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态人"是基于阴阳含量多少而把人分成的五型,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与阴阳和平之人。基于此建立的"五态人格测验"是中医心理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基于学术界尚未见相关论述就五态人格的五行配属关系进行探讨,作者查阅文献,深入思考,主要从五态人格的内在实质与外在特征两方面论述其与五行的配属关系。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论述,得出少阳之人对应木,太阳之人对应火,阴阳和平之人对应土,少阴之人对应金,太阴之人对应水的结论。本文旨在补充与丰富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为临床的辨证施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建国以来中医五行学说文献据库,既可在学术上弘扬祖国医学的核心理论精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又可使文献数据系统、完整、规范,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分类、比较率。为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教学或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检索手段,实现中医五行学说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源充分共享,使中医精华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4.
<正>五腧穴是十二经自四肢末端至肘膝以下排列的五个穴位,依次名为井、荥、输、经、合,是一组重要的特定要穴。五腧穴与五行的配合,阴经、阳经各不同,这在理论上有一定意义,在临床取穴上有一定价值,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燕平 《中医研究》2007,20(6):60-62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医五行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致知在于格物,物格而知致”,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一种研究方法。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云:“医者贵在格物也。”西医在现有理论无法证实或者否定中医理论的情况下,按照中医的思维将现今西医所取得到成果重新分类并纳入中医理论,进而阐明中医基本概念的医学含义同样是中医现代化的途经。我们通过哲学探讨,明确中医阴阳学说同机体器官功能与储备的关系以及气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五行学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生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许多医家认为其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废医存药"观点等也均源于此。因此要想促进中医  相似文献   

8.
中医基础理论气 阴阳 五行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其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便确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学术思想,并且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正确理解气、阴阳、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掌握中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探究其本源对指导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时空观是认识阴阳五行本质的关键,尤其是五行的空间观。五行源于五方观念,具有空间属性;阴阳起于日夜交替,具有时间属性。而五行文化根源溯之于河图,阴阳始自洛书。《黄帝内经》中经文关于五行的论述,以及现代一些国医名师的临证经验,也充分体现了五行的空间属性。对中医临床疾病诊治而言,病具有五行空间势态相对稳定的特点,而证具有阴阳随时间变化的属性,因此临证诊疗时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时空并治。明晰五行的空间属性,对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癌转移与中医五行理论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转移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中医五行理论的相关性。方法:既往临床晚期肺癌病例为对象,对其临床证候进行收集,并按照气虚痰湿、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和热毒炽盛5种证型评分、归纳。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对不同转移部位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肺癌转移与中医五行理论的相关性规律。结果:①肝、骨、脑为转移部位的肺癌中医证型均以气虚痰湿型最多见,与其它中医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中骨转移最多见,与其它转移部位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五脏生克关系是肺癌转移的主要规律,肺癌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中医证型可提示其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抽动障碍是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该病患病率增加,社会认知度低,误诊率高,特别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检测,治疗方案的执行,患者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将中医五行与临床实践、健康管理相结合,构建该病的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融五行体质、五行病机、五行证治、五行养护为一体,使该病的健康管理从信息采集、诊疗准则建立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了系统而行之有效的思想指导和管理原则,突显中医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12.
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之目的的治疗方法[1].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应属于音乐疗法之中.其理论来自于阴阳五行学说,五行中的五音按照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为宫、商、角、徵、羽.《黄帝内经》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指出五音与五脏是相互对应的,其具体关系为"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  相似文献   

13.
118例神经症患者中医五态性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雯 《中医杂志》2001,42(2):107-107
中医把人体看作是阴阳矛盾的统一,是人体保持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根本。《素问》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正常精神活动的维持,有赖于阴阳的平衡协调,中医以阴阳含量的多少决定性格表现。阳包含兴历之意,阴包含抑制之意,表明神经系统兴历与抑制两个过程的相互关系。《内经》按阴阳成分不同将人的气质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5种类型,五态人的性格表现各不相同,除阴阳和平型以外,其它4型均有偏异之处,神经症患者的发病与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本文就118例4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即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焦虑症,根据阴阳学说进行了价格测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有学者对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简单的循环论和机械论,甚至主张在教学上废弃中医五行学说,这些观点对中医教学界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正确看待此问题,陆家龙导师认为中医五行学说的实质在于运动变化。  相似文献   

15.
若要了解中医眼中的“你”.就得先明白“五”的涵义。“五”于中医是有特殊意义的。中医有“五脏”“五腑”“五体”“五窍”“五志”.还有“五华”“五液”。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五”呢?这就要从中医的哲学指导思想说起。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将哲学五行学说的思想与机体生命科学相结合,建立了中医五行学说,从中医五行学说源流及运用中发现五行具有时空、功能、关系、精神等根本属性。因此,中医五行不是一个构成论概念,其本质是5种事物的“象”,是对5种事物性质、功能、时空状态、彼此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考察两种对立关系,进而提出稳定多边系统概念,并讨论了稳定多边系统的性质;其次从中医五行治病原理以及治疗准则出发,把正常人体看作稳定多边系统,认为中医五行辨证论治的逻辑模型就是稳定多边系统模型,并论述了将事物归为五个等价类的合理性。本文的核心要点是稳定多边系统中存在不满足传递律的关系,这与东方整体性思维模式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8.
五行学说中医学的核心理论部分,是用于说明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工具。由于部分教师对五行学说的曲解,致使中医学生认为五行学说牵强、局限,产生了对五行学说科学性的怀疑。本文通过从五行的实质、起源、相生、相克及互藏等方面阐述五行理论的科学内涵,说明五行学说是对五种运动形式的概括,在中医学上发挥的是哲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五行学说是阐述和探讨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学说。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各器官组织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用于阐述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物候的消长循环之间的气机感应的诱发关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指代和诠释疾病与患者的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关系、不同病患的关系,以及人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是一种高品位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五行学说对中医养生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遂山 《河南中医》2010,30(6):530-533
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就是用五行归类推演法则和生克乘侮原理,具体阐释自然界的方位地域,季节气候及其影响,指导人们顺应四季自然法时,结合自身体质进行食疗养生保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