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占全部黑色素瘤的0.4%~1.6%,预后差。我院自1979~2001年共收治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干咳一月加重伴胸痛5天入院。曾用多种抗菌素及止咳药无效。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左眼眶上方及右小腿跟腱上方皮肤处有无毛大块黑痣各一处,黑痣无溃疡、搔痒等症状。肺外其它脏器未见异常。X线所见:右肺中叶外带见一直径3.5×2.5cm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有分叶及毛刺。余肺(-)X线印象;右肺中叶周围型肺癌。CT见:CT直接增强肺窗和纵隔窗右肺中叶外侧段见4.0×3.5×3.0cm呈分叶状有毛刺、周围有紊乱血管条纹,局部胸膜凹陷。肿块区CT值8~45HU(充血单位),纵隔内无肿大淋巴结,诊断与X线相同。手术见:右肺中叶外带近胸膜处见紫色块,  相似文献   

3.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传统治疗、影像学临床特点及确诊符合率,以指导临床。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26眼,年龄41~73岁。术前视力0.2至光感。局部及全身检查除外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结果 26例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8.46%(23/26)。3例3眼病理检查结果为脉络膜出血。结论 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提高确诊率,现代的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法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传统治疗、影像学临床特点及确诊符合率,以指导临床。方法经临床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26眼,年龄41~73岁。术前视力0.2至光感。局部及全身检查除外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结果26例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8.46%(23/26)。3例3眼病理检查结果为脉络膜出血。结论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提高确诊率,现代的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法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例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黑色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病理检查对确定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对恶性黑色素瘤行广泛彻底的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论]恶性黑色素瘤发展快、预后差,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细胞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病理、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并随访具体临床病例.结果:该组病例细胞形态学:圆形及卵圆形上皮状细胞为散在单个、巢团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大可见大核仁,细胞质及间质散在色素沉积.免疫表型见HMB45、S100、MelanA表达,多数病例有手术病史,1例患者随访3个月后失访;3例患者死亡.结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为高度恶性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37例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1例放弃治疗,36例确诊后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单独手术4例,手术+化疗6例,手术+免疫治疗4例,手术+放疗5例,手术+化疗+免疫治疗15例,手术+化疗+免疫治疗+放疗2例。37例随访3个月~7年。14例患者于1~25个月内死亡,其余患者存活。结论目前,足部恶性黑色素瘤仍是不能根治的疾病,但经过正规手术,辅助化疗、免疫、放射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足部良好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的特点。方法 对32例老年恶黑和42例非老年恶黑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老年恶黑发病部位广泛,转移发生早,治疗手段少,存活率低。结论 老年恶黑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5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月"入院,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仅能伸进阴道约2~3 cm,只能清楚显示近场图像,低回声占位形态不规则,部分边界不清,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85,经腹超声检查提示:宫颈至阴道查见范围约6.6 cm×3.3 cm...  相似文献   

10.
郝丽娜  金晶 《健康必读》2008,7(6):34-34
恶性黑色素瘤(下简称恶黑),系来自黑色素细胞的APUD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和淋巴结。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生常隐袭,组织学结构复杂多样,当肿瘤缺乏色素时易误诊。现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7例恶黑,就其临床和病理特点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4岁,沥青拌合工,既往健康,双足无色素、色痣及皮损。3年前右足跟踩沥青后,未刮干净,一周后用汽油擦洗时,发现右足跟部一指甲大小的皮肤变黑,后逐渐增大至钱币大小,该皮损处长时间行走后,有疼痛感,并有糜烂、渗出,用抗菌素后好转。曾在厂卫生所“削切”表面,术后皮损扩大。查体:T36.4℃,P84次/min,  相似文献   

12.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恶黑 )较为少见 ,由于认识不足可误诊为其它疾病。我们收集了 13例 ,就其临床、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收集怀化市三医院和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88年 1月~ 1998年 10月经病理确诊的 13例鼻腔原发性恶黑。标本均以 4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分别作H·E和免疫组化染色 (SP法 )。单克隆抗体HMB4 5,S - 10 0 ,Vimentin ,NSE ,LCA和Cytokeratin均购于迈新公司 (为Dako公司产品 ) ,实验设空白组和阳性对照 (已确诊病人的病理组…  相似文献   

13.
孙莉严 《中国保健》2010,(3):218-2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方法 收集2例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规则流血或排液,妇检示宫颈菜花状或黑色结节状;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异型性大,细胞形态多样而结构复杂,表现为痣样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或混合细胞。结论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而辅助性化疗及免疫治疗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申龙河  金日 《健康必读》2008,7(5):19-22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是一种恶性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由于AMM少见,自1857年Moore报道首例至今,对本病多为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报道,其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0例,本文对AMM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头颈部粘膜性黑色素瘤 (以下简称恶黑 )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 ,其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满意、预后差。本文回顾性收集了 6 0例本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情况 ,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现状的报道 ,其分析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为湖南省肿瘤医院 1976年至 1999年诊治的病例。 1990年后的病例均经病理诊断并作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而确诊 ,对在这之前病理诊断为头颈部恶黑和疑为恶黑的病例复阅了其病理切片并作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以重新确定这些病例诊断的正确性。免疫组织化学所用的抗体包括S - 10 0蛋白、HMB4 5、…  相似文献   

16.
姜宝华 《工企医刊》2002,15(1):37-37
眼球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占全眼病的0.02%~0.06%。我院1998年3月~2000年5月经MRI诊断眼球恶性黑色素瘤共6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病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6岁~64岁,平均年龄52岁。临床表现为患侧眼前固定黑影者2例,视力下降、眼球疼痛者2例,视野缺损、幻视者2例。  相似文献   

17.
58岁的周大妈感觉其右侧腹股沟肿块呈进行性增大并伴右下肢水肿3个月。曾疑为淋巴结炎,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后转来就诊。询问病史得知,她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等症状,入院时体温正常,右腹股沟部可扪及鸭蛋大肿块,质硬,呈暗灰色.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感,右下肢弥漫性水肿.右足底可见手术疤痕。  相似文献   

18.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组织内含有黑色素颗粒为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好发于皮肤,原发于胃肠道极少,我院消化科2012年2月收治1例胃底黑色素瘤,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4岁,进食后哽咽感伴呃逆2月余,主要在进食较快时出现,伴胃纳下降,2012.1.3-2012.2.1出现黑便,1天1次,每次量约50g,来  相似文献   

19.
汪娟 《职业与健康》2010,26(17):2032-2034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观察组织形态学结构并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对6例AMM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AMM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口脱出肿物、肛门坠胀和肛周疼痛。肿瘤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如上皮样、梭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HMB45、S-100蛋白、Vim均(+)。6例患者全部误诊。结论 AMM是一种相对少见、恶性度极高的肿瘤,临床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