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蓝光光疗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 ,但近来研究证实 ,蓝光照射时间过长可导致染色体损伤。我院自 1997年 11月~ 2 0 0 2年 5月分别采用间断和持续光疗 2种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7年 11月~ 2 0 0 2年 5月接受治疗资料较为完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 6例。血清胆红素峰值在 2 0 5 5 μmol·L-1以上 ,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足月儿 ,男女不限 ,除外严重感染和肝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按发病日龄、体重配对分为两组 :间断光疗组 2 3例 ,日龄 ( 3 0 6± 0 4 4)d ,体重( 2 …  相似文献   

2.
[背景 ]观察 2种光疗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病例报告 ]将 6 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 2个组 ,分别给予每天 12h间断光疗及 2 4h持续光疗 ,观察其疗效 ,结果示 2种疗法的疗效间无显著性差异 .[讨论 ]12h间断光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燕玲 《广州医药》1996,27(1):33-33
对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分光疗组和非光疗组,非光疗线黄疸较轻,不照蓝光,仅用综合疗法,光疗组黄疸较重,用蓝光照射加综合疗法。结果表明光疗组经治疗后黄疸指数下降比非光疗组快且大(P〈0.01),提示蓝光治疗黄疸疗效快速显著,尤对于病因复杂,黄疸严重的患者应不失时要地给予光疗,以免造成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4.
于亚滨 《河北医学》1999,5(10):46-47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虽然对黄疸的治疗近十余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1〕,但是光疗仍是我国现今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TB)的主要措施,而光疗的副作用也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比较不同光疗方法的退黄效果,探讨既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又能较好减少光疗副作用的方法,笔者对近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经不同光疗方法治疗的53例黄疸患儿的退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①为排除孕周、体重的影响,一律选择足月适于胎龄儿。②肝功能正常。③血清胆红素>2052umo…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捷华 《广西医学》2000,22(3):492-493
目的 观察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9例随机分为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对其疗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儿在黄疸消退时间、光疗后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每天光疗8h,休息2h后再次光疗8h,然后休息6h,连用3d;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24 h.观察2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光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光疗方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均有效,但是间歇蓝光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正常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慕雪  陈东平  李国 《广东医学》2001,22(11):1059-1060
目的 通过早期经皮测胆红素 ,预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上升的程度 ,以预测其是否需要光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69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 ,其中 5 2 8例为正常足月儿 ,有 116例符合光疗指征 ,其出生后 2 5~ 48h内经皮测胆红素值相当血清胆红素值为 ( 10 9± 1 79)mg/dl ;有 165例未符合光疗指征 ,其出生后 2 5~48h内经皮测胆红素值相当血清胆红素值为 ( 9 11± 1 70 )mg/dl,两组新生儿出生后 2 5~ 48h内经皮测胆红素值相当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结论 早期经皮测胆红素 ,可预测血清胆红素的上升程度及预测光疗。  相似文献   

8.
毯式黄疸光疗仪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兰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093-1095
目的:观察毯式黄疸光疗仪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92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毯式光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蓝光箱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胆红素值并使用微量胆红素测定仪动态观察两组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和疗程,胆红素下降到205.5μmol/L时停止光疗,并观察治疗后的副作用。结果:平均光疗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和15.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胆红素下降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毯式黄疸光疗仪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莫怡芬  韦树梅 《广西医学》2010,32(5):616-618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问题。方法对183例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92例及对照组91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除作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照组仅按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似(P〉0.05),实验组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而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光疗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赵茹 《当代医学》2013,(23):113-114
目的探讨双面光疗和三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所选68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双面光疗组和三面光疗组,各34例,分别给予双面蓝光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前后测血液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在光疗期间每4小时监测经皮胆红素,并记录皮疹,腹泻副作用。结果双面光疗组24h时血清胆红素为(147.4±23.1)μmol/L,与三面光疗组的(140.6±21.0)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光疗4h时,三面光疗组经皮胆红素水平为(230.7±21.7)μmol/L,显著低于双面光疗组的(241.3±20.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蓝光照射治疗后双面光疗组皮疹+腹泻的发生数为10例次,三面光疗组皮疹+腹泻发生数为19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面光疗和双面光疗能达到相同的降低间接胆红素的效果,但三面光疗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较双面光疗升高,临床中双面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的适宜选择;重度高间接胆红素新生儿在光疗的前4h可以考虑采用三面光疗法,以迅速降低胆红素。  相似文献   

11.
对3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准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接受尸体肾移植术前的CAPD 时间分两组进行分析。Ⅰ组CAPD≤6月,Ⅱ组CAPD>6月。结果两组除CAPD时间有显著差异外,年龄、性别、原发病、肾功、术前输血频数、组织配型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均相似。病例随访资料分析法表明,1年移植肾存活率Ⅰ组为80%,Ⅱ组为70%,无显著差异存在。CAPD 适合于肾移植病例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内麻醉方式对BIS引导异丙酚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镇静组(A组)与硬膜外麻醉镇静组(B组)。两组病人均控制无痛阻滞平面T6~T8水平,阻滞平面固定后,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血浆靶控起始浓度为1.2mg/L,达到预期血浆靶浓度后,每30s上调血浆靶浓度0.2mg/L,使BIS值达到70,术中维持BIS值在65~75范围内。比较两组切皮(T0)、腹腔探查牵拉子宫(T1)、冲洗腹腔(T2)及术毕(T3)异丙酚效应室浓度;比较两组异丙酚镇静初始用量、异丙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镇静时间;比较两组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与输液量、出血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各时间点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均明显降低(t=2.201~2.920,P<0.05);异丙酚镇静初始用量、异丙酚总用量减少(t=2.473、2.639,P<0.05);麻黄碱使用率增高(χ2=9.130,P<0.05);两组手术时间、镇静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可降低BIS引导异丙酚镇静的效应室浓度及用量,具有更明显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分析法研究了献血员多次献血的时间、献血次数及献血总量对其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献血的献血员SCE值显著高于非献血员健康成人。通过分析,认为献血员SCE值上升与多次献血的时间、献血次数和献血总量有关。同时,本文对献血员SCE值上升的实际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的混匀方式及加药方法对溶液中胰岛素均一性的影响.方法 瓶装盐水加优泌林R用两种方法混匀,即A组加药后不采取任何混匀方法,B组加药后用手缓慢将瓶子来回倒转8~10次;袋装盐水加优泌林分别用两种方法加入胰岛素,即C组用1 mL注射器抽取4 U优泌林R直接从加药口加入,D组用 1 mL注射器抽取4 U优泌林R从加药口加入后,再用另一5 mL空针抽取盐水5 mL从加药口注入.两组滴注速度相同.结果 瓶装盐水加胰岛素溶液初始浓度明显高于中、后期浓度;不同的混匀方法对胰岛素浓度的均一性无明显影响.袋装盐水不同的加药方法对胰岛素浓度的均一性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混匀方式与加药方法对溶液中胰岛素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条件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从胎鼠海马获取神经干细胞;新生鼠坐骨神经获取雪旺细胞.培养成功后对细胞进行鉴定.将提取的神经干细胞放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雪旺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DMEM/F12 bFGF EGF及DMEM/F12进行比较,观察其增殖和分化的情况.结果:含雪旺细胞的共培养组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得最好,bFGF EGF组次之,DMEM/F12组生长的最差;共培养组细胞团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突触联系,尤其是远距离的细胞间更为明显.此现象在bFGF EGF组及DMEM/F12组则没有出现,且该两组生长速度也较共培养组差.结论:雪旺细胞能更好的促进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它为神经干细胞提供了与活体内相似的环境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地黄的乙醚、乙醇、水提取物进行动物实验,以寻找地黄的有效部分。结果表明地黄的水提取部分有镇静,降压、抗炎等作用(P<0.01),乙醚、乙醇提取部分无此作用(P>0.05)。将水提取部分进一步分离得中性、酸性、碱性部分,实验结果提示酸性部分有上述药理作用。而中性、碱性部分作用不显著(P>0.05)。经初步成分分析,酸性部分主要含有甙类、生物碱类以及磷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机体在不同代谢状况下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腹腔注射咖啡因、氯丙嗪,复制高代谢状态和低代谢状态的小白鼠模型,用氧电极法测定剩余氧浓度,分别计算动物存活时间、动物总耗氧量和代谢耗氧率。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鼠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代谢状态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明显缩短,机体的代谢耗氧率显著增加,剩余氧浓度则增高,总耗氧量降低;低代谢状态组存活时间延长,机体的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①将病人随机分为脾肾静脉分流(SRS)组、贲门周围血管高断(PCDV)组和SRS PCDV组。②术前1周和术后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枝循环和血栓形成的情况,术中动态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PP)。③手术方法:SRS组,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PCDV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高断;SRS PCDV组,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结果:断流术可直接阻断脾胃区反常血流,但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依然存在。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但肝脏血流受到严重影响。断流术加分流术组术后的PVF、FPP介于断流组和分流组之间,仍为正常高值。结论;SRS PCDV在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是合理的,而互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功率和时间微波热处理对义齿树脂基托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一模具制作40.0 mm×10.0 mm×2.0 mm大小的蜡型90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Ⅱ组各随机分成9组,每组试件数为5个。用常规水浴方式处理试件作为A组,用不同时间(6、8、101、2 min)和功率(5007、00 W)的微波热处理其他组的试件,用万能实验机测量Ⅰ组试件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Ⅱ组试件表面粗糙度。结果不同热处理试件的挠曲强度和表面粗糙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微波组间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微波组与A组弹性模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29,q=3.76~5.09,P<0.05)。结论采用功率500 W或700 W,时间在6~12 min范围内微波热处理义齿树脂基托,对基托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 progress of medicine is recorded m the history of mankind of the past twenty-five centuries. It is a record of struggle to win by toil thu secretB of nature conceming man''s body and its disturbances by disease and accident. Gradually facts have gained general acceptance by verification. These facts have been classified and organized and concept! in harmony with these fac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regarding the structure. the function and the disturbances of the human body. Thus scientific medicine bas bem slowly and carefully built up, and'' today is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stands the structure of med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