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定量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中的cTnI及CK-MB。结果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3%,准确率为97.3%;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64.6%,准确率为72.3%。经X2检验分析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价值优于CK-MB。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酶免法分别测定50例AMI患者和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胸痛发作3~24h内cTnI含量,并与80例非AMI患者、4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相应的心肌酶谱。结果 AMI患者组cTnI阳性率为100%,非AMI患者组阳性率为0。而AMI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CK 74%、CK-MB 70%、LDH 90%,且非AMI组三个酶的阳性率均大于SA组。结论诊断AMI,血清cTnI较心肌酶谱更特异、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对于心肌损伤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心肌损伤性疾病患者9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3例作为UAP组,选择同期来院检查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激酶(CK)以及其同工酶(CK-MB)。对比分析cTnI对于心肌性损伤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中AMI组的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结论 cTnI对于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K及CK-MB检查,将cTnI与CK-MB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K-MB。对符合溶栓条件的36例患者行溶栓治疗。结果 cTnI升高时间在溶栓组患者中与CK-MB相当(P>0.05),在未溶栓组则迟于CK-MB出现(P<0.05);溶栓再通组患者的cTnI与CK-MB达到高峰的时间均早于溶栓未通组和未溶栓组(P<0.05),而每组患者的cTnI和CK-MB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TnI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MB(P<0.05)。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诊断AMI有重要意义,cTnI是一种优于CK-MB的辅助诊断AMI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探讨cTnI对早期诊断AMI的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和5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I、肌酸肌酶CK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1)血清cTnI、CK、CK-MB检测对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6%、90%和61%、76%和75%;(2)AMI患者血清cTnI浓度平均升高(16.5±5.7)倍,显著高于CK(7.63±2.1)倍、CK-MB(6.4±2.8)倍(P<0.01)(;3)AMI后3h内cTnI阳性检出率41.0%,明显高于CK-MB(24.0%)和CK(21.0%);AMI5d后cTnI阳性检出率为69.0%,而CK-MB和CK仅为4.0%和8.0%。结论血清cTnI能早期确诊AMI,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34例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梗(AMI)37例,不稳定性型心绞痛(UA)56例,稳定型心绞痛(SA)41例和64例正常对照组分别用散射比浊法及免疫发光分析法定量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结果 AMI组的cTnT值较UA组、SA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UA组、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值在AMI组、UA组、SA组、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诊断价值,同时结合hs-CRP的检测,对心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 T(cTnT)、肌钙蛋白 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保定市易县医院收治的因急性胸闷、胸痛入院确诊的AMI 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保定市易县医院患有其他疾病(排除心脏疾病)的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 cTnT、cTnI、CK-MB 水平及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h、12h、24h、72h、10d 的 cTnT、cTnI、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cTnT、cTnI、CK-MB 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cT-nT、cTnI 水平升高时间早于 CK-MB(P <0.05)。结论 cTnT、cTnI 及 CK-MB 均可用于诊断 AMI,且 cTnT、cTnI 好于CK-MB。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40例,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K、CK-MB、hs-cTnT水平,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判断心肌梗死发生情况并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在240例患者中,诊断为心肌梗死48例(20%)。心肌梗死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TC、TG、HDL-C、LDL-C)、吸烟、收缩压、舒张压等与非心肌梗死组对比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的血清CK、CK-MB、hs-cTn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梗死组(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K、CK-MB、hs-cTnT诊断心肌梗死的AUC均>0.9。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血清CK、CK-MB、hs-cTnT的高表达,而CK、CK-MB、hs-cTnT也可作为鉴别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在冠心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各30例,运用免疫比浊法测量hs-CRP、DD,运用凝血酶凝固时间测量FIB,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AMI组、UA组的血清hs-CRP、FIB、DD的水平比SA组、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A组的血清hs-CRP的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A组的FIB、DD水平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的血清hs-CRP、FIB、DD检测,可反映出CHD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指标对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AMI患者分成未溶栓组和溶栓再通组,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的检出时间、达到高峰时间及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 cTnI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K、CK-MB;在心肌梗死后cTnI的增高和峰值出现时间均先于CK和CK-MB,且增高持续时间长.结论 cTnI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对延迟入院的AMI患者检测cTnI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AMI患者进行血清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诊断AMI,cTnI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7.5%(39/40),准确性99%(95/96);CK-MB的敏感性为85.7%(48/56),特异性为60%(24/40),准确性为75%(72/96)。cTnI持续阳性的平均时间为7d,而CK-MB在发病平均3天后就恢复正常。结论cTnI对于AMI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急性心肌梗塞(AMI)组患者45例和健康人(对照组)4 0例静脉血,测定其cTnI、血清CK-MB和LDH-1.结果对照组CK-MB均值为5.8±3.5U/L,临界值为1 2.8U/L;LDH-l均值为38.5±1 2.5U/L,临界值为63.5U/L;cTn-I均为阴性.AMI45例患者中,cTn-I阳性41例,阳性率91.11%;CK-MB阳性33例,阳性率73.33%;LDH-1阳性39例,阳性率86.66%.结论 cTn-I与CK-MB、LDH-1相目比较cTn-I敏感性高于CK-MB(X2=6.1 25,P<0.05)和LDH-1(X2=4.166,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疾病分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栓前体蛋白(Tp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6 h TpP和cTnI均高于心绞痛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h时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TpP两个时间段浓度无差异,cTnI 24 h浓度显著高于6h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两项指标24 h浓度均高于6h内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TpP阳性率为10.42%,cTnI阳性率为100.00%,CK-MB阳性率为2.08%;急性心肌梗死组TpP阳性率为100.00%,cTnI阳性率为100.00%,CK-MB阳性率为6.25%,其中TpP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检测方便,周期短,前者对急性血栓形成特异性高,后者则具有心肌特异性,因此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4):475-478
目的: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介素10(IL-10)水平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时段内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血清中CK-MB、cTnI、IL-10水平,观察3种因子水平随小儿心肌炎病情分期的变化,分析3种因子单项诊断和联合诊断小儿心肌炎时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K-MB、cTnI、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小儿心肌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高于迁延期,迁延期IL-10水平高于慢性期(P0.05);急性期、迁延期、慢性期小儿心肌炎患儿血清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CK-MB、cTnI、IL-10联合诊断AMI的曲线下方面积(AUC)为0.828,高于CK-MB(0.676)、cTnI(0.799)、IL-10(0.592)(P0.05)。结论:检测血清CK-MB、cTnI、IL-10水平对临床诊断小儿心肌炎有较大帮助,能体现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炎症反应的进展程度,3种因子联合检测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TnI、CK-MB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黎岚  王清云 《淮海医药》2006,24(3):195-196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免疫抑制法检测33例UAP患者血清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的含量,分析其一般临床特征,同期检测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33例UAP患者中有16例cTnI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K-M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nI增高是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心脏肌钙蛋白I(cTnI)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发光免疫方法测定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入院即刻、第2、3日血浆cTnI水平,按cTnI≥0.1 ng/ml或<0.1 ng/ml将患者分为cTnI增高组和cTnI正常组;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30例UA患者中,cTnI增高10例(33%),cTnI正常20例(67%)。住院期间发生AMI 6例(20%),死亡2例(7%),难治性心绞痛5例(17%)。cTnI增高者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TnI正常者(P<0.01)。结论cTnI有助于评估UA的近期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其中25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P)、15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 Tn I)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SAP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UAP和AMI组患者血清hs-CRP、c Tn I、TG、TC、LDL-C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SAP和UAP组患者血清hs-CRP、c Tn I、TG、TC、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AMI组,HDL-C水平高于AMI组;SAP组患者血清hs-CRP、c Tn I明显低于UAP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与TG、TC、LDL-C等指标呈正相关,与HDL-C指标呈负相关,血清hs-CRP与c Tn I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 Tn I)及血脂水平,可以预测和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阳性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I)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的H-FABP、CK-MB和hs-HS-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H-FABP、CK-MB和hs-HS-CRP的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ACS患者5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7例作为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8例作为UAP组,同期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6例作为SAP组以及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浆H-FABP和cTnI水平。结果AMI组、UAP组血浆H-FABP水平升高,其中AMI组患者显著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cTnI水平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H-FABP与cTnI之间存在相关性, Pearson相关系数r为0.82(P<0.01)。结论血浆H-FAB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 AMI组患者升高最为明显且与cTnI存在相关性,并且H-FABP和cTnI对ACS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