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胺碘酮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的报道渐多 ,有人回顾分析 1999~ 2 0 0 0年住院的 13例TdP病人 ,7例是因为应用胺碘酮引起的[1] ,提醒人们在胺碘酮应用过程亦应严格监测Q -T间期 ,同时注意血钾、镁和与其他药物 (如地高辛 )联合应用情况 ,以预防TdP的发生。本文仅就 1例救治的病例与同行探讨。1 临床资料病人女 ,5 9岁 ,因频发房性早搏 ,口服国产胺碘酮 ,每天3次 ,每次 0 2g ,6d后出现阵发性头晕、黑朦 2次 ,于 2 0 0 1年10月 4日晚 8时急诊入院。心电图示U波、Q -T(Q -U)间期延长达 0 5 6s,心电监护偶发室…  相似文献   

2.
吴绍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87-2487
2007-01一2011-04在我科抢救治疗胺碘酮所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TDP)患者7例,现将抢救及护理报道告如下. 1临床资科 1.1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6~73(47.3士5.2)岁,服用胺碘酮至发生TDP的时间为20~56 d;胺碘酮用量9.2~14.4 g;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闷、心悸、黑蒙与晕厥,心电图QRS波群增宽(>0.12 s)、形态多变、每隔5~20个心动周期ORS波方向围绕基线上下扭转、心率为160~250次/min,每次发作效秒至十余秒自行终止,间隔一定时间又可复发.2例发作时伴有低钾血症,分别为2.6 mmol/L、2.8mmol/L,3例合用地高辛.疾病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定性心律失常。因其反复发作及容易导致摔死,因此如何控制其复发及降低摔死率日益被人们所重视[1]。为控制其反复发作,本文对2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口服胺碘酮,以预防其发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及食管心房调博证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49.3岁。基础心脏病如下:心肌梗死11例、高血压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左室假胜索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6例。病程6个月~1.5年,两次发作间隔时间最长为4个月。临床心功能分…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74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1天来院急诊.有高血压病史1年,未规律服药;心房颤动(房颤)病史1个月,常规口服胺碘酮200 mg每日3次.  相似文献   

5.
随机选取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66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和分析。66例患者在用药4d后,其心率呈现明显减慢的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58例,总有效率为87.88%;治疗48h后,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63例,总有效率为95.45%。出现不良反应5例,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在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口服起效缓慢,静脉应用可缩短起效时间[1],作者对21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下称室速)住院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已排除由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调及药物中毒所致室速及尖端扭转型...  相似文献   

7.
8.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心内科于2005~2006年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3-01~2005—06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宣速)3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男,63岁。因反复心悸5 a,再发10 d于2006-08-22收入院。有高血压10 a,糖尿病1 a,平素血压、血糖可控制。入院时BP130/8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界左下扩大,HR 60次/min,律齐,无杂音。入院诊断:(1)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2)3级高血压极高危组;(3)2型糖尿病。予降压、降糖等治疗。次晨7:25时患者心悸再发,心电监护显示:心律为房颤律,心室率130次/min,予静推西地兰0.4 mg无复律,心室率波动在80~100次/min。拟胺碘酮注射液150 mg,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缓慢静推(拟10 min推完),约推注胺碘酮100 mg时,患者出现寒战全身疼痛、呼吸…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967-2968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3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7例患者给予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7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胺碘酮进行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94.2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58%,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病情恶化,未见病死病例。对照组8例出现病情恶化,3例由于心力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为4.47%。采用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室性心动过速(VT)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急诊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分别为观察组(胺碘酮)、对照组(利多卡因),观察组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复率,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急诊复律,观察两组复律成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率为80.9%,利多卡因组为38.09%,胺碘酮组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P<0.01).胺碘酮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血压偏低,无需特殊处理,无心动过缓出现,无QT间期延长.利多卡因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儿童室性心动过速的即时疗效好,且较为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在复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和(或)电复律无效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用胺碘酮,首荆35mg/kg,继以0.5~1.5mg/min泵入维持,若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追加75~150mg负荷量,共2次,终止后逐渐减少静脉维持量到停用。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临床疗效、心电改变和副作用。结果7例在2h内、10例在24h内、12例在72h内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2例在减量或停用后复发,经追加胺碘酮用量后控制发作,2例死亡。静脉用量2h内380~520(462&#177;65)mg,24h内用量1010—2150(1416&#177;276)mg,静脉维持2~8(4.43&#177;1.50)d。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率〈50次/min,经减量后恢复正常。认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AMI并顽固性室性VT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在复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和(或)电复律无效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用胺碘酮,首剂3 5 mg/kg,继以0.5~1.5 mg/min泵入维持,若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 min再追加75~150 mg负荷量,共2次,终止后逐渐减少静脉维持量到停用.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临床疗效、心电改变和副作用.结果7例在2 h内、10例在24 h内、12例在72 h内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2例在减量或停用后复发,经追加胺碘酮用量后控制发作,2例死亡.静脉用量2 h内380~520(462±65) mg,24 h内用量1 010~2 150(1 416 ±276) mg,静脉维持2~8(4.43±1.50) d.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率<50次/min,经减量后恢复正常.认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AMI并顽固性室性VT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SVT)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常危及生命。胺碘酮是一广泛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已广泛应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总结了 2 8例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SVT)者的治疗结果 ,旨在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选择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 SVT患者 2 8例 ,男2 0例 ,女 8例 ,年龄 4 9± 12 .7岁。陈旧性心肌梗塞 13例 ,急性心肌梗塞 2例 ,心肌病 11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 10例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11例 ,先天性心脏病 1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用药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利多卡因反复应用无效或反复除颤利多卡因不能维持的16例病人,胺碘酮3~5mg/kg稀释后10min内静脉注入,随后0 5~1 5mg/min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min再注射75~15 0mg ,同时口服胺碘酮2 0 0mgtid ,静脉平均用药3~9(5. 9±3. 2 )d。结果 第1天平均静脉用量115 3±183(90 0~15 0 0 )mg ,心律失常控制率18 7% ,第2天31. 3% ,72h全部控制。7d后2 0 0~6 0 0mg/d维持。30d时1例停服胺碘酮17d的病人,室性心动过速再次发生,除颤无效死亡;余15例病人,病情稳定后改用胺碘酮10 0~2 0 0mg口服,随访3~12 (7 .7±3 .1)个月无复发。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加口服应用对顽固性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完全有效,用药要个体化。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预防复发需坚持长期口服。  相似文献   

17.
1例胺碘酮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地治疗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相对安全的药物,据报道胺碘酮基本不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1].2005年3月,本院用胺碘酮治疗1例频发室速患者时,引发了尖端扭转性室速,经及时抢救及护理,病情转危为安.现将胺碘酮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绝大多数室速患者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发作时有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容易发展成为心室颤动,甚至死亡。以往常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胺碘酮对室速的应用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临时起搏配合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12年,心悸、头晕半小时入院.12年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5年前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间断服用地戈辛0.125 mg/d.……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患者可伴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发作持续时间 <30秒者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30秒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因发作持续时间、心率快慢和基础心脏疾病状态不同 ,室性心动过速可伴或不伴发血流动力学障碍。室性心动过速可恶化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引起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1 急诊治疗急诊治疗措施的选择取决于 :①室性心动过速症状的严重程度 ;②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③基础心脏疾病状况。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及阿 斯综合征等症状时 ,应立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