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的45个病灶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了肝脏局灶性病变动脉相(开始注射造影剂后的40 s内)、门脉相(40~120 s)、延迟相(120 s后)有无增强及增强类型.结果 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分别出现了高于、低于、等于三种表现,非均质性脂肪肝表现为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增强及减退,肝炎性假瘤表现为动脉相呈环状增强及无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反映了肝脏局灶性病灶处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可提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增强特征,并与常规超声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6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符合率(90.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良性局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79.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行常规扫查后发现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扫查图像对比,观察良恶性病变检出率及恶性患者的时间-增强特性曲线特点。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灶定性检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增强检查观察病灶的时间-强度曲线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肝癌患者声像图"快进快出",转移癌灌注不均匀增强,胆管癌表现均不一致,血管瘤"快进慢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早期表现为轮辐状离心性强回声,并且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不消退,肝囊肿和肝脓肿未见增强回声。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检查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良恶性占位的初步鉴别诊断,可以用于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后的进一步排查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超声照影技术对肝局灶性病变进行临床诊断的方法与价值.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96例采用常规超声无法确诊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常规超声的诊断准确例数为55例71个结节(诊断符合率为63.39%);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例数为92例103个结节(诊断符合率为91.9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作为常规超声的重要补充,其可实现实时显示肝脏病变部位低速血流、细小血管情况以及动态观察肝脏肿瘤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而有效提升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局灶性病变患者121例,共发现125个病灶,全部进行超声造影、病理学诊断,回顾性分析比较本组患者的造影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良性病灶92个(73.6%),恶性病灶33个(26.4%)。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性为76.09%,准确度为77.6%。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93.94%,特异性为89.13%,准确度为90.4%。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对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临床诊断具有确切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脾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56例脾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4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造影剂灌注特征。结果恶性肿瘤病灶20个,良性病灶54个,除包括微波消融后病灶、梗塞灶、囊肿、挫裂伤病灶和脓肿等共计34个病灶呈现造影无增强外,其余40个病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20个恶性肿瘤中6个(30.0%)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19个(95.0%)表现为延迟期低增强,其中80.0%(8/10个)的转移瘤病灶动脉期呈偏低增强,8个淋巴瘤病灶动脉早期呈现高增强和低增强者均为4个(50%);20个增强的良性病灶中16个表现为动脉期等或高增强(80%),13个(65.0%)表现为延迟期等或高增强,其中76.9%(10/13个)血管瘤病灶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样高增强。与病理诊断比较,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8%、95.0%及96%,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4.5%、89.5%及78.0%)。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脾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分析肝脏局灶性炎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方法: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到本院接受临床病理诊断的30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这30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实施相同的超声造影检查和常规的灰阶超声检查,对这30例的超声造影图像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病灶的具体位置、边界、形态、大、内部结构回声以及增强模式等其他特征。结果:30肝脏局灶性炎变患者中有34个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通过对超声造影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15个病灶周围呈现环状增强且病灶中央无增强、11个病灶呈现出弥漫性增强、8个病灶呈现出蜂窝状增强。34个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中有22个病灶为等增强、12个病灶为低增强,通过病理学分析发现,34个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中,诊断准确的病灶数为32个、有2个病灶为误诊,即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将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炎变的诊断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通过影像学分析找到肝脏局灶性炎性病灶的特点,且通过超声造影图像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病灶的数量、形态以及回声情况等,为主治医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进而促进了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炎变中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示卓安(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Sonazoid超声造影及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金标准”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结果显示64例患者共74个病灶,其中恶性肿瘤52个,良性肿瘤22个。Sonazoid超声造影诊断及增强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597,Kappa=0.858;P<0.05)。Sonazoid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8.09%,高于增强MRI的84.62%,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nazoid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均可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且Sonazoid超声造影在诊断灵敏度上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肝脏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方式及增强程度,分析其血流灌注特点.结果 肝脏恶性病灶(肝癌):早期动脉相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脏良性病灶(血管瘤、不均匀脂肪肝、肝硬化结节、FNH等):早期动脉相出现造影增强,延迟相呈等增强和高增强,或表现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脏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无边界.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可反映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刘丽 《现代养生》2014,(24):49-49
肝脏超声造影是利用声学造影剂,使肝内的血管、肝组织及肝内病灶显影的超声检查技术。超声造影在心血管领域广泛应用,才将其首次用于肝脏临床。本文说明了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简述了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招飞体检中不同类型肝脏非典型局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招飞标准,将肝脏超声检查中不典型病灶纳入研究分析,应用超声造影剂及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肝良性占位病变造影剂灌注特点,观察病灶回声变化过程。结果:不同类型的结节造影后有不同的变化特点,部分病灶经超声造影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改变,并拥有其特异性表现。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肝脏非典型局灶性结节有一定局限性,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对肝脏非典型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建议必要时应用于招飞体检。  相似文献   

12.
郝美嘉  胡东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220-4221,4224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造影对于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分析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检查88例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情况,同时对88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肝脏恶性病变与超声造影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80例,准确率为90.9%;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准确率仅为6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88例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显影增强时间和消退时间等超声造影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比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同时造影参数能够部分反映患者恶性病变程度的大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是检测和表征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金标准,Gd-EOB-DTPA是一种肝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因具有细胞内外双重对比剂效应,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且能够提供肝细胞功能方面的信息。文章首先介绍了肝特异性对比剂的作用机制,并结合既往文献对其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肝特异性对比剂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应用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NH)中的价值。方法  11例住院病人共 12个病灶 ,均用彩色多普勒 (CDI)显示内部血流信号 ,部分病灶同时应用能量多普勒 (PDI)技术。 4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  12个病灶均经病理确诊为FNH ,3cm以上 9个 ,3cm以下 3个。大于 3cm者 ,回声多略高或略低于周围肝组织(88.9% ) ,彩色多普勒显示多有粗大的血管进入病灶并分支 (88.9% ) ,可呈轮辐状 (33.3% ) ;3cm以下者为低回声 ,仅 1例发现有轮辐状血流。所有结节内CDI均探及中央动脉型彩色血流信号 ,阻力指数平均为 0 .5 3。同一切面PDI所显示的血管长度均长于CDI所显示的。结论 FNH的声像图表现与其大小有关。 3cm以下者诊断符合率较低。超声介入细胞学检查可以弥补超声图像的不足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莹  樊慧  陈林林 《中国校医》2023,(11):835-838+842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检查“金标准”,统计对比2种方法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8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病理检查显示:73例恶性病变,11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89%,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4.93%(χ2=5.056,P=0.025);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为94.52%、准确度为94.05%、阴性预测值为71.43%,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0.82%、79.76%、36.36%(χ2值分别为6.337、7.532、4.208,P均<0.05);kappa检验显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与“金标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66,P<0.001);绘制ROC曲线发现,常规超声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768,有一定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927,诊断价值较高。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鲜锋 《医疗装备》2021,(4):11-12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FLL)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85例FL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上述检查方式在FLL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53例;其中<10 mm病灶18例,10~30 mm病灶57例,>30 mm病灶10例。3种检查方式诊断FLL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FLL的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式对>30 mm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对<10 mm病灶、10~30 mm病灶的检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血管成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FLL患者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后期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39-164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和主要肾脏占位性病变不同时相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程度。结果 78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37例,良性病变41例;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59%、 92.68%、 93.59%,高于常规超声的78.38%、 65.85%、 71.79%(P均<0.05)。肾透明细胞癌髓质期、皮质期超声造影增强强度高于平滑肌脂肪瘤(P均<0.05);肾透明细胞癌消退期增强强度与平滑肌脂肪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可准确鉴别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姜建军  申永淳 《现代保健》2009,(28):177-17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脏内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国内的发病率有增高倾向。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旨在供同行分析和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特征,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多期增强扫描征象,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CT平扫及三期动脉增强扫描表现。结果平扫7例为等或稍低密度,3例为低密度;4例病灶中心可见中央疤痕。增强扫描动脉期8例明显强化,2例中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减轻,但较正常肝实质8例呈等或稍高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延迟期7例呈等或稍高密度,3例呈稍低密度。4例中央瘢痕延迟期强化显著。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现将笔者诊治的5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病理及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