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论《内经》《难经》命门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而《内经》之言命门,约有三处,但均系指晴明穴位,为太阳经气所结之处,此与后起之“命门学说”显然有别。自《难经》创“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右肾命门论后,命门之说则大倡,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尤盛于明清。如有李梃的“右肾命门说”、程知的“包络命门说”、赵献可的“走马灯”、张景岳的“其水真火论”、孙一奎的“动气命门说”等,使后世医家对左肾右命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由于命门学说对临床医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且与三焦等学说一样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次见于《难经》,但二者所言命门是截然不同。《内经》言命门为之目;《难经》言右肾为之命门。然后世医家皆宗《难经》之义,并加以发微,遂命门学说成为中医诸学说中重要部分之一。本文拟按古代哲学之理,析命门学说之源流、演化和发展过程,试述其原始本义。儒家五行之说和《内经》命门之理汉儒董仲舒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  相似文献   

4.
命门探源     
关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难经》《内经》命门说深受哲学界水火之争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难经》命门学说起源于“水生万物说”。两种观点均有不尽完善之处。考明代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对命门学说的阐述,知医家的命门学说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而道家的“玄牝学说”则肇始于春秋《老子》。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顼祺 《山西中医》1993,9(4):2-3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曰:“命门者,目也。”其后《难经·三十六难》提出“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观点。由于《内经》对命门的论述甚为简略,历代医家对此均有探讨,尤以明代医家的研究日趋深化。赵献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别开蹊径,对《内经》的命门学说作了深入研究,倡立了“肾间命门说”。本文就其研究的主要成就论述如下,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本意是指眼睛。从《难经》开始,命门被赋于新的含义,《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女子以系胞”。《难经》以后,命门为历代许多医家所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述,形成了命门学说。由于历代医家的诸多阐述,造成了对命门的不同理解。今人普遍认为命门与肾是“异名同体”,“但又不是两肾总称的概念,而应是肾脏的生理功能之一,即肾阳的作  相似文献   

8.
<正> 肾与命门在祖国医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生命之本。笔者认为:命门是一个不应存在的脏 器,理由如下: 一 命门学说在《内经》未见介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不是谈命门的。 查《内经》一书,除睛名穴的别名称命门外,再未见有命门的任何记载。 后世医家如张景岳,吴昆认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是谈命门,言“其两傍者乃肾俞穴,其中则命门外俞也”。他们还从《易经》找根据,《易经·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阳陷二  相似文献   

9.
一、脾胃、肾与命门学说源流与发展脾、胃、肾与命门,最早见于《内经》《难经》。如“睥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胃者,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10.
“命门”一词,初载于《内经》,是指太阳经经气终点之睛明穴。自秦越人始,提出两肾之中,“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说,由此形成“命门学说”。命门这一器质的定位问题,众说不一,总的认为命门与肾有关。作者认为:人体有两个命门,代表两极,是一太极,丘脑—肾上腺是命门。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本原“命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明 《江苏中医》1997,18(8):45-46
“命门”一词,初载于《内经》,是指太阳经经气终点之晴明穴。自秦越人始,提出两肾之中,“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说,由此形成“命门学说”。命门这一器质的定位问题,众说不一,总的认为命门与肾有关。作者认为:人体有两个命门,代表两极,是一太极,丘脑-肾上腺是命门。  相似文献   

12.
命门一词源于《内经》,在《难经》时期形成学说,两千年,关于命门学说一直争论不休,大体上存在着"有形与无形"之说和"右肾与两肾之间"之争。现代医家也对命门实质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深刻的探讨,还有学者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命门学说,亦有创新和发挥之处。总之,对命门学说进行的深入研究为命门学说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祖国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杨渤  谭宏韬  林明欣 《新中医》2021,53(14):35-39
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难经》中关于命门的论述,奠定了命门学说的基础,后世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进行研究、补充及发展,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明末清初医家陈士铎所著的《外经微言》首重命门,有别于《黄帝内经》中“命门为两目”的论点,主张肾中命门为十二官之主,五脏六腑均仰望于命门,认为“有此主(命门)则十二官治”“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又强调“人生于火,养于水”,倡导临床在重视“温补命门”之余,切不可忽视养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唯有水中补火,方得生化无穷。通过梳理《外经微言》命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历程,在著作所持观点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命门之实质、功能,并以消渴病的诊治为例论述该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霞 《光明中医》1999,14(5):20-21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学医于金英,研习《内经》垂三十年之久,且深究《易》理,著有《类经》、《景岳全书》。今就《景岳全书》有关“三消”论述,探讨其学术思想。1 消渴之本由乎命门在继承前贤对消渴病成因认识的基础上,张介宾对消渴病的成因又创新论。其言“三消证古人以上焦属肺,中焦属胃,下焦属肾,而多从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论之,则三焦之火多有病本于肾,而无不由乎命门。”消渴之本由乎命门的学说,在明以前医家是很少论及的,其学说显系将“消渴本乎肾”的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是什么原因导致张氏倡导消渴本乎命门而非重肾呢?于此不得…  相似文献   

15.
一、命门说源流概述命门是祖国医学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命门实质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历代医家对命门的认识各有见解,立论不一。概括归纳有右肾命门说、包络命门说、肾间命门说以及动气命门说等方面。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根结》篇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马莳释云:“结于命门,命门者目  相似文献   

16.
分析探讨祖国医学不同学派的源流和特点,从中撷取菁华、扬弃糟粕,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必经步骤。笔者据此谨对“命门学派”作如下研讨,抛砖引玉,并就正于同道。一、源流和发展查稽现存文献,首先提出“命门”一词的是《内经》。《灵枢·根结篇》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里的“命门”似指足太阳经的睛明穴,并非后世脏象学说之“命门”;但近贤秦伯未  相似文献   

17.
命门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门浅识“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和睛明穴而言。此后,从难经开始,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如《三十六难》云:“肾两者,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自《难经》之后,在汉、晋、隋、唐代等医学著作中很少专论。直到明清,对命门这一脏器始为医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命门之说,追溯其源,最早见于《内经》。中医学中的命门是有多种内涵的,其大体有三种。一指眼睛,如《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日也”,二指穴位名称。三指内脏命门。作为内在脏器提出者始于《难经》。其后人们将其赋予“生命之门”,是先天之气蕴藏之处,人体生化之源,生命之根本,于是命门即成为藏象学说的内容之一。命门既然为内脏,必然有一定的形态部位,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少争鸣,归纳之有三种:其一,左肾右命门说,如《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自此以后《脉经》、《济生方》、《三因方》等的作者均宗此说。其二,两肾总号命门说,《类经》云“两肾皆属命门”。《医学正传》说:“两肾总第为命门”。  相似文献   

19.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命门”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腧穴里又有“命门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但这两个“命门”均与中医命门学说中的“命门”含义不同。彼一“命门”为脏腑的概念,因其主司元气,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在,元阳的发源地,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其重要性无异于生命之门,故名之。  相似文献   

20.
《内经》并未将“命门”作为一单独脏器提出。《灵枢·根结篇》所谓“命门者,目也”,乃是指“太阳经穴终于睛明,睛明所夹之处,是为脑心,乃致命之处,故曰命门。”这与后世之“命门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难经·三十六难》引伸古代道家“左阴右阳”的观念而首创“左肾右命”之说,认为“两肾者,非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