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学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79-18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机理。方法: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450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机理。结果:心律失常类型:房颤36.67%,房性早搏35.33%,室性早搏30.00%,窦性心动过速3.33%,室上性心动过速1.33%,室性心动过速0.67%,窦性心动过缓4.00%,房室传导阻滞3.00%,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67%,右束支传导阻滞3.33%,左束支传导阻滞0.67%,窦房阻滞0.67%。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多变,其中以房颤的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选择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实施心律失常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冠心病患者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在诊断心肌缺血出现概率以及心律失常出现概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诊断心肌缺血出现概率以及心律失常出现概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并且明确后,合理选择动态心电图的方法实施疾病诊断,针对心肌缺血可以做到有效诊治,针对患者心律失常的情况可以做出准确诊断,进而为冠心病患者后续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用Holter监测记录到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进行昼夜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大多数出现于白天活动时,日间发作频率明显高于夜间。  相似文献   

4.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意义。方法:将冠心病患者3986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结论: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为临床诊断各种心律失常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冠心病患者年龄愈大愈应行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概率为66.67%,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概率为68.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检出概率方面,常规心电图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具有准确、快速以及敏感等特点,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低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1]。动态心电图(holter)是临床监测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评估心律失常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17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态心电图 (DCG)对心律失常、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 (ECG) ,现将 1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出的心律失常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72例均选自 2 0 0 0年 3月~2 0 0 1年 10月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男 10 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成动态心电图诊断组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组(n=42),对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后,动态心电图诊断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5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2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30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类型、病因。【方法】以标准 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 30 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及病因。【结果】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心房纤颤占 39 33 % ,房性早搏 37 33 % ,室性早搏 2 6 0 0 % ,窦性心动过速 4 6 7%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4 0 0 % ,室上性心动过速 0 6 7% ,室性心动过速 0 6 7% ,窦性心动过缓 3 33% ,房室传导阻滞 2 6 7% ,左前分支阻滞 2 0 0 % ,右束支阻滞 2 0 0 % ,左束支阻滞 1 0 0 % ,窦房阻滞 0 6 7% ,常见病因有冠心病占 5 1 33% ,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2 0 6 6 % ,肺心病 14 6 7%。【结论】老年人心律失常类型多样 ,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居多。  相似文献   

11.
潘慧超  张丽华 《河北医学》2008,14(7):783-785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11例具有心肌缺血症状并伴相应心电图(或holter)表现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心律失常组和非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冠脉造影结果阳性率。结果: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冠脉造影结果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律失常与冠心病无必然关系,冠脉造影检查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明  李维  关浩增  史文  苏卫红 《广西医学》2010,32(4):401-40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复极离散度的意义。方法非器质性心脏病对照组50例,冠心病组50例,描记两组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QT)、QTc间期(QTc)、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T波峰-T波末间期(Tp-Te)和T波峰-T波末间期离散度(Tp-Te间期离散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Tp-Te间期、Tp-Te间期离散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延长(P〈0.001)。结论 Tp-Te间期及Tp-Te间期离散度的延长对预测危险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常规心电图检查中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研究连续194例病人临床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与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造影发现136例病人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58例未发现明显病变。非典型心脏症状的病人无论是否有ST-T的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仅4%~14%,而典型症状伴有ST-T异常的病人阳性率较高(89.4%)。结论:ST-T异常伴有典型心脏症状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霖 《医学文选》2005,24(3):315-3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病变血管定位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HD心绞痛患者的ECG与CAG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HD心绞痛患者ECG与CAG的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对照符合率分别为68.4%、64.2%、25.9%,提示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ECG对心绞痛患者病变血管的诊断、定位与CAG对照符合率偏低,但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作为CHD的诊断手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等常规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3例。使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对症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心肌指标及临床综合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心电缺血指标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运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此药物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卢敏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298-298,297
目的通过冠脉造影探讨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7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69.49%,假阳性率30.51%,假阴性率15.74%。心电图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检出冠心病的阳性率增高。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成玲 《中外医疗》2016,(16):191-193
目的:对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患冠心病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心电图组和造影组,每组83例。心电图组给予行心电图检查,造影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组阳性率为90.36%﹑阴性率为40.96%与造影组对比(83.13%﹑4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检查对冠心病诊断无差别,但心电图乃对冠心病检查诊断具有一定作用,对冠心病病变诊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关 《医学综述》2013,(19):3593-3595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符合标准的152例冠心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心电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假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健康志愿者中,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15.0%和5.0%,与心电图的45.0%和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82.9%和17.1%,与心电图的75.0%和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4%和82.3%,与心电图的70.3%和75.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和69.9%,显著高于心电图的77.8%和56.1%(P<0.05).结论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是一种简单方便,价格低廉,且无创的方法,并且可以作为早期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但为了防止其出现误诊和漏诊,最好与其他方法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冠心病为第一诊断)的药物使用情况,探讨患病人群的年龄、性别特征,并比较二者的西药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26例冠心病患者和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频数分布)和χ2检验等分析方法对这两类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规律、用药的药品频次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冠心病患者用药例次排序前4位为抗凝药、β受体阻断药、降脂药、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用药方式以五联用药为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药例次排序前4位为抗凝药、降糖药、β受体阻断药、降脂药;用药方式以六联用药为主。结论 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