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颖  郑利岩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35-2237
目的:探讨针刺对机体调节与G蛋白呈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针刺后机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及针刺对镇痛、防卫免疫、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与G蛋白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刺经穴引起的化学物质的变化,继而产生的针刺调节和G蛋白亚型、数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结论:针刺调节和G蛋白呈相关性。G蛋白的变化可能是针刺对机体良性调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颖  郑利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35-2237
目的:探讨针刺对机体调节与G蛋白呈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针刺后机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及针刺对镇痛、防卫免疫、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与G蛋白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刺经穴引起的化学物质的变化,继而产生的针刺调节和G蛋白亚型、数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结论:针刺调节和G蛋白呈相关性,G蛋白的变化可能是针刺对机体良性调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痴呆(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生活能力减退及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为其三大主要临床特征。据流行病学统计,AD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面增高,65岁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则为20%,而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患病人数将逐渐增多。目前,在西方国家及我国大城市,AD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中风的第四位死亡病因。该病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刺三焦经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组织G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针刺三焦经穴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脑干组织G蛋白α亚基含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 (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 ,运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检测脑干组织Gia和Gsa的含量。结果 针刺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脑干组织中Gs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Gi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Gsa/Gia蛋白比值降低。结论 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针刺三焦经穴治疗偏头痛可能是通过介导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药甘草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甘草主要活性成分在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以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探讨。 结果与讨论 目前已知中药甘草具有抗炎、保肝、抗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大量研究表明,中药甘草在细胞GPCR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靶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参与机体防御反应、组织损伤和应激、细胞分化和凋亡以及肿瘤生长抑制等过程。
  相似文献   

6.
G蛋白耦联受体(GPCR)作为几乎遍布人类每一细胞的功能受体,具有多种生理和病理学功能。GPCR通过激活细胞内的不同的G蛋白亚基,从而激活不同的胞内通路,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受体通过二聚体的形式参与调节生理活动,对信号识别及转导有重要作用,进而为生理变化及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现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GPCR二聚体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就GPCR所形成的同源、异源二聚体对生理及病理重要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肾应冬"是五脏应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雄性SD大鼠生理及摘除松果体条件下下丘脑G蛋白各亚型冬夏两至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了"肾应冬"调控机制与细胞信号转导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在生理条件下冬夏季节的变化对下丘脑Gs、Gi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Gq和Go的含量冬夏则存在显著的差异,均表现为夏高冬低.摘除松果体后冬夏季节G蛋白的各种亚型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与模型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从而说明松果腺参与调节冬夏季节的变化对机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而"肾应冬"调控机制与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治疗机制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作为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保护性物质,具有抗脑缺血后细胞凋亡、清除细胞内异常蛋白和减少氧自由基产生等作用.现将HSP70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及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HSP70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增速的不断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一种以老年人为多发群体的大脑细胞退化性疾病,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它具有让个体的思维认知和独立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特征,由于它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社会各界所面临的研究和治疗压力也愈加沉重。目前关于AD发病机理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中,学术界从多个方向入手,提出了几类假说,其中就包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近些年,中医药在Tau蛋白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也为AD的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通过了解针刺影响Tau蛋白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近五年针刺和相关通路的研究成果,总结出Tau蛋白信号通路的运作机制,为后期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近年大量研究表明,针刺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蛋白进而修复突触可塑性实现的,而针刺对突触可塑性蛋白起何种调节作用、与其相关的疾病和选穴是否有规律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就针刺调节突触可塑性所涉及的主要相关蛋白、疾病、选穴频次及规律进行探讨.方法:笔者回顾近10年来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拔罐加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6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病的门诊患者,按照完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拔罐加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1月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l、2、3疗程后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BMI、腰臀比(WHR)和实验室指标(血脂、脂蛋白)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愈显率为63.34%,对照组愈显率为33.33%,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围、BMI指数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方面,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拔罐加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在提高减肥疗效和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拔罐加针刺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毫针、电针、耳穴等。本文对近10年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现代文献进行分类综述,肯定了针灸疗法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客观分析了目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希望能引起同道的一些注意,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上巨虚、太冲和足三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跟西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对照组,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8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天枢、上巨虚、太冲和足三里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疾病具有良好效果,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胆道系统的运动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各类胆道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查阅、分析国内、国际有关针刺对肝外胆道系统运动功能调节机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结果,从针刺对肝外胆道系统运动功能的神经和体液调节、针刺对oddi括约肌的调节机制及针刺对胆囊压力和张力的影响等方面对针刺调控肝外胆道系统运动功能的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该研究对指导针灸临床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调神理气针刺法对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对比调神理气针刺法与口服艾司唑仑对顽固性失眠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组30例中,痊愈9例,显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对照组.结论: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及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多版《针灸学》教材中对提插补泻法的描述,分析从古至今提插补泻法的演变过程,探究其演变原因及正确的操作手法。结果发现古代文献中提插补泻法的发展由简至全,由被动到主动,其发展与金属冶炼技术有很大的关系。《针灸学》教材在继承古代文献中提插补泻法操作核心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提插力度为主,二是以提插力度和刺激量(幅度、频率、时间等)为主。从理论结合实践,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现代研究支持,提插补泻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刺激量大小决定的,故笔者认为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应将“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作为提插补泻法操作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瘀阻型与非痰浊瘀阻型两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RBP4、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痰浊瘀阻组BMI、WC、RBP4、hs-CRP、HOMA-IR各值均高于非痰浊瘀阻组(P<0.0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非痰浊瘀阻组hs-CRP高于正常组(P<0.05),BMI、WC、RBP4、HOMA-IR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RBP4与WC呈正相关(r=0.014),与BMI、hs-CRP、HOMA-IR密切关系(r值分别为0.001、0.006、0.001)。hs-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23、0.038)。结论:RBP4、hs-CRP与痰瘀关系密切。明确了痰瘀在MS中重要性。RBP4、hs-CRP可作为中医辨证诊治代谢综合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调神通络”针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逆乱于上 ,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 ,致气滞血瘀 ,脑络瘀阻 ,神明不调 ,而致中风”之论 ,运用头体针相结合的“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上田氏偏瘫十二级肢体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的指数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4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运用针药并用疗法(治疗组)、中药疗法(对照组1)、针刺疗法(对照组2)治疗后,对视力、视野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及3种治疗方法的组间比较。结果:①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而对照组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视野的组内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和2(P0.05),对照组1和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