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肾功能的不良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者360例,其中术前肾功能正常者240例,选用非离子低渗造影剂,术前肾功能异常者120例,使用等渗造影剂,并分别于实施介入治疗前、治疗后第1、2、6d检测肾功能指标.结果 术前肾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4.58%;其患造影剂肾病者与未患造影剂肾病者在糖尿病,造影剂用量和术前补液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肾功能异常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1.67%;其患造影剂肾病者与未患造影剂肾病者在糖尿病,造影剂用量和术前补液量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结论 等渗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毒性比低渗造影剂低,肾功能异常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时使用等渗造影剂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nthy,RCIN)是指使用造影剂48小时内发生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通常以血清肌酐上升超过5mg/L或较造影前的基础水平超过25%为诊断标准[1,2].临床上多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目前,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故而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碘造影剂在放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引发的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简称CIN)的文献报告也日渐增多。现认为CIN已成为继外科手术、低血压之后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位原因。CIN的发生使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有所增加,甚至还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多数文献研究结果显示,CIN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1月期间住院的24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症组和无合并症组,合并症组又分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回顾分析检查者的血肌酐变化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的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有合并症组出现造影剂肾病16例,而无合并症组无一例出现造影剂肾病,有合并症组肌酐上升幅度较无合并症组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同时发生肌酐上升的例数亦较无合并症组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而糖尿病和高血压组两组发生CMN的情况大致相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发生CMN的例数明显高于其他2组,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存在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十分普遍,早期给予积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蓝汉江 《广西医学》2006,28(2):274-275
随着现代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中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多,造影剂所引起急性肾损害(又称造影剂肾病,简称CN)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据统计,造影剂肾损害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第3位常见原因.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4月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的986例患者,其中发现符合造影剂肾损害诊断标准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指在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前提下,应用造影剂48~72 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具体表现为:血清肌酐与造影前相比升高25%以上或血清肌酐上升>0.5 mg/dl[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及其他造影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药物性肾功能衰竭由造影剂引起者高居第二位,造影剂肾病在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率为0.21%~0.77%,与之相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
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总结123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91例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及防治策
略。结果术前伴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大剂量使用造影剂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CIN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
死亡率,以及术后1年的心源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非CIN组患者的明显升高。结论慢性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3个独立的CIN危险因素,而且CIN可以影响病人的预后。目前加强冠脉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水化疗法,是目前防治CIN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造影剂导致的肾病(造影剂肾病, contrast-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3大原因[1]。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发生CIN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其预后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造影剂肾病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由碘造影剂(contrast media,CM)的使用而引起的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1].在高风险人群,如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或70岁以上的老年人,CIN发生率最高可达50%.研究显示CIN是目前医院内获得性ARF的第3位诱因,约30%患者肾功能不能恢复而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2,3].  相似文献   

10.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含碘造影剂应用过程的重要并发症,是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1],病死率高达14%.虽然随着含碘造影剂不断改进及对CIN的研究不断深入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CIN的发生率已由15%下降至7%[2],但是依赖造影剂的诊疗操作不断增加,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行冠脉介入检查,消耗造影剂超过600 kg[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渗与等渗造影剂对外周血管介入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146例,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73例,分别给予低渗性造影剂和等渗性造影剂,比较2组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有17例发生造影剂肾病,乙组有18例发生造影剂肾病,2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23.29%和24.6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低渗性造影剂和等渗性造影剂所致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KD1期的冠心病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8月在我院心内科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应用造影剂后0 h及24 h予还原性谷胱甘肽1.8 g qd静滴.比较两组造影后24 h、48 h及72 h时肌酐.结果 应用造影剂后24 h、48 h及72 h的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生造影剂肾病0例(0%),对照组发生4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胱甘肤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KD分级1级的冠心痛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对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至11月于我院接受PCI术的98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根据使用剂量不同分为A组(造影剂使用剂量<200mL,45例)和B组(造影剂使用剂量≥200mL,53例),分别在术前1d及术后第1天和第7天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检查,得到指标SCr、BUN、Ccr,进而分析造影剂剂量对行PCI术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Cr、BUN、Ccr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水平均高于A组;A组患者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共3例(6.67%),肾功能不全2例(4.44%),B组患者术后并发造影性肾病13例(24.53%),肾功能不全11例(20.08%),且B组造影性肾病及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剂量对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肾功能存在显著影响.剂量增大,肾功能损害加大风险增加,造影剂肾病及肾功能不全发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4.
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心脏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行心脏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如何避免和减轻造影剂肾损害。方法:回顾性总结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洽患行心脏介入性检查和治疗的临床特点及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3例患行经皮冠状动脉球成形术及支架植入均取得成功,随诊10-12个月,临床症状缓解。通过减少造影剂的用量、手术前后加强输液和充分血透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造影肾损害。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是有益的,造影剂肾损害可以 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导致肾功能减低的前提下,使用造影剂后2~3d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1]。随着医学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诊断及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介入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造影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CIN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第3位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造影剂对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70.5±8.2)岁.全部选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接受水化治疗(静脉水化).测定造影前、造影后第1 d、第3 d、第7 d肾功能指标.结果 尿α1微球蛋白术后第1 d、第3 d分别为(14.74±14.58)m...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造影剂肾病(CIN)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7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6例,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第1、2、3d肾功能,分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记录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结果236例患者中,男184例,女52例,平均年龄(64.6±11.5)岁,发生CIN46例,发生率为19.5%;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者6例,心功能不全者19例,同非C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造影剂剂量CIN组为(328±166)ml,非CIN组为(248±1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在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除复发心绞痛外)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CIN的发生率较高,CIN可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及病死率,对高危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薛冰冰  高琳 《中外医疗》2012,31(26):145+147-145,147
随着现代造影技术、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广泛开展,造影剂的应用随之增多,造影剂肾病(Contrast Associated Nephropathy,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CAN指使用造影剂后2~3d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据统计,CAN已成为当前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3位病因和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2位病因。针对CAN可能的发生机制,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有效减少CAN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就是水化治疗。在水化的选择和应用方式上仍存在争议,但临床多选用手术前后口服补液、静脉输注补液综合性防治方案,多次研究表明,充分水化可以显著降低CAN发生率,充分水化是围手术期CAN的基本预防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现状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死率高的重症肾脏疾病。其发病率普通人群为0.5%~1%,住院患者为2%~7%,重症监护室及术后患者为4%~25%。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血管造影剂(介入治疗)、增强CT造影剂以及静脉尿路造影剂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王佳乐  赵兴胜  刘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2):1470-1472,F0003
造影剂在介入医学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久之副作用也逐一显现,造影剂肾病就是介入医生直面的一大课题.通常研究者主要关注造影剂渗透压对肾功能的影响,而忽略黏度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就造影剂黏度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胱抑素C在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