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双足运感区、气海、中极、关元,电针八髎穴治疗中风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双足运感区、气海、中极、关元,电针八髎穴的方法,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采用针刺双足运感区、气海、中极、关元,电针八髎穴的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中风后尿失禁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配合补肾固本法针刺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田忠惠 《天津中医药》2017,34(5):312-314
[目的]探讨醒脑调神针法配合足运感区治疗功能性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入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选穴中极、关元、膀胱俞、双侧三阴交,治疗组着重头皮针治疗,予以醒脑调神针法针刺印堂、上星、百会、足运感区,配合体针关元穴、中极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P0.05);临床症状改善而言,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运用醒脑调神针法配合足运感区治疗功能性小儿遗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60例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尿潴留患者,进行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的针刺治疗,14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愈率51.6%。总有效率91.6%。结论: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是一种效果明显、简便安全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针刺头足运感区治疗小儿尿滴症52例张剑辉,安秀云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清河054800)笔者运用针刺头足运感区治疗小儿尿滴症52例,疗效颇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门诊病人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1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针骶刺法配合焦氏头针针刺足运感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长针针刺八髎穴配合焦氏头针针刺足运感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表(OAB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长针骶刺法配合焦氏头针足运感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效,能减少患者24h排尿次数,改善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区、足运感区配合体针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常规康复训练,针刺方案为针刺运动区、足运感区配合体针.对照组采用和治疗组相同的单纯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以头针、体针为主的针刺方法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50例。取穴:头部运动区、足运感区、语言二、三区、智力区。百会、大椎、夹脊、肾俞、曲池、合谷、神门、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后溪、昆仑、申脉、照海。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5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具有安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极、足运感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极、足运感区在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相对特异性。方法A组在基础穴上加用中极穴(18例),B组加用足运感区(18例),C组同时加用中极和足运感区(18例),治疗前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运用临床症状,体征,泌尿系评分等量表和尿动力学检查进行评定。结果中极对尿失禁患者夜尿次数频繁,诱因诱发漏尿等症状具有相对特异性(P<0.01),而足运感区偏重于改善排尿时尿意,控尿能力等临床症状(P<0.01),诸穴联用对卒中后尿失禁排尿能力有着较为全面的改善。结论中极、足运感区在改善卒中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各有其相对特异性,诸穴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前列腺丸与野菊花栓合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取足运感区、生殖区、肾俞、膈俞、次、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太冲等穴针刺,结合前列腺丸与野菊花栓合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儿遗尿系指5周岁以上发育和智力正常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亦名尿床、遗溺。轻者数夜1次,重者每夜1次或数次,具有睡眠较深、不易唤醒的特点。遗尿不仅影响着小儿正常生活,而且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现代西医学对本病无理想疗法,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对本病疗效确切[1~2]。笔者近年采用针刺头针足运感区结合温针关元、中极治疗小儿遗尿症,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与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联合足运感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足运感区结合膀胱体表相应投影区域电针围刺;对照1组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有关"尿失禁"的治疗选穴;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足运感区针刺,每日上午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每日下午行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每次30 min,每周连续治疗6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5),治疗组对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2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0/28),优于对照1组76.7%(30/23)和对照2组83.3%(30/25,P0.05)。[结论]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i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by acupuncturingDiaoxian point dominantly.Two hundred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 were treated by this method,the totaleffective rate was 100%,and the cure rate 93%.This therapy is simple,easy and economical,without side-effects.It should be chosen first for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in clinic.  相似文献   

13.
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2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围性面瘫未经治疗或治疗未彻底,常常会形成面瘫后遗症,如:鳄鱼泪(味泪反射)、面肌挛缩、面部僵硬、面肌痉挛等症状,其中面肌痉挛(简称HFS)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报道很多,但应用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鲜见报道,我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金玉晶  韩雪  葛国岚 《新中医》2020,52(5):121-12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撤机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撤机困难患儿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穴取百会、水沟、天突、膻中、气海、合谷、太冲、足三里、头针运动区及感觉区,每天针刺治疗1次,每周针刺6次,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有无咳嗽反射,评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针刺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有咳嗽反射率比较,针刺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针刺组88.24%,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撤机困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用10具头颅就头针运动区、感觉区的定位进行了观测。结果,中央前、后回的颅表投影位置均比教科书描述的运动区、感觉区靠后,其中中央前回上点靠后0.5厘米,下点在眉枕线与鬓发前缘交点后1.0厘米,中央后回上点靠后1.0厘米,下点在上述交点后2.4厘米,据此,作者认为头针运动区与感觉区的定位也应分别后移,并推荐:运动区上点取在前后正中线电或后1.0厘米,下点取在上述交点后1.0厘米;感觉区上点取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3.0厘米,下点取在交点后2.0厘米。这样,运动区、感觉区与大脑皮质中央前、后回的吻合明显提高,P<0.05。这种定位差异可能是临床头针疗效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降糖、胰岛素;合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足部护理。治疗组30例中药熏洗(羌活、独活各15g,吴茱萸、艾叶、当归各10g,川红花、海桐皮各8g,透骨草、细辛各6g),水煎1000m L,热气熏蒸足部及双下肢,水温38~40℃,足浴浸泡下肢,30min/次,1次/d;穴位敷贴(吴茱萸10g,肉桂、牛膝各5g,麻黄炙、细辛各3g,研粉,加姜汁调糊,敷贴双足涌泉穴),3~4h/次,1次/d;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踝肱指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治疗组有改善(P0.05),对照组无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治疗0级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测定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下降,旷场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治疗组的糖水消耗量增加,行为学评分升高。结论: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癔症1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癔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癔症全部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愈率54.55%,好转率27.27%,总有效率81.82%。结论:针刺治疗癔症效果较为满意,体现了针刺效捷、安全、简便、价廉的特点,发挥了针刺良性、双向性调节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头针结合体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下肢疼痛及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体针+头针组和体针组,体针+头针组给予针刺足运感区,并配合针刺病变椎间盘旁的背俞穴及突出椎间盘刺激的神经支配区域的穴位;体针组仅给予常规毫针针刺体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下肢及腰痛的程度。结果体针+头针组在2次治疗后,体针组在4次治疗后,下肢疼痛VAS分值显著降低(P<0.05);2组均在4次治疗后,下肢疼痛VAS分值显著降低(P<0.05),但体针+头针组VAS减少值显著高于体针组(P<0.05);1个疗程后,2组下肢疼痛及腰痛VAS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和0.01),且体针+头针组VAS减少值显著高于体针组(P<0.05)。结论单纯体针治疗和体针配合头针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所致下肢疼痛及腰痛,而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