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物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利用B超观察268例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脏情况,并检测其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抗精神病药物致脂肪肝的患病率为42.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用药年限呈显著相关(p<0.05);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增高。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肪肝发生率较高,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血脂、肝功能检测对指导临床早期发现脂肪肝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钰 《安徽医药》2018,22(2):286-288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功能储备指标吲哚菁绿(ICG)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源总活动度(PTA)、ICG 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实施人工肝置换治疗,为肝细胞的自身修复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3.
将56例门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12周,在禁酒和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水平、肝脏超声等表现.两组患者的体重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中ALT、AST、GGT、TG和肝脏B超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盐酸二甲双胍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和肝脏超声表现,可以作为NAFLD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肝脂消胶囊治疗脂肪肝15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肝脂消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选择脂肪肝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口服肝脂消胶囊,对照服用护肝片,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8.1%,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并且优于对照组(p<0.0 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脂消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到观察组(n=41例)和对照组(n=4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施以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黄世立 《江西医药》2014,(2):176-177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89.10%,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1例(2.17%)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4.3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症肝炎疗效显著,HBV-DNA转阴率高,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为治疗重症肝炎的良好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8.
安益国  李笑春 《安徽医药》2011,15(7):885-886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粉针注射液400 mg,每日一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硫普罗宁注射液200 mg,每日一次.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肝脏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9.
朱建清  鞠琪  宋振江  陆小玲 《安徽医药》2017,21(12):2303-2306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维生素E胶丸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疗效,检测血糖水平、肝功能指标和脂肪肝的程度.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8.57%)高于对照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7,P=0.021).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脏B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脂肪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在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产生影响的异同。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而观察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获得颇为理想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肝功能,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总体优势突出,故具备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观察89锶治疗骨转移瘤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静脉注射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可重复;对照组予吗啡缓释片口服,连服3个月。3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9锶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持久且不损害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28例,对照组以甘草酸二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9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2周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75.78%)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显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外,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球蛋白(GLb)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蕊 《安徽医药》2018,22(5):940-943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18例NAS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依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予非药物干预.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3次/天,2粒/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3次/天,2粒/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脂水平、肝功能和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和IL-6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SH疗效明显,且可抑制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N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对照组64例健康者,胆结石和胆囊炎组40例及肝转移癌和肝硬组40例患者血清中5'-NT、ALT、AST、GGT、AFU、PA等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5'-NT活性正常,ALT、AST、GGT、AFU、PA亦正常;而胆结石和胆囊炎组、肝转移癌和肝硬化组患者的5'-NT活性水平明显升高.异常率分别为90.5%,92.7%(P<0.05).同时,5'-NT的变化与ALT、AST、GGT、AFU、PA的变化相平行,以不同方面反映肝脏疾病患者的肝脏病变率.结论 5'-NT是诊断肝脏疾病的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结合肝功能其它项目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肝脏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疏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疏肝降脂汤,对照组40例服用易善复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脂、肝脏B超的变化,同时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C、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肝功能血清酶学指标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脏B超病情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服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降脂汤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的疗效,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各种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不同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针对不同肝炎给予不同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比较2组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生化指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和临床症状(腹胀、纳差,恶心、呕吐,黄染)改善,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48%,对照组有效率为85.9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各种肝炎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用生化指标在诊断慢性肝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肝硬化患者,53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6例健康患者,分别为肝硬化组、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对三组患者检测的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等,并分析各项指标对慢性肝功能评价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三组患者检测的7项生化指标中,ChE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最高。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的ALB、ChE值均比肝硬化组患者高,而AST较低(P<0.05);ChE的诊断准确率是最高的,较ALB高。结论 7项临床常规生化指标均可在不同程度反应慢性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其中ALB和ChE反映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能力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李光荣  蔡啸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43-2243,2245
目的 探讨5'-核苷酸酶(5'-NT)评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功能的作用.方法 检测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乙肝大三阳[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患者50例(大三阳组)和小三阳(指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患者20例(小三阳组)血清中5'-N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并进行t检验.结果 大三阳组患者血清5'-NT、ALT、AST、TBIL、GGT水平较对照组、小三阳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患者ALT、AST、GGT水乎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NT、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NT对乙肝患者的肝功能评价具有特异性,与其他肝功能指标协同测定可作为乙肝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观察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韩莉 《北方药学》2018,(3):148-149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联合肌苷片治疗老年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9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脂肪肝的102例老年患者,依照随机数表分为双环组与对照组各51例.双环组予以双环醇片联合肌苷片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在药物治疗方面仅予以肌苷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体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双环组ALT、AST水平远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双环组血清内TC、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双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老年脂肪肝过程中予以双环醇片联合肌苷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调治血脂,显著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