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并发症较多,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患者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40例HFRS患者,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和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血液透析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31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分为两组,采用CVVH治疗者11例为治疗组,血液透析治疗20例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及肾功能均匹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在预后和并发症方面有明显差别,治疗组11例全部存活,仅一例合并感染.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5例;主要为出血、感染、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和二次肾功能衰竭,其中3例因二次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较血液透析有更好的清除尿毒症毒素,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清除炎性介质的作用, 可减少并发症. 作为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有效方法, 可替代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比较氢化泼尼松与地塞米松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分析。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07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2例;其中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22例为对照组,急性期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共20例为治疗组,急性期采用氢化泼尼松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氢化泼尼松治疗组少尿期持续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地塞米松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氢化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地塞米松相比,疗效较好,可缩短少尿期及肾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床边CVVHD13例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肾衰症状均得到改善,透析24小时尿素氮(BUN)下降28.7%,肌酐(Cr)平均下降31.7%。结论:床边CVVHD对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ICU护士应掌握对CVVHD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80例HFRS并发ARF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及速尿治疗组 42例 (治疗组 ) ,普鲁卡因联用氨茶碱及速尿治疗组 38例 (对照组 ) ,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少尿期持续时间 ,肾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CRF合并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CVVH进行血液净化,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14例为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衰竭8例,严重低蛋白血症12例。采用深静脉留置单针双腔管建立血液通路,透析器为F6聚砜膜,低分子肝素抗凝,每次8~10小时。测定透析前、后生化及透析液钾、尿素氮、肌酐,记录透析液量及脱水量。结果 22例263例次日间CVVHD透析顺利,无一例出现低血压,水肿明显减轻。每天肌酐及尿素氮清除量分别为11.96±3.88L和12.43±28L,超滤量5.18±4.08L。1例患者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日间CVVHD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适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设备简单,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酚妥拉明在流行性出血热严重肾功能衰竭时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血流、缩短少尿期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继发性出血热少尿期应用酚妥拉明80-400mg/d,观察患者尿量增加以及并发症减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95.7%(P〈0.01)。结论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早期大剂量应用酚妥拉明可以使肾功能损害减轻,少尿期缩短,并发症减少,故可作为急性肾衰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少尿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度过少尿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之一。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3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共救活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杰  黄素芳  胡友珍  程晶  伍娟 《护理研究》2011,25(32):2976-2977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毒蛇咬伤合并多脏器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毒蛇咬伤合并多脏器衰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CVVHDF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CVVHDF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CVVHDF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钾、白细胞计数(WBC)、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VVHDF组与对照组ALT、AST、BUN、Cr、血钾、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无显著变化。[结论]CVVHDF可有效提高毒蛇咬伤合并多脏器衰竭病人的好转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难治性肾脏出血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及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3例行肾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PCNL术后难治性肾脏出血患者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和选择性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出院转入的血性休克患者因休克难以纠正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于术后当天死亡,其余12例患者均栓塞成功,效果满意,未出现明显栓塞术后并发症。【结论】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是PCNI。术后难治性肾脏出血肾动脉造影的典型表现,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多排螺旋CT(MSCT)三维血管成像(3D MSCTA)在肾静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拟行活体肾移植术供肾者96例,临床可疑胡桃夹综合征者5例,行64层3D M SC T A ,了解肾脏静脉血管起始、数目、分支走行及管径大小,进一步比较3D MSCTA各种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肾静脉异常的显示效果。【结果】双肾静脉均为一支且其起源与走行正常者66例。肾静脉变异35例:包括2条右肾静脉者4例,3条右肾静脉者2例,主动脉后肾静脉者1例,肾静脉细小(考虑可疑胡桃夹综合征)者5例,性腺静脉和或腰静脉及左肾上腺静脉(左肾静脉常见属支)汇入左肾静脉主干者20例,2条左肾静脉者3例(2条肾静脉分别与腹主动脉前后分别汇入下腔静脉者1例;1条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一条肾静脉汇入半奇静脉者1例;1条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一条肾静脉汇入左髂总静脉者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者为99例,符合率为98%(99/101)。【结论】64层3D MSCTA结合适当的后处理重建方法可满意显示肾静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是评价各种肾静脉异常的准确、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等检查排除肾脏原发疾病后,经穿刺等微创方法治疗,留置引流者引出暗红色血样物后保留数日至引流液消失后拔管。【结果】1例单纯穿刺抽吸者术后很快复发,留置引流者无复发,经0.5~4年随访无变化,亦未见有肾脏肿瘤等发生。【结论】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需排除肾脏原发疾病所致,治疗上可采取积极干预的微创方法,单纯行血肿穿刺抽吸可于短期内复发,留置引流管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UTI)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本院首次行肾移植的受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二组各16例。实验组于血管开放前、血管开放后给予UT120万U,术后一周每日给予UT120万u;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肾移植术后60d两组受者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急性排斥反应(AR)、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者口服环孢素A(CsA)后12h的血药谷值浓度。【结果】对照组受者发生ATN4例,实验组为0例(P〈0.05);对照组受者的AR发生3例,实验组为0例(P〈0.05),二组受者的骨髓抑制各发生1例;对照组受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2例,实验组为3例(P=0.638)。【结论】肾移植血管开放前、开放后及术后一周给予UTI可以显著降低DGF发生率,且不会加重UTI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袁芳  陈星  朱笑萍  肖力  刘虹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73-1775
目的比较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对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单纯ARF患者61例,其中OL-HDF组(HDF组)28例,普通血液透析治疗(IHD组)33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肾功能恢复时间。结果HDF组IHD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分别为(1.87±0.25)和(3.90±0.9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分别为(1.49±1.37)、(3.85±2.39)(P<0.01);肾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3.31±4.28)d和(23.78±7.43)d(P<0.05)。结论OL-HDF滤过在单纯ARF的治疗中效果优于IHD,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张豹  李维金  付仁生 《医学临床研究》2012,(9):1709-1711,1714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行栓塞治疗。分析肾动脉造影表现、栓塞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等。【结果】肾动脉造影显示34例单纯肾段以下肾小动脉损伤,2例形成动一静脉瘘;2例形成假性动脉瘤。38例患者经超选择插管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范围测定平均为14.64%。所有患者肾功能未受影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明确诊断并有效治疗PCNL术后并发的肾动脉出血,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与肾性贫血时红系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评价Cys-C在肾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60名健康儿童和69名肾性贫血患儿的全血细胞进行分析。按照贫血的严重程度,将试验组患儿分为三组。使用微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酶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三组患儿血清中的Cys-C、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水平。分析比较对照组和三组患儿的红系参数、Cys-C、BUN和Scr之间的关系。[结果]肾性贫血患儿的Cys-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轻度贫血患儿的BUN和Scr的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中、重度贫血患儿的BuN和Scr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三组患儿的红系参数、血清Cys-C、BUN和Scr水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患儿的Cys-C、BUN和Scr与血红蛋白(Hb)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Cys-C与Scr、BUN在轻度肾性贫血患儿的异常检出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0,X^2=17.30)。[结论]肾性贫血患儿的Cys-C与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尤其对于提示早期贫血的作用比BUN和Scr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血清微量元素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铁(Fe)、铜(Cu)、锌(Zn)三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亚铁嗪比色法等方法检测50例正常人和5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1d和肾移植后d7、d14、d21的血清Fe、Cu、Zn含量。【结果】患者术后血清Fe水平较术前明显有所提高,但仍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手术前后血清Zn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Cu水平手术前后与健康体检者无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血清微量元素Fe、Zn缺乏,应动态检测,以便及时适量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轻微病变样继发性肾淀粉样变性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结合病例复习文献。结果: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轻微病变样继发性肾淀粉样变性临床上实属罕见,极易漏诊或误诊,确定诊断依赖于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特殊染色。结论:对于老年人出现肾病综合征时,即使肾组织病理为轻微病变,也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淀粉样纤维沉积。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44例肾损害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的MM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肾损害的发生率为40.9%(18/44),临床症候群以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7 μmol/L)最为常见(77.8%),其次为肾病综合征(16.7%)、无症状尿检异常(5.56%).血清轻链阳性率为72.2%(13/18),尿中轻链阳性率为77.8%(14/18例),以λ链为主.骨髓浆细胞数量和尿本周蛋白与肾功能损害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和P〈0.05),贫血及多发性骨损害与肾脏损害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MM伴肾损害患者临床症候群以肾功能不全多见,血清与尿液中轻链以λ为主.骨髓浆细胞增殖及尿轻链蛋白产生可能是MM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