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微型角膜刀辅助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国产微型角膜刀辅助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增视效果。方法 选择角膜基质混浊严重影响视力和角膜内皮功能患者 11例 ( 12只眼 ) ,采用光学角膜测厚仪检测角膜混浊厚度 ;采用国产微型角膜刀切除病变角膜 ,制备角膜移植床 ;于供体角膜切取相应厚度和直径的角膜片 ,测量角膜移植床厚度 ,以 4或 8针间断缝合角膜移植床。术后随访7~ 14个月 ,裂隙灯显微镜及角膜地形图仪检查角膜层间、角膜透明度及角膜屈光改变等情况。结果 除 1只眼因术后角膜上皮植入致部分角膜移植片溶解外 ,余角膜移植片均透明愈合 ,无层间混浊。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其中 7只眼 ( 7/ 12 )最佳矫正视力≥ 0 .5 ,2只眼 ( 2 / 12 )视力达到 0 .8;术后 3~ 6个月时 ,角膜屈光度数较术前增加 ( 2 .36± 1.2 5 )D(P =0 .0 16 ) ,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降低( 0 97± 0 .95 )D(P =0 .0 2 3) ;术后 3~ 6个月时 ,角膜屈光度数增加与角膜植床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 0 .830 ,P =0 .0 0 4)。结论 国产微型角膜刀辅助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增视效果明显 ,可部分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该手术可增加角膜屈光度数 ,并与角膜移植床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动板层角膜刀行同种异体板层角膜移植后角膜超微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将3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实验。A组用自动板层角膜刀,B组用手工角膜刀,C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自动板层角膜刀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修复过程较手工角膜刀缩短,角膜透明也得到了提高。结论:自动板层角膜刀可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使用自动板层角膜刀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光学效果。方法 用3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进行实验。A、B两组建立板层角膜移植术模型,A组用自动板层角膜刀,B组用手工角膜刀,C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B两组 间角膜透明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和透射电镜下,术后1~7d,吻合口处A、B两组角膜细胞逐渐向成纤维细胞转化,脓体增大,富含粗面内质网、微管、微丝、高尔基体发达。术后2wk,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使用自动板层角膜刀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光学效果。方法 用 3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进行实验。 A、B两组建立板层角膜移植术模型 ,A组用自动板层角膜刀 ,B组用手工角膜刀 ,C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B两组间角膜透明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光镜和透射电镜下 ,术后 1~ 7d,吻合口处 A、B两组角膜细胞逐渐向成纤维细胞转化 ,胞体增大 ,富含粗面内质网、微管、微丝、高尔基体发达。术后 2 wk,吻合口处A组出现多数成纤维细胞 ,胞体增大 ,富含胞质、细丝 ,B组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生长 ,4wk时 ,胶原纤维排列 A组趋向规则 ,B组紊乱并有大量浸润细胞 ;6 wk时 ,胶原纤维排列 A组趋向正常 ,B组趋向规则。结论 自动板层角膜刀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光学效果明显优越于手工角膜刀  相似文献   

5.
6.
我们描述一种新的手术技术:显微角膜刀辅助性带蒂角膜瓣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以治疗患有角膜基质疾病而内皮正常的患者,显微角膜刀用来在受体角膜上作带蒂的浅层基质角膜瓣,而变基质被切除。在角膜瓣复位前将一个用显微角膜刀和人工前房制成的供体基质片植入。以后角膜瓣可以被翻起,用准分子激光来矫正残存的屈光误差。虽然本研究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初步阶段,但该项技术可以改善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结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Chen W  Qu J  Lu F  Zhu RY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331-336
目的 探讨微型角膜刀联合纤维蛋白黏合剂行无缝线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4只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两组,用微型角膜刀制作植片和植床,Ⅰ组应用市售纤维蛋白生物黏合剂Tisseel,Ⅱ组不用纤维蛋白生物黏合剂。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透明度和排斥反应情况,自动验光角膜曲率仪检测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共焦显微镜活体观察术后角膜的创伤愈合反应。同期取角膜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观察,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层间新生胶原纤维的情况。结果 Tisseel组11只眼(92%)的植片在位,未用纤维蛋白生物黏合剂组所有植片均脱落。Tisseel组术后1个月角膜完全透明;共焦显微镜发现术后植片植床层间附近的基质细胞数量减少,而后基质细胞、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无变化。HE染色显示,术后3d层间出现无固定形态的嗜曙红染色带,1个月时消失,荧光显微镜观察DTAF组织染色未见术后明显新生胶原纤维。结论 微型角膜刀联合纤维蛋白黏合剂行无缝线光学板层角膜移植术简便、安全,术后角膜的创伤愈合反应轻微,纤维蛋白黏合剂不影响角膜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Chen W  Li GX  Wang QM  Zhao YE  Q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1):1000-1004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7人(9只眼)。用微型角膜刀分别在供体及受体上制作一定厚度的角膜植片及植床,把供体植片对位覆盖于受体植床上,间断缝合4~8针,术后4~6周拆除缝线。术前及术后的不同时间检查视力、角膜透明度、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结果在平均(18.9±4.1)个月的随访期内,所有植片没有明显的混浊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7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2只眼视力达到0.8,12个月后,角膜的屈光力平均增加(2.34±0.93)D(P<0.01),散光平均减小(0.91±0.98)D(P<0.05),术前角膜平均厚度(477.4±26.9)μm,至随访结束时角膜的平均厚度为(507.8±23.4)μm(P<0.01)。结论微型角膜刀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000-1004)  相似文献   

9.
板层角膜移植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莉 《眼科研究》2002,20(4):370-372
随着光学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压平-表面角膜移植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羊膜移植及后板层角膜移植术等在临床的应用,拓展了板层角膜移植在治疗角膜病方面的应用前景。这些发展预示板层角膜移植将会成为今后角膜移植的首选方式。综述了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微型角膜刀板层角膜成形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MLK-E或LASL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和安全性,利用微型角膜刀作一带蒂角膜瓣,在其下用schwindKeratomⅠ型准分子激光机进行PRK激光切削,共治疗了30例47眼,术前屈光状态<-15D的Ⅰ组共35眼,屈光度为-10.20±2.04D,最佳矫正视力为0.92±0.26(0.4—1.5);等球镜≥-15D的Ⅱ组共12眼,屈光度平均为-17.64±1.83D,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23(0.1—0.8)。散光最高为4.5D。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Ⅰ组:屈光度平均为-0.48±0.52D(-1.75—+0.50D),裸眼视力34眼(97%)达到0.5以上(另1眼裸眼视力等于术前),25眼(71.4%)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Ⅱ组:屈光度平均为-1.44±1.97D(-5.50—+1.25D),8眼(66.7%)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度近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LASIK术中微型角膜板层刀对角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比较 L ASIK手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分析微型角膜板层刀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48例(96只眼 )的角膜厚度在 L ASIK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进行测量 ,比较术后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 ,分析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所在 ,从而判断微型角膜板层刀是否对角膜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 术后 3天、7天的角膜厚度实测值与理论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1月实测值与理论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L ASIK术中微型角膜板层刀的切割作用对角膜厚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板层角膜移植术由于耗费时间较长,术后视力的恢复劣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因此在光学性角膜移植治疗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弹力膜剥除角膜内皮移植术等新术式,使得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获得了新的应用前景.新的术式显著缩短了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时间、提高了术后的光学效果.本文就新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治疗角膜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发生角膜穿孔的患者实施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的临床观察总结,探讨角膜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002年间5例因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发生角膜穿孔、经保守治疗一周无效的患者进行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对术后一年的临床随访观察资料进行总结讨论。结果:5例患者角膜穿孔均获得良好愈合,术后前房形成良好,眼前节炎症迅速控制,视力恢复快,经一年后视力达0.15~1.0,平均视力0.51。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穿孔区轻度瘢痕性浑浊呈半透明状,余处角膜透明,均无新生血管。5例患者虹膜均无前后粘连。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显示轻度陡峭或扁平,无显著改变。结论: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是治疗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角膜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周边角膜病变行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6例(6只眼)患者作为飞秒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6.7±17.9)岁;另收集同时期行传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16眼)罹患角膜疾病但内皮细胞功能正常而行深板层角膜移植者,对所有病例随访6月-2年,观察术后视力、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性、角膜上皮完整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有7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4或0.4以上,5眼达0.1~0.3,4眼达0.05~0.1。角膜移植片透明者9眼,半透明者7眼。主要并发症为术中后弹力层微穿孔6眼,其中3眼术后形成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少量积液;持续性上皮缺损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复发1眼,移植排斥反应1眼,经积极治疗,并发症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疾病疗效确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对带状角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01/2008-01我院角膜病组收治带状角膜病变患者16例(16眼)。其中男12例(12眼),女4例(4眼),年龄20~55岁,病史3~20a,患眼视力为光感~0.1不等。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的范围,选择不同直径环钻切除病灶,10-0的尼龙线间断缝合等大的植片和植床。结果:术后1wk内,植片可轻度水肿,之后渐变清亮,术后观察6mo~5a,未见病变复发及发生排斥反应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6mo,视力≥0.5者3眼,0.1~0.5者11眼,指数~0.1者2眼。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控制带状角膜病变病情发展,提高患眼视力,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带状角膜病变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用微型角膜刀行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治疗全角膜损伤的适应证、手术原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微型角膜刀对11例患者的11只全角膜病损眼实施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术后矫正视力、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随访观察12~18个月.结果 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检查,11只术眼视力均有提高,针孔矫正视力平均分别为4.4±0.3、4.5±0.3及4.5±0.3;术后1周内术眼的眼压短暂升高,但可用药物控制或缓解,术后3、6及12个月时随访检查术眼的眼压分别平均为(19.8±2.7)、(19.2±1.7)及(19.5±2.0)mm Hg;术后3、6及12个月时随访检查的角膜中央厚度分别平均为(538.9±8.9)、(536.3±6.3)及(537.2±6.9)μn;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术后3、6及12个月时分别平均为(2519.8±110.7)、(2244.4±137.9)及(2093.3±141.9)个/mm2.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两层植片间的间隙,此间隙可于术后1个月内自行消失.结论 采用微型角膜刀进行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可以提高患者视力,并较好地避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发生,是治疗全角膜损伤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板层角膜移植是一种部分厚度的角膜移植。其在角膜病的手术治疗上具有重要位置。我们自1990~1997年行21例角膜层板移植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5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4岁。右眼12例,左眼9例。病程2个月至17年。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