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p15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 PCR)、逆转录PCR(RT PCR)检测32例MDS患者骨髓p15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32例MDS患者骨髓有14例检测到p1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43.8%),且多为高危患者。32例MDS患者中22例骨髓p15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DS患者p1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p15mRNA表达缺失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S患者骨髓p15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失活密切相关,p15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与MD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在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去甲基化药物治疗MDS提供新靶点.方法 选取30例MDS患者为实验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按MDS国际IPSS评分标准对实验组进行分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 PCR)、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比地西他滨治疗前后的MDS患者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高危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81.8%)明显高于低危MDS患者(18.2%)(P<0.05);实验组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地西他滨治疗后,MDS患者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初诊时降低.结论 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该基因的表达失活紧密相关,可能是MDS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地西他滨能够逆转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为地西他滨治疗MDS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P15INK4B基因甲基化状况;探讨5-氮杂-2′-脱氧胞嘧啶(decitabine)和三氧化二砷(As2O3)对MDS患者细胞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联合PCR方法检测14例MDS患者P15INK4B基因甲基化,选择1例由MDS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组分别加入decitabine和As2O3进行处理,分析甲基化程度变化情况.结论 低危组MDS患者(RCMD)均未发现P15INK4B基因甲基化,4例高危组MDS患者(RAEB)和4例 MDS-AL患者发现P15INK4B基因甲基化.经decitabine和As2O3处理后,MDS患者细胞的甲基化程度均降低50%左右.结论 MDS的发生与P15INK4B基因甲基化密切相关,decitabine和As2O3均对MDS患者细胞高度甲基化的P15INK4B基因具明显去甲基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MSP法检测胰腺癌Syk基因甲基化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胰腺癌Syk基因启动子区 5’CpG岛甲基化改变的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32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14 /32例胰腺癌组织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 15例胰腺癌组织中 ,有 10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 ,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胰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RUNX3基因在鼻咽癌中的失活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对50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1例鼻咽癌组织中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所有黏膜慢性炎组织中未检测到甲基化改变,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可能不是RUNX3基因在鼻咽癌中转录失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P16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甲基化改变及这一改变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 31例膀胱TCCs标本及 9例正常膀胱粘膜P16基因甲基化。结果 :正常膀胱粘膜无甲基化P16基因外元 1甲基化率为 2 9.0 3% ,外元 2为 35 .48% ;外元 1甲基化与肿瘤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外元 2甲基化与肿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膀胱TCCP16基因存在甲基化 ,外元 1甲基化可使细胞增殖进一步失控而使肿瘤恶性程度增加 ,在P16基因失活中可能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7例初诊MDS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21~83岁,平均59岁。相对低危组34例(低危6例,中危-Ⅰ 28例),相对高危组33例(中危-Ⅱ 16例,高危17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对67例MDS患者骨髓进行p15和SOCS1基因的甲基化检测,1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分析MDS患者上述2种基因甲基化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和生存的关系。 结果 67例MDS患者中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37.3%和47.8%,18例对照组的甲基化率分别为0.0%(0/18)和5.6%(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分别与不同临床指标相关,但随着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分级的升高,2个基因甲基化率均呈增高趋势(P<0.05)。生存分析显示p15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5% CI:5.2~10.8)个月和26(95% CI:15.8~36.2)个月(均P<0.05),SOCS1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5% CI:5.0~9.1)个月和26(95% CI:18.2~33.8)个月(均P<0.05)。两基因甲基化共表达在所有患者以及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患者中生存时间均较非共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是M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论 p15和SOCS1基因甲基化是MD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候选抑癌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Ding YB  Wu ZY  Wang S  Zha XM  Zheng W  Liu XA  Fan P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90-293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pleentyrosinekinase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4 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sykmRNA的表达 ,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4 0例癌旁组织、乳腺纤维瘤组织均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 ,乳腺癌组织有 9例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 ,syk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降低 (P <0 .0 5 )。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瘤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4 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 17例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 18例乳腺癌组织中 ,有 14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 ,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15^INK4B基因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AL)的发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白血病转化中的模式及意义。方法: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49例AL和22例MDS患p15^INK4B基因CpG高甲基化模式。结果:90%(26/29)初发AL中检出p15^INK4B基因的高甲基化,其中46%为完全甲基化,54%为部分甲基化;3例MDS转化的AL和9例复发AL全部检出p15INK4B基因甲基化,且完全甲基化的比例分别占67%和56%;11例缓解期AL患中仅5例(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检出部分甲基化(45%)。初/复发组p15^INK4B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02)。13例低危MDS(RA/RAS)患中5例(38%)检出p15^INK4B基因甲基化,且80%为部分甲基化;而高危组(RAEB/RAEB-T)9例全部检出p15^INK4B甲基化,且完全甲基化占56%,与低危MDS组有显性差异(P=0.002)。结论:p15^INK4B基因高甲基化频发于白血病和高危MDS,可能与白血病及MDS的发病和发展有关,并可能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预测AL复发及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0.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Wnt信号通路拮抗基因SFRP4在5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甲基化与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SFRP4基因的甲基化频率为50.0%,且其甲基化与MD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0.003)以及IPSS预后评分(P=0.024)有关。表明MDS患者中SFRP4基因存在较高的甲基化修饰,可能与MDS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evaluatewhetherhypermethylationofcalcitonin(CT)genecouldserveasatransformingsignalof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H)对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导管检测观察28例继发有PH先心病(CHD)病人的LVDF,并与20例无PH的CHD病人对比分析。结果:继发有PH的病人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峰流速(AV)、速度时间积分(AV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1),E峰流速(EV)、速度时间积分(EVI)无明显改变(P>0.05),AV/EV、AVI/EVI增大(P<0.01),左室等容舒张期(LIVRT)延长(P<0.05),且肺动脉压与AV/EV比值成中等相关(r=0.4189~0.4246,P<0.01)。结论:PH可致LVDF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PH所引起的室间隔运动异常、肥厚、两室间充盈的相互影响及左室三维几何形态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儿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 (APN)病理定量与临床的关系 ,为APN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30例APN患儿进行肾小球、肾小管病理评分。结果 :肾小球病理评分 ,0级 0例 ,1级 6例 (2 0 % ) ,2级 17例 (5 6 7% ) ,3级 7例 (2 3 3% ) ;肾小管病理评分 ,0级 2例 (6 7% ) ,1级 6例 (2 0 % ) ,2级 14例 (46 7% ) ,3级 8例 (2 6 7% )。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程度呈等级正相关 (r =0 .783,P <0 .0 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病理评分高于非肾病综合征组 (P <0 .0 1) ;单纯性蛋白尿、急性肾炎组肾小球病理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单纯性蛋白尿、肾小管病理评分高于单纯性血尿及急性肾炎组 (P <0 .0 1和P <0 .0 5 ) ;肾小球、肾小管病理评分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r =0 .5 6 3,P <0 .0 1) ;与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APN患儿同时存在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 ,两者呈平行关系 ;长期蛋白尿、病程长是APN肾小球、肾小管病理进展的危险因素。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正常不能反映肾脏病理改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钙素(CT)基因高度甲基化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消化DNA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3例恶性血液病、6例正常人以及24例非恶性血液病的CT基因的基化程度。结果 12/14例(85.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15例(6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8/10例(8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15(33.3%)淋巴瘤、2例(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1/2)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1/3)慢性淋巴细胞白轿病和1例(1/9)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出现CT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而6例正常人和24例非恶性血液病无一例阳性。结论 CT基因高度甲基化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克隆增殖的分子基因标志,从而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疾病的发展预测提供了一种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PCNA和Bcl-2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原癌基因Bcl- 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 (AL)骨髓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41例儿童AL骨髓标本PC NA和Bcl- 2。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组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组PC NA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P<0 .0 5 ) ,ALL标危组显著高于高危组 (P <0 .0 5 ) ;ALL及ANLL组的Bcl- 2表达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标危组显著低于高危组 (P <0 .0 5 )。PCNA高表达者缓解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 (P <0 .0 1) ;Bcl- 2阳性表达者 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1)。结论 PCNA、Bcl- 2基因在儿童AL中存在表达异常 ,二者均参与发病过程 ,但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独立的 ,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探讨苯二氮 艹卓 受体拮抗剂 氟马西尼治疗昏迷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 :氟马西尼治疗后 15 ,30 ,6 0和 180minMGCS得分较治疗前依次增加 5 3,8 0 ,9 4和 7 3分 ,较常规药物组分别增加 5 2 ,7 7,8 7和 6 9分 (P <0 .0 1)。治疗后OAA/S得分也较治疗前增加 1 9分 (P <0 .0 1)。治疗过程中除少数患者出现轻度激越现象和窦性心动过速外 ,未发现其它副作用。提示氟马西尼能有效地拮抗因急性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中毒而引起的意识障碍 ,具有较好的抗昏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中P16基因表达异常态势,为寻找MDS患者分子诊断标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44例初诊和18例治疗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15例非MDS贫血患者相比较.磁珠分选8例初诊MDS患者CD34+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中P16表达水平.结果 在单个核细胞中,初诊MDS组与治疗后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纯度为96.7%,在CD34+细胞中,初诊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P16表达异常可发生在CD34+细胞,也可发生在分化后较成熟的单个核细胞.P16基因可作为MDS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MDS患者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