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5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指导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协助患者达到最佳康复效果。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5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特点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组焦虑情绪占46%,抑郁情绪占38%。因病导致性格改变的比例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运动迟滞和动作不协调。男性患者有行为异常表现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89.5%>58.1%)。结论卒中后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易产生焦虑和抑郁;60岁以上患者易出现抑郁情绪和情绪波动,60岁以上男性患者易出现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应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毕家香  周利民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40-1141,1146
【目的】探讨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神经心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328例脑卒中患者,符合2005年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提出的标准者193例,从中筛检出31例脑卒中后合并MCl的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对其评估。根据头颅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MCI的神经心理特点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93例脑卒中患者,MCI为31例,发生率16.06%。MCI患者临床表现为计算力下降,注意力受损,并以延迟记忆障碍和空间执行能力损害尤为明显,MCI与脑卒中的部位有关系。【结论】脑卒中患者MCI存在较高的发病率,且与病灶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脑叶卒中病灶更易引起MCI。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脑卒中不同程度偏瘫患者脑脊液胱抑素C含量改变,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及预防干预措施。方法:以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和全瘫3组,测定其脑脊液中胱抑素C的含量,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与20例正常组对照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脊液胱抑素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病情呈反向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脊液胱抑素C的改变与脑部病况相关,含量值大小与病情轻重相关;治疗及预防干预对本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有效地与失语患者沟通,以16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护理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特点,采用打手势法、实物图片法、面部表情法、文字书写法等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及心理护理。让患者能掌握基本的交流方式,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名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外给予综合性护理。在入院时和3个月后进行脑卒中抑郁水平、生活方式改变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马红  杜娟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6-77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社区145例脑卒中恢复后期及后遗症期患者,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随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患者负面性情绪明显减少,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家属的照顾能力有所提高,Bathel、FCA、SWL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规范、有效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进一步康复,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及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防治措施.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危险因素、脑细胞保护、维持生命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依据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心理干预,比较2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抑郁、焦虑发生率(46.7%)高于观察组(13.3%)(P<0.05).结论:脑卒中后于不同阶段给予不同心理干预,可降低抑郁、焦虑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在有躯体疾病表现的同时,心理活动也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青年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表现有各自的特点,了解其特点,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心理、行为等干预,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和各种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目的:探讨青年人与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心理状态的异同。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2-01/12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纳入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年龄28~40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辨体施养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济南市某社区>40岁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2139名高危人群进行全面分析、监测、评估健康危险因素,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辨体施养;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情况,血压、空腹血糖达标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BMI、FBG、SBP、DBP、TC、TG均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空腹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不良生活方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结合辨体施养,能够改善患者相关代谢指标,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院计划,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认同情况及疾病的复发率进行测评.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认同水平及疾病复发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促进其遵医行为,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