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青少年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以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为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SAP发病率逐渐增高,上升为继胆源性、乙醇性之后的第三大病因,由于青少年处于生理特殊时期,对各种营养素需求量高,往往会供过于求而导致肥胖,又由于学习压力大,运动少这些危险因素的增加,使得青少年易患高脂血症性SA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资料完整的SAP患者临床资料,按病因分成高脂性SAP组、胆源性SAP组、酒精性SAP组和其他原因SAP组,比较4组SAP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根据甘油三酯(TG)水平把高脂性SAP组分为高TG组和极高TG组,比较两组CT严重指数(CTSI)分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①高脂性sAP组男性占75.9%,发病年龄(41.2±11.5)岁、血淀粉酶(469.5±391.3)U/L低于胆源性SAP组及其他原因SAP组(P<0.05或<0.01),总胆固醇(7.7±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1.8)mmol/L、血钙(1.7±0.4)mmol/L、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3.5±0.7)分.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极高TG组CTSI分级及MODS发生率高于高TG组(P<0.05).结论 高脂血症性SAP多发于中青年男性,早期临床症状突出,病情较重,自身存在严重的脂代谢紊乱,血淀粉酶升高不明显,复发率高,病情与TG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996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SAP 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孕周28~34周5例,34~37周7例,37~39周2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3例;均经血脂、血尿淀粉酶、超声及CT检查明确诊断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SAP,其中2例首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例因阴道出血疑诊胎盘早剥。14例均行剖宫产术,术后康复出院11例,死亡3例;新生儿死亡3例。结论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SAP病情凶险,易致胎儿宫内窘迫,产前控制血脂和早期确诊是获得良好母婴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累及胰腺甚至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严重疾病.目前认为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失控,造成过度炎症反应是胰腺炎重症化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键[1].高脂血症(HL)既是SAP的病因,又可加重SAP代谢紊乱.而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HLP)的关键是迅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本院从2007年1月联合采用早期血液净化加用血液灌流(HP)治疗SAP患者43例,其中伴重度HL者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高脂血症、24例高脂血症+SAP,21例高脂血症+UAP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了榆测。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心绞痛、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SAP和高脂血症+UAP患者上述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心绞痛和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SAP和高脂血症+UAP患者体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为今后AP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P患者3125例,其中男1932例,女1193例;年龄16~95岁,平均(48.03±18.05)岁。详细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碳酸氢根等),按病因分成8组:胆源性AP组、酒精性AP组、高脂血症性AP组、胆源性合并酒精性AP组、胆源性合并高脂血症性AP组、高脂血症性合并酒精性AP组、特发性AP组、其他类型AP组。分析AP不同病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资料、严重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25例AP患者按年龄分组:青年组1258例,中年组1319例,老年组548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71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18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66例。其中胆源性(1245例,39.84%)、酒精性(464例,14.85%)、高脂血症性(407例,13.02%)位居病因前3位。胆源性胰腺炎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均为最常见病因,酒精性为男性患者中为第二常见病因,高脂血症性为女性患者中第二常见病因。另外,男女患者的不同病因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1,P<0.05)。中、老年组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青年组以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和特发性胰腺炎为主,年龄在不同病因导致的AP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5,P<0.05)。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胆源性合并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合并酒精性胰腺炎在MAP、MSAP、SAP中占比差异明显。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在MSAP和SAP中的比例高于MAP,酒精性胰腺炎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MAP和SAP中的比例均高于MSAP,特发性胰腺炎在MAP和MSAP中的比例高于S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7,P<0.05)。MAP、MSAP和SAP组中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占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MSAP和SAP三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碳酸氢根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SAP组比较,MAP组中白细胞计数、血钾、甘油三酯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徐州地区,胆源性、酒精性和高脂血症是导致AP的常见病因。男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酒精性胰腺炎,女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老年人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患者,以及有吸烟、饮酒史患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另外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125例急性胰腺炎(AP)病例,其中18例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其余107例为胆源性、酒精性、暴饮暴食等其他病因引起的非高血脂性AP(NHLP),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HLP组的SAP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NHLP组,同时HLP组APACHE-Ⅱ评分、血糖、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CRP)及假性囊肿.急性肺损伤或成人呼吸窘迫症(ARDS)、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高于NHLP组,而血淀粉酶、血钠、血钙值明显低于NHLP组.结论 高脂血症不仅是AP的诱发因素,也是AP应激后的并发症之一,能有效反映A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学及严重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500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因、临床分型等临床资料,以酒精性、胆源性、高脂血症性、饮食性、其他病因、多因素、特发性进行病因分组,以18~24岁、25~39岁、40~64岁、65岁进行年龄分组。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及严重度的病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29例(25.8%),显著多于其他病因组患者(P0.05)。胆源性病因在女性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在男性中的比例(P0.05),酒精性病因在女性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在男性中的比例(P0.05),而高脂血症性在男性和女性患者病因中均占较高比例。各年龄段病因中胆源性AP的比例均最高,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病因中胆源性比例最高,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特发性、其他因素;SAP病因中高脂血症性比例最高,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患者(P0.05)。PCT和CRP水平与Ranson评分、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正相关。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胆道疾病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HL)与急性胰腺炎(A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7.31%)确诊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甘油三酯水平为(18.23±6.40)mmol/L;HLAP患者的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原因所致胰腺炎患者的发病率(P<0.05).结论:血甘油三酯升高而非血总胆固醇升高是引起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病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常与脂肪肝和糖尿病并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青少年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医院、学校、家庭联合对68位高脂血症青少年(低密度脂蛋白〉2.86mmol/L,总胆固醇〉4.42mmol/L)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干预后3月检测青少年血脂、体重。结果62位低密度脂蛋白〈2.86mmol/L,62位总胆固醇〈4.42mmol/L;9位超重青少年的体重降至正常,59位肥胖青少年体重降了10%~19%。结论医院、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联合健康教育能降低青少年高脂血症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