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两年来用高位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行静脉内营养治疗重危病人共24例,现将穿刺插管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高位颈内静脉穿刺法1.体位:病人头稍低,平卧于手术台,肩胛间垫以5~7cm厚的纱袋,尽量使颈伸直,头后仰,锁骨上凹变浅,以便在此处压迫颈内静脉,颏旋向侧。2.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后,在舌骨和甲状软骨切迹之间的平面,标出胸锁乳突肌前缘和颈总动脉的交叉点,扪清颈总动脉的行径和第6颈椎横突。3.压闭颈内静脉:助手将手指(拇指)置于锁骨上凹颈总动脉的外侧,向拮方加压以阻断颈内静脉血流,判断颈内静脉被压闭而膨胀的指标有二,扪交叉点处颈总动脉的搏动减弱,第6颈稚横突骨突起的清楚感减弱;扪胸锁乳突肌肌腹和第6颈椎横突之间有囊性物之感。4.穿刺:在交叉点以45度角紧贴颈总动脉外侧壁进针,此处的颈内静脉在颈动脉鞘内由颈总动脉的后方随着向心行走渐移行于其外侧方,当针尖达颈总  相似文献   

2.
颈内静脉穿改良中路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从临床应用的角度观察了42具成人尸体颈内静脉的外径及体表投影,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通过解剖观察比较,提出了颈内静脉穿刺中路改良法骈在临床上应用26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穿刺有13种途径,多以胸锁乳突肌作为定位标志,穿刺点、进针方向及深度讲解不甚明确,加之部分病人肥胖颈短,胸锁乳突肌定位不清,更给具体操作者带来困难。我们通过学习《断层解剖学》,掌握了一种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进行颈内静脉穿刺98例,成功率达95%,未遇并发症,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右房心电图测定中心静脉置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过深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内膜损伤、甚至罕见心脏穿破等并发症。本文测量 10 0例颈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 ,供临床应用时参考。资料与方法心功能Ⅰ~Ⅱ级、无房颤、无心血管及颈肩部手术史的中心静脉穿刺 10 0例 ,其中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82例 ,右颈外静脉穿刺穿刺置管 18例。常规Ⅱ导联心电图监护。患者头偏向左侧 6 0度 ,右颈内静脉穿刺点为锁骨上 3~ 4cm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右颈外静脉穿刺点为锁骨上 6cm左右 ,颈外静脉暴露明显处。事先将导引钢丝置入导管并与导管头端平齐 ,在导管末端处钢丝上作一记号。常规…  相似文献   

5.
影像学定位和颈总动脉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途径是依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由于是盲探性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们根据颈部超声资料,改进了颈内静脉穿刺法,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取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切口,左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右侧至胸锁乳突肌后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于颈阔肌深面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和颌下腺,下至锁骨和胸骨上凹。打开胸锁乳突肌外侧缘,打开颈动脉鞘,暴露右侧颈动脉、颈内静脉,清扫Ⅱ、Ⅲ、Ⅳ、Ⅴ区淋巴结。术中解剖显露二腹肌、舌下神经降支和静脉角,注意保护副神经、膈神经和颈丛。3-0丝线缝合颈阔肌,医用胶水关闭皮肤切口。  相似文献   

7.
操作病人取头低位,颈略予固定,头转向拟插管的对侧约45度。消毒颈部皮肤,穿刺部周围铺无菌巾。导针进针点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适在颈外静脉越过胸锁乳突肌上方。敏感的病人给以局麻。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掐住并提起胸锁乳突肌。中指和食指顶住胸骨切迹。用16号导针接于注射器上,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向胸骨切迹的方向,一面抽吸一面进针刺入,约  相似文献   

8.
治疗甲状腺癌既往多行标准的根治手术,即包括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并同侧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包括或不包括副神经在内的颈淋巴结廓清的颈大块切除术。有的作者强调根治性,甚至对一叶的甲状腺癌不论瘤块的大小与所在部位,一律施行全甲状腺切除并患侧颈廓清术,并且有人对无颈淋巴结肿大的甲状腺癌病例也行预防性颈廓清术。由于传统的根治术给患者造成的颈部外观畸形与功能障碍,以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分化好,预后较佳,很少有淋巴结转移或直接侵及胸锁乳突肌与颈内静脉,更少向颌下三角区转移(该区转移仅占1.5%)。因此有些作者认为可采用改良式颈廓清术而不必施行传统的颈廓清。Block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罕有侵及胸锁乳突肌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具有应用颈丛神经阻滞的强烈指征,过去采用三针穿刺法,在C_2-C_4横突附近阻滞深颈丛,然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皮下呈扇形阻滞浅颈丛。这种方法操作复杂,用药量大,并发症多。我院自1980年1月起采用小剂量一针法浅颈丛阻滞,我们认为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显示胸锁乳突肌,在其后缘中点,即颈外静脉和该肌后缘的交叉处上方,紧靠肌膜避开静脉垂直进针。穿过皮肤和颈浅筋膜,  相似文献   

10.
经食管超声指导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蔚  刘进  吴进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11):700-701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用于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建立中心静脉通道,本研究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技术观察经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到达上腔静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普通医院开展肠道外营养常因各种因素受到限制。我院自1976年应用腔静脉插管行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55例,现将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作粗浅介绍。临床资料一、插管途径的选择55例中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至上腔静脉48例,选用2.4~3.0mm的硅胶管,进管深度为13~15cm,颈内静脉穿刺插管4例,硅胶管径1.0mm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1例,有6例两次置管。二、营养液的配制在本组病例中,早期应用TPN时,仅能给高浓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后的颈内静脉穿刺方法体会孙家骧,于亚州,梁淑筠,夏文秀颈内静脉穿刺中我们以中间路法为基础进行改进,现介绍如下。穿刺方法穿刺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左侧并使颈部暴露充分。术者站立于患者左侧。以胸锁乳突肌内、外二头与锁骨构成的三角...  相似文献   

13.
某男,35岁.因颈右侧包块3个月入院,体检:颈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中段有一2 cm×2 cm圆形包块,质偏韧,有轻压痛,表面光滑,不活动,与皮肤无粘连.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块.穿刺细胞学抽到淡黄色液体,查到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未见癌细胞.甲状腺B超未见异常.术前诊断:颈部淋巴管瘤.在颈丛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位于右胸锁乳突肌深面,颈内静脉中下外侧,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4.
颈内静脉触诊穿刺法丁正年**现在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麻醉科(210029)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常以胸锁乳突肌作为定位标志。作者通过触诊进行颈内静脉穿刺近100例,1次成功率达90%,未遇并发症,兹介绍如下。方法使病人去枕平卧,或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手术台...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37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及失血性休克 ,经输血、输液、升压治疗后 ,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急症剖腹探查术。手术开始后 ,为便于测定CVP以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行右颈内静脉穿刺 ,取胸锁乳突肌中路进针 ,在锁骨内侧上缘小切迹上约 1 5cm进针 ,针干与中线平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讨前斜角肌间沟(简称肌间沟)、C6横突与颈内静脉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8具尸体右侧颈部进行了观察、测量,并结合临床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00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17~70岁,胸科肿瘤手术32例,腹部肿瘤手术38例,妇科肿瘤手术5例,静脉高营养25例。右侧93例,左侧7例。穿刺方法患者平卧,头低足高20度,头转向对侧,以胸锁乳突肌显露且适当松弛为宜。穿刺时,术者左手手指置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向下压,摸到其最深处即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癌转移的患者实施保留副神经、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较少侵犯上述组织,术后生存时间长,改善生活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中心大部分患者术前已行细针穿刺诊断右甲状腺乳头状癌,所以术中先将单侧腺叶切除,送术中冰冻,等待期间清扫中央区淋巴结。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后,进一步实施功能性的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颈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穿组(41例)和颈穿组(48例),颈穿组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穿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9.
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术5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3年以来,我们开展了经皮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术50例,无1例穿刺失败及合并症发生。一、操作方法1.病员平卧,头偏向对侧20~30度,使颈呈过伸状态:2.常规消毒皮肤,铺洞巾; 3.选锁骨中点上方scm,胸锁乳头肌表面、颈外静脉充盈良好处为进针点,用1一2肠奴夫卡因作穿刺点局部麻醉; 4.助手用拇指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使其充盈良好,术者用20号穿刺针30度角度从局部麻醉处进皮后平行穿刺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0~1984年间,采用“放风筝”法,辅予同侧颈外动脉结扎,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4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手术方法取仰卧,头稍偏向对侧位。自患侧下颌角与乳突尖之间的中点至胸锁关节作一连线,此线上1/3为手术切口,长约8cm。在局麻下切开皮肤、皮下,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剪开筋膜,暴露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各2~3cm,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便于操作。并暂时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