 ,2 5 ( 8) .- 931~ 932对 2 5例非典型川崎病 ( KD)与 72例典型 KD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非典型 KD只具备 KD诊断标准中 6项之 4项或 3项 ,冠状动脉病变是诊断非典型 KD的重要依据。该组非典型 KD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 1 0 0 %。表…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再发10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川崎病再发的临床特点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总结 1990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再发川崎病 10例 ,并对同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收治的初发的 332例川崎病中 ,再发10例 ,再发率为 3 0 %。 10例初次发病年龄平均为 1 4岁 ,再发年龄平均为 3 6岁 ,再发间期 1 6年。再发病例临床病情经过较初发轻 ,但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显著增高。复习近 11年国内散在报告的再发川崎病案例共 11例 ,再发临床病情经过亦较初发为轻。复习日本第 11、12、13次川崎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再发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男性为初发的 1 71倍 ,女性为初发的 1 6 4倍 ,均显著高于初发病例 ;并发现初次发病即有冠脉损伤者川崎病再发率为 3 4 % (41/12 0 0 ) ,冠状动脉无损伤者再发率为 1 9% (176 /94 19)。结论 再发川崎病多见于 3岁内初次发病即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婴幼儿。川崎病再发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 ,应加强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3.
Yang J  Li CR  Li YB  Huang HJ  Li RX  Wang GB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176-179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BL)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的易感性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对16 0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及 95例川崎病患儿的MBL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 1)中国汉族健康儿童MBL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的香港华人及高加索人种接近 ,无统计学差异。( 2 )川崎病患儿GA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 ( 0 2 5 8vs 0 138,P <0 0 1) ,而GG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 ( 0 74 2vs 0 86 2 ,P <0 0 1)。GAC型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密切相关 [OR =2 18,95 %CI(OR值的 95 %置信区间 )为 1 38~ 3 4 4 ,P <0 0 5 ]。 ( 3)在川崎病患儿中 ,GAC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其病史有前驱感染史者多于GGC纯合子 (P <0 0 1)。结论 川崎病发病受遗传背景的影响 ,与MBL第 5 4号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7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川崎病 (KD)病因不明 ,诊断缺乏特异性 ,本文综合分析 78例KD患儿临床特点 ,以期发现其中对早期诊断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一般资料 :78例KD患儿于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 ,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的变化 ,比较PCT、白细胞、C反应蛋白 (CRP)指标对川崎病诊断的价值 ,探讨测定川崎病患儿PCT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前后测定 2 0 0 3年4~ 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 36例川崎病患儿白细胞、CRP、血沉 (ESR)、血清PCT、彩色超声心动图 (UCG) ;对照组 2 0例 ,均为与川崎病患儿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 ,测定PCT、CRP、白细胞。结果  36例患儿的PCT值在IVIG治疗前后分别是 ( 0 71± 1 0 1) μg/L和 ( 0 2 3± 0 2 3) μg/L( P =0 0 0 5 ) ,对照组PCT均值 ( 0 19± 0 0 8) μg/L ,与IVIG治疗前PCT值比较 P =0 0 0 2。 36例川崎病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扩张 10例 ,无一例形成冠状动脉瘤。合并冠脉异常 10例 ,其PCT值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CRP对川崎病诊断的敏感性是 0 994 ,95 %可信区间 (CI) 0 982~ 1 0 ;WBC的敏感性是 0 881,CI 0 79~ 0 97;PCT的敏感性是0 818,CI 0 71~ 0 92。结论 川崎病患儿的血清PCT是增高的 ,IVIG治疗后PCT下降 ;对川崎病的诊断 ,PCT测定不能取代CRP和白细胞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 ,重者可导致冠状动脉严重并发症〔1〕。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防治该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对 89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 (CAD)及远期预后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报告的 89例KD患儿 ,于 1995— 2 0 0 2年 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其中男 5 2例 ,女 37例 ,男女之比为 1 4∶1,发病年龄 4个月~ 7岁。该组患儿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课题组第 4次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 2 方法1 2 1 检查方法 KD患…  相似文献   

7.
《中华儿科杂志》2022,(6):588-593
目的分析Z值方法与传统方法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CAA)诊断的差异性, 并探讨川崎病CAA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确诊的2 41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分别采用Z值方法和传统方法诊断CAA, 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效能的差异性;分别对患儿性别、临床分型(完全性川崎病、不完全性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敏感性(IVIG敏感型川崎病、IVIG无应答型川崎病)、病程(≤6周、>6~8周、>8周至6个月)等进行分组, 分析川崎病患儿CAA的临床分布特点。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Kappa检验用于一致性评价。结果 2 419例川崎病患儿中男1 558例、女861例。发病年龄1.8(1.0, 3.2)岁。Z值方法诊断川崎病CAA发生率高于传统方法[21.9%(529/2 149)比13.9%(336/2 149), χ2=1 074.94, P<0.001]。Z值方法诊断男性患儿、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IVIG无应答型川崎病患儿CAA发生率均高于传统方法[25.2%(39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已成为川崎病治疗常规方法 ,但有部分患儿治疗无效 ,该文探讨对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初治无效的川崎病的处治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 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该院收治的对大剂量IVIG初治无效的川崎病 1 4例予附加治疗 :重复IVIG和 /或皮质激素。对初治有效 (5 0例 )和无效 (1 4例 )的两组川崎病患儿的年龄、治疗前热程及实验室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4例对大剂量IVIG初治无效的川崎病患儿 ,8例对IVIG复治有效 ,5例最后采用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 ,3例冠脉扩张者好转。统计分析 ,初治无效病儿发病年龄小 ,血白细胞、乳酸脱氢酶高 ,血红蛋白、白蛋白低 (P <0 .0 5 ) ,冠脉扩张发生率高 (6 / 1 4比5 / 5 0 )。结论 大剂量IVIG初治无效的川崎病者采用附加治疗对病情控制和改善冠脉扩张有效。对于川崎病患儿进行年龄、热程、实验室数据分析 ,有助于采取及时、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口服阿司匹林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治疗川崎病临床常用两种方法 ,该文探讨用两种不同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 ,以探讨较好的用药方案。方法 对 1 1 1例川崎病患儿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第 1组每日用 4 0 0mg/kg连用 4~ 5d ;第 2组 1 g/kg仅使用 1次。观察其住院时间、总热程、心电图及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 第 1组总热程 9.8± 2 .9d ,住院时间 1 1 .0± 4 .9d ,第 2组总热程7.0± 2 .0d ,住院时间 8.0± 2 .8d ,第 2组比第 1组明显缩短 (P <0 .0 1 ) ,而冠状动脉损害率和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疗法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05 1 71 3 川崎病延误诊断 1 1例分析 /胡燕燕…∥江西医药 .-2 0 0 4,3 9(2 ) .-1 2 0~ 1 2 14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误诊为颈淋巴结炎 ;2例伴咽充血明显 ,扁桃体肿大 ,误诊为扁桃体炎 ;2例口腔黏膜弥漫充血 ,舌红粗糙 ,误诊为口腔炎 ;1例伴腹泻 ,血象明显升高 ,误诊为感染性腹泻、败血症 ;1例伴抽搐 ,误诊为上感、高热惊厥 ;1例因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参 1 (姜 红 )0 5 1 71 4  1 3例川崎病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张 洁…∥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4,1 3 (1 5 ) .-2 0 2 7~ 2 0 2 81 3例川崎病住院患儿均有发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