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的生长特性及其分离。方法从妇科门诊随机取26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固、液体培养后应用PCR,基因测序鉴别UU和UP,并筛选出与标准株(ATCC700970)序列相同的UP。取UU标准株T960(CX8=ATCC27618),分别进行培养,绘出生长曲线。结果标本中感染脲原体的有118例,其中UP阳性92例,UU阳性16例,混合阳性10例。固体培养可见大、中、小型的棕色菌落。UU生长周期为22h,UP为30h。液体培养基pH值达到7.5,UU需要13h,UP需要20h。结论临床分离发现UP阳性数高于UU,液体培养中UP的生长周期长于UU,pH值变化速度UP慢于UU,进一步证实了UP和UU是两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体外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IST2支原体试剂盒做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脲脲原体体外敏感药物前三位是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耐药前二位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在医院周边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普遍。治疗其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疾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如条件不许可时,首选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崔昭 《中国性科学》2007,16(7):11-11,15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IES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21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临床标本,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8例,阳性率为31·1%。药敏实验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依次为美满霉素(97·7%),强力霉素(94·1%),交沙霉素(92·6%)。耐药率最高为克林霉素(77·3%)。结论: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应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敏检测,参考试验结果规范地选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解脲脲原体(UU)是泌尿生殖道中常见的微生物.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UU在下生殖道的定植及致病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UU的生物群/血清型、载量、UU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及宿主等相关因素.UU是病原体还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只作为协同因素,或仅仅由于其他致病因素而引起泌尿生殖道内UU定植的增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为泌尿生殖道常见微生物之一,影响细胞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四环素类药物为常用治疗药物,临床上一般将这三类药物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然而UU对此三类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就UU的药敏试验方法、国内外耐药现状和对UU耐药菌株的治疗策略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解脲脲原体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Uu)是主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及输卵管炎等疾病,近年来不合理使用药物,致使其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导致多种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不佳.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愈率,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科对3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出110例解脲脲原体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解脲脲原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解脲脲原体分离研究马远方,许国强,孙会升,徐志喜,赵粤萍,白慧玲(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男性学研究所47500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但解脲脲原体(UU)在NGU病因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下生殖道常可分离出解脲脲原体。现有研究表明,解脲脲原体对女性下生殖道有一定致病作用,其致病可能与解脲脲原体特定的生物群和/或血清型、各种影响女性下生殖道局部微环境的因素如宿主的性行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性病后微小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后菌落情况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取临床女性性病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58例,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取培养为阳性的临床株在各传一代后进行液体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并取10μL液体培养基滴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固体培养基中微小脲原体、解脲尿原体的菌落大小。选取临床女性性病后女性58例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58例比较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原体的感染率及在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判断其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脲原体菌落36例,阳性率为62.1%,液体培养基阳性42例,阳性率72.4%。液体培养基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基;观察组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阳性率为68.9%,体检组20.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尿阳性的患者中,其中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3.8%,滴虫性阴道炎为11.9%,细菌性阴道炎为64.3%,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较好,容易生产,在固体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菌落;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相应病人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解脲脲原体可导致盆腔炎、不良妊娠结局、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附睾炎等多种疾病.解脲脲原体有2个生物群14个血清型,但目前各种血清型之间致病性差异尚未明确.国内外使用小鼠、黑猩猩、羊等多种动物建立了宫内感染及下生殖道的感染模型,发现各型别感染后可导致IL-1、IL-6等多种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子宫内膜及睾丸组织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和变性等,不同部位感染率、感染时间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近年来山东地区解脲脲原体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趋势。 方法 对本科近6年来3984例门诊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Uu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最高的环丙沙星耐药率接近90%。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包括四环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近年来有较明显的上升。 结论 山东地区Uu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不宜作为经验性用药。为减少耐药性产生,宜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在无药敏结果参考时,可以采用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及交沙霉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解脲脲原体基因型之间耐药性差异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探讨解脲脲原体(Uu)基因型之间耐药性的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的多态性(PCR-SSCP)术鉴定60株Uu临床菌株的生物群和基因型。结果:虽然尚不能认为Uu两大生物群对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红霉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异存在显著性,但如果以基因型分组考虑,基因型1和基因型4对多西环素、氧氟沙譬和四环素的耐药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33、0.027和0.024),其余各基因型之间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Uu各个基因型之间可能在生物学性状差异。  相似文献   

13.
引起不育的原因很多,其中支原体特别是解脲脲原体(UU)引起的不育的相关研究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也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为了通过具体的试验来分析UU感染和不育的关系,就我院和嘉兴妇保院在2006年-2007年度的不育患者及已生育的正常对照者进行了UU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解脲脲原体分群与分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脲脲原体在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仍有争议 ,现已假设仅有某个或某些血清型与疾病有关联。在研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性方面 ,需要一种标准化的分群或分型方法。介绍抗解脲脲原体血清型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及其在临床血清分型上的应用 ,基于基因扩增的解脲脲原体分群或分型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 ,并综述了细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定位检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解脲脲原体,为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43例,按照"四杯法"原理收集尿液和前列腺液及前列腺按摩前的尿道试子标本,分别做前列腺液常规、尿道试子及前列腺液的解脲脲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前列腺按摩前、后标本中解脲脲原体拷贝数来进行病原体的定位。结果 43例患者中有2例解脲脲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65%。结论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中解脲脲原体的检出率较低,但其仍可能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16.
解脲脲原体中tetM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解脲脲原体(Uu)tetM基因,并与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方法以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tetM基因;用多西环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20株Uu分离株中,有32株Uu检测tetM基因阳性;tetM基因检测阳性患者及阴性患者用多西环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1.1%和100%.结论 tetM基因检测能较准确地反应Uu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性,且与临床疗效有很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检测情况。方法发放解脲脲原体阳性、干扰菌和阴性泌尿生殖道模拟标本,要求各临床实验室于当日按常规操作进行检测并准时反馈信息。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标本检测结果均符合的单位为39家(31.7%);阴性标本符合单位为123家(100%),阳性标本符合单位为79家(64.2%),干扰菌标本符合单位为50家(40.7%)。结论检测UU的商品化试剂品牌很多,试剂质量参差不齐,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实验室解脲脲原体检验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下生殖道常可分离出解脲脲原体。现有研究表明,解脲脲原体对女性下生殖道有一定致病作用,其致病可能与解脲脲原体特定的生物群和/或血清型、各种影响女性下生殖道局部微环境的因素如宿主的性行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是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不少学者分别以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本文就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73株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并设立临床敏感菌株组以及标准菌株对照组,用PCR测序法检测23SrRNA的V区热点突变以及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甲基化酶(ermA、ermB、ermC)、主动外排泵(mefA/E、msrA/B、mreA)等可转移耐药基因。结果 73株临床菌株中,耐药菌株35株(47.95%),耐药菌株MIC范围为8 ~ 32 mg/L。在耐药菌株组发现ermB耐药基因(19株,占54.29%)和msrA/B耐药基因(9株,占25.71%)的阳性扩增,其中有2株(占5.71%)同时存在ermB基因和msrA/B基因阳性扩增,ermB基因和msrA/B基因的阳性扩增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敏感菌株组及标准菌株组均未发现23SrRNA的V区点突变及可转移耐药基因的阳性扩增。结论 ermB甲基化酶基因和msrA/B外派泵基因可能是导致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耐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