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穿静脉--食管曲张静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是目前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如何防止食管曲张静脉治疗后复发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外研究发现 ,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食管曲张静脉、周围静脉及穿静脉 ,在评估食管曲张静脉复发方面有实用价值[1] 。本研究用超声内镜微探头和食管曲张静脉微创测压仪研究穿静脉与食管曲张静脉内径、压力的关系 ,探讨穿静脉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复发的影响 ,阐述其在食管静脉曲张复发中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患者 :1998年 9月~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的 2 5 6例患者中随机抽取 70例 ,其中酒精性肝…  相似文献   

2.
黄任翔 《胃肠病学》2011,16(1):51-53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50%的EVB为自限性出血,近30%的肝硬化死亡归因于活动性EVB。迄今,内镜治疗方法如内镜注射硬化疗法(EIS)、内镜曲张静脉结扎(EVL)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EVB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EVB的内镜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65例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分析肝硬化者113例与肝硬化断流术后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EVL治疗后EV总消失率为88.48%,EV复发率27.27%。肝硬化断流手术组与肝硬化组比较,EV复发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VL术前肝功能状态越差,EV和EVB再发生率越高(P<0.01),生存率越低(P<0.05);EV复发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较非复发组宽,有显著性差异(P<0.01);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内径、减少EV复发(18.07%)、EVB再发率(15.66%),提高生存率(85.54%,P<0.01)。结论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EV复发和EVB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曲张静脉精准断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selective varices devascularization,EUS⁃SVD)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21年2月—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传统胃镜下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或EUS⁃SVD治疗的4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按内镜治疗方式分为EUS⁃SVD治疗组(超声内镜组,n=22)和传统胃镜下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治疗组(传统胃镜组,n=21),比较硬化剂用量、组织胶用量、术后2个月内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肝硬化病因构成、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构成、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构成、内镜治疗指征构成以及胃底曲张静脉平均最大直径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超声内镜组术中可检测胃底曲张静脉的胃壁外穿通支静脉,注射治疗后可检测胃底曲张静脉是否消失,而传统胃镜组无法检测以上2个指标。硬化剂、组织胶用量超声内镜组分别为(7.54±3.10)mL和(1.30±0.57)mL,传统胃镜组对应分别为(7.57±3.50)mL(t=0.026,P=0.980)和(1.38±0.67)mL(t=-0.452,P=0.654);术后2个月内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超声内镜组为63.6%(14/22),高于传统胃镜组的52.4%(11/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9,P=0.455);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超声内镜组为4.5%(1/22),明显低于传统胃镜组的33.3%(7/21)(P=0.021)。2组均未发生异位栓塞和死亡事件。术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72 h内再出血率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底排胶溃疡发生率超声内镜组为9.1%(2/22),明显低于传统胃镜组的42.9%(9/21)(χ2=6.435,P=0.011)。结论 EUS⁃SVD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有效,能够清楚显示深层的胃壁内外穿通支血管,测量血管腔直径,准确注射组织胶,闭塞曲张静脉及穿通支血管,减少术后溃疡及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9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将97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内镜下治疗, 分别为内镜下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粘合剂组(Cyanoacrylate组)31例、内镜下曲张静脉内注射鱼肝油酸钠组(EIS组)37例以及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组(EVL组)29例.术后随访6 mo, 了解其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3种方法止血率达到91.9%-96.6%, 3种方法分别在局部溃疡形成、近期再出血率、近期死亡率比较, EVL组均高于Cyanoacrylate组和EIS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9.485,6.574, 7.579, 均P<0.05). 3种方法在远期疗效方面比较, 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底静脉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粘合剂和曲张静脉内注射鱼肝油酸钠的疗效优于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死亡的发生率,并评价10年来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药物应用的趋势以及药物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0年来593例次肝硬化和(或)肝癌单纯EVL治疗的资料,统计接受EVL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死亡的发生率,分析预防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药物应用的趋势以及药物预防措施的效果。结果: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病率为4.7%(28/593),出血后死亡率为64.3%(18/28)。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胃黏膜保护剂和凝血酶的使用,并不能使早期再出血率及出血后死亡率下降。结论:目前的药物预防并未带来EVL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死亡率的下降,出血后是否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影响出血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内镜下硬化治疗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GVB)出血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近年来我们用内镜下硬化疗法及药物治疗EGVB急性出血125例,并对其临床相关因素作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供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内镜套扎术(EVL)和硬化疗法(EI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EVL组40例,EIS组44例.EVL组患者应用Stiegmann-Goff结扎设备,每次结扎间隔2周;EIS组患者在同样时间间隔内静脉内注射乙氧硬化醇.结果EVL组患者曲张静脉消除率为75.0%(30/40),EIS组为63.6%(28/44)(P>0.05);EVL组患者曲张静脉消除期限为11.5周±6.0周,EIS组为18.0周±14.0周(P=0.036);EVL组患者出血复发率为30%(12/40),EIS组为50%(22/44)(P=0.03);EVL组5例和EIS组13例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P<0.005);EVL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为52.5%(21/40),EIS组为27.3%(12/44)(P<0.05);EVL组2例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EVL组7例和EIS组9例患者死亡,EVL组5例和EIS组10例患者治疗失败.结论EVL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除较EIS组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复发率较低但静脉曲张复发率较高,治疗后易发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治疗失败率无显著差异,但倾向于EVL的治疗失败率较低;当选择预防静脉出血复发的内镜治疗时,EVL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内镜结扎与硬化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结扎与硬化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张向东$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科!473009@于贵清$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科!473009@梅冬艳$河南省南阳中医中药学校!473000~~  相似文献   

10.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硬化治疗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CEVB)硬化治疗的各种因素对预后生存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生存模型,估计生存率。方法 对我院1987年4月至2000年6月间670例CEVB硬化治疗患者的29项预后因子及生存期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估计,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Cox模型分析结果为肝功能Child分级与曲张静脉转归是2个显著影响预后生存的因素。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3.29%、85.24%、74.27%。肝功能Child分级为A、B、C级者,1年生存率分别是98.88%、95.97%、82.32%,5年生存率分别是91.42%、78.35%、49.48%,其生存曲线有明显差异。食管曲张静脉转归分为消失、基本消失、Ⅰ度、Ⅱ度、Ⅲ度,其1年生存率分别是96.08%、93.94%、85.84%、85.00%、53.85%,5年生存率分别是81.45%、67.76%、72.89%、61.59%、35.90%,生存曲线有明显差异,其Cox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值分别为0.000和0.020。但5条曲线在50个月时有聚合趋势,可能说明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改善保持时间约为4年。肝功能Child C级时静脉曲张转归为消失和基本消失者,其1年生存率均为88.24%,2年生存率为77.98%-83.63%,仍高于总体肝功能Child C级时的生存率。结论 CEVB的硬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急诊止血和防止再出血的治疗方法,在肝功能Child C级时也能改善预后,所以应积极实施,并且4年左右重复硬化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溃疡的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溃疡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141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并接受硬化治疗的患者,选择临床上涉及的15种可能相关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食管溃疡的出现与硬化剂用量呈正相关(r=0.012,P〈0.001),与溃疡出现时间、肝功能呈负相关(r=-0.688、-0.008、-0.029,P〈0.001),与年龄、病因、是否合并糖尿病、总注射点、治疗方法、治疗模式、食管静脉曲张分期、门脉供血等情况无关。结论硬化剂总量、肝功能是影响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食管溃疡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曲张静脉套扎术(EVL)+不同硬化剂曲张静脉硬化术(EVS)序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31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单纯EVL治疗者112例(EVL组)、单纯鱼肝油酸钠硬化治疗者48例(EVS1组)、单纯聚桂醇硬化治疗者40例(EVS2组)、套扎+鱼肝油酸钠硬化序贯治疗者26例(EVLS1组)、套扎+聚桂醇硬化序贯治疗者88例(EVLS2组),统计各组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VL组、EVS1组、EVS2组、EVIS1组、EVLS2组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7% (96/112)、83.3% (40/48)、92.5% (37/40)、92.3%(24/26)、94.3% (83/88),P>0.05],但EVLS1组和EVLS2组曲张静脉完全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88.5%(23/26)和87.5%(77/88)比58.0%(65/112)、62.5%(30/48)、70.0%(28/40),P<0.05],而EVLS1组与EVL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S1组再出血率最高(18.8%,9/48) (P <0.05),其次是EVL组(11.6%,13/112),均高于EVS2组、EVLS1组和EVLS2组[7.5%(3/40)、7.7% (2/26)、6.8% (6/88),P<0.05],后3组再出血率相似(P>0.05).治疗后随访6 ~18个月,EVL组静脉曲张复发26例(23.2%,26/112),EVS1组复发8例(16.7%,8/48),EVS2组复发6例(15.0%,6/40),EVLS1组复发4例(15.4%,4/26),EVLS2组复发9例(10.2%,9/88);EVL组复发率最高(P<0.05),EVLS2组复发率最低(P<0.05),EVS1组、EVS2组和EVLS1组复发率相似(P>0.05).EVS1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2.2%,49/152)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而EVL组(14.5%,32/220)、EVLS2组(19.6%,22/112)、EVLS1组(22.7%,25/110)、EVLS2组(15.8%,34/22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鱼肝油酸钠EVS或+聚桂醇EVS序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安全而有效的,尤以EVL+聚桂醇EVS序贯治疗效果显著,有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并防止再出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正丁基-2-氰丙烯酸盐(NBCA)经门静脉硬化治疗胃底静脉曲张(GF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经胃镜确诊为GFV的2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了经门静脉硬化治疗,所有患者采取经皮经肝或经脾穿刺门静脉造影及供血静脉造影,然后用微导管插管到曲张静脉内,注入硬化剂NBCA和碘化油混合乳剂(NBCA LP).对8例伴有高流量胃肾分流者,治疗前经股静脉、左肾静脉放置阻塞球囊导管于分流道,治疗时扩张球囊阻塞分流道.随访评价包括血清肝功能指标变化、内镜复查及再出血情况. 结果 20例GFV成功进行硬化治疗(95.2%);未成功的1例,为高流量胃肾分流者,术中因未有阻塞球囊导管,未能进行治疗.5例少量NBCA-LP进入到肺动脉,2例出现一过性刺激性咳嗽,2例发生门静脉分支栓塞.术后6个月,血清ALT、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变化不明显.15例患者3个月胃镜复查,GFV消失10例,好转4例,有效率93.3%(14/15),3例食管静脉曲张较术前加重(20.0%).平均随访(16.7±8.8)个月,再出血4例,1年累积再出血率为9.52%.结论 应用NBCA经门静脉硬化治疗是控制GFV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微导管技术、球囊逆行阻塞胃肾分流道技术是提高疗效、防止肺栓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治疗十三年回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1987年4月至2000年5月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EVS)的1010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肝硬化患者850例,肝癌160例,共行EVS3203例次,急诊602例次,择期2601例次,追加治疗502例次,710例肝硬化患者首次进行EVS(3.18±1.1)次,对57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3~157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2.47±32.78)个月.肝硬化患者850例,其中治疗结束时706例行胃镜检查.结果1.全组急诊止血率为970%,治疗并发症为13.4%,死亡率为1.8%.2.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率为84.1%,远期再发出血率为23.7%,生存率按Kaplan-Meier法计算,1、3、5、10年分别为(95.8±0.8)%、(86.1±1.6)%、(745±2.4)%和(53.6±3.8)%.结论EVS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仍是一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引起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IS)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组织黏胶内镜下注射联合EIS治疗,术后给予心得安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止血成功率为100.0%,33例EGVB1型患者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而静脉曲张复发率显著低于2型或1型/2型患者(P<0.05);不同类型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例再出血患者男性占(85.7%),明显高于85例未再出血组的49.4%(P<0.05),年龄明显大于未出血患者(P<0.05),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1.5±0.5)cm和(10.3±2.1)分,显著高于未出血患者[分别为(1.1±0.2) cm和(7.3±1.3) 分,P<0.05],而血清白蛋白和血钠浓度分别为(23.4±5.5) g/L和(124.67±31.47) mmol/L,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33.6±6.7)g/L和(137.5±36.2) mmol/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是诱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713(1.253~10.999)、OR=4.267(1.311~13.886)],而白蛋白水平和血钠浓度是再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6(0.062~0.902)、OR=0.143(0.026~0.785)]。 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对EGVB1型患者疗效最好。门静脉内径宽或Child-Pugh评分高说明肝储备功能差,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就大。因此,针对这样的患者,更应该做好防治再出血治疗。  相似文献   

17.
AIM:To compare band ligation(BL) with endoscopic sclerotherapy(SCL)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n emergency unit for esophageal variceal rupture. METHODS:A prospective,randomized,single-center study without crossover was conducted.After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variceal rupture,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groups for SCL or BL treatment.Sclerotherapy was performed by ethanolamine oleate intravascular injection both above and below the rupture point,with a maximum volume of 20 mL.For BL patients,banding at the rupture point was attempted,followed by ligation of all variceal tissue of the distal esophagus.Primary outcomes for both groups were initial failure of bleeding control(5 d) ,early re-bleeding(5 d to 6 wk),and complications,including mortality.From May 2005 to May 2007,100 patients with variceal bleeding were enrolled in thestudy:50 SCL and 50 BL patients.No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observed across gender,age,ChildPugh status,presence of shock at admission,mean hemoglobin levels,and variceal size. RESULTS: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groups for bleeding control,early re-bleeding rates,complications,or mortality.After 6 wk,36(80%) SCL and 33(77 %) EBL patients were alive and free of bleeding.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Pugh status and mortality was found,with 16%mortality in Child A and B patients and 84%mortality in Child C patients(P<0.001) . CONCLUSION:Despite the limited number of patients included,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CL and BL are equally efficient for the control of acute variceal bleeding.  相似文献   

18.
急诊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情况下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治疗,并分析比较两组急诊止血成功率、近期再出血率、急诊治疗曲张静脉消失率、不良反应、并发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套扎组达95.4%,硬化组达96.0%;近期再出血率分别为4.8%和4.1%;套扎组急诊治疗曲张静脉消失率明显优于硬化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病死率无差别。临床疗效与肝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急诊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均为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临床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GEVB)内镜治疗后早期口服营养液对患者降低早期再出血的风险.方法 将78例GEVB内镜治疗后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营养液口服组40例)和对照组(常规饮食组38例),于内镜治疗后12h给予进食,14 d后比较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及肝功能恢复情况.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治疗组40例患者在术后14d内无再出血发生,对照组38例中5例发生再出血,x2=5.624,P=0.018.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GEVB内镜治疗后患者早期口服营养液可降低患者早期再出血风险并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瞻性研究内镜下重复注射硬化剂疗法 (EIS)及联合应用内镜下套扎术 (EVL EIS)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  51例肝硬化患者符合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EIS组 ) 2 5例 ,B组 (EVL EIS组 ) 2 6例 ,前组每周重复使用 1%乙氧硬化醇行EIS治疗 ,直至所有曲张静脉均消失 ,后组第一次行EVL ,1周后每周行EIS治疗。结果 EIS及EVL EIS两组中 ,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分别为 84 %和 76.9% ,治疗次数分别为 ( 4.2±1.6)次和 ( 3 .0± 0 .4 )次 ,住院时间分别为 ( 4.6± 1.4 )周和 ( 4.5± 1.1)周 ,都无显著性差异。硬化剂使用总量B组显著低于A组 ,分别为 ( 2 2 .6± 8.2 )ml和 ( 42± 10 .5)ml,(P <0 .0 1)。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显著低于A组 (P <0 .0 1)。胃镜随访发现食管下端形成环形溃疡和继发性瘢痕 ,其发生率B组较A组为低 ,分别为 2 0 %和 90 .5%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平均 12 .5个月的随访中 ,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B组显著高于A组 ,分别为 4 0 %和 9.5% ,(P <0 .0 5)。结论 EVL EIS组并发症较少 ,而EIS组在预防静脉曲张复发方面较EVL EIS组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