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管状胃胃体宽度对胃组织微循环灌注及反流功能、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只,分别制作管状胃胃体宽度为2/3、1/2、1/3原胃模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比较3组胃组织微循环灌注情况;采用pH监测仪监测管状胃内pH值、反流次数及时间.结果 C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A、B组(P<0.05),B组显著长于A组(P<0.05);C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A、B组(P<0.05);B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A、C组(P<0.05).B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C组(P<0.05),A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曲线上升支斜率显著高于A、C组(P<0.05);B组曲线达峰时间均少于A、C组(P<0.05).A组胃内pH<4总时间显著长于B、C组(P<0.05),B组显著长于C组(P<0.05);A组反流次数显著多于B、C组(P<0.05),B组显著多于C组(P<0.05);A组最长反流时间显著长于B、C组(P<0.05),B组显著长于C组(P<0.05).结论 管状胃宽度对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微循环灌注及反流情况影响巨大,过宽及过窄均不好,管状胃宽度为原胃1/2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齿状线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用瘤体外翻量化切除、齿状线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21例肿瘤距齿状线3cm内的低位直肠癌实施齿状线吻合保肛治疗.腹部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会阴部手术采用瘤体外翻于肛门外,依据病理分化程度,直视下量化切除肿瘤的方法,并利用单吻合器于齿状线处实施吻合(齿状线组).与同期26例吻合口距齿状线0~2 cm(0~2 cm组)进行比较,对2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肛门节制大便功能等进行评价.结果 全组无手术病死.齿状线组:3年、5年生存率为83.6%、74.4%,局部复发率4.8%;0~2 cm组:3年、5年生存率为84.6%、72.1%,局部复发率7.7%.术后3、6、9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评定结果分别为,齿状线组:28.6%、71.4%、95.2%;0~2 cm组:68.0%、88.0%、100%.结论 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肛的低位直肠癌,在病例选择适当和手术技巧娴熟的基础上,采用瘤体外翻于肛门外直视下并量化切除后,利用单吻合器在齿状线处实施吻合的保肛手术简便可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荷包缝合距齿状线高度的选择以及荷包缝合深度对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 TST)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 TST术治疗的 278例混合痔病人的临床资料,按荷包缝合高度分为两组: A组病人的荷包缝合高度在齿状线上 1.5~2.5 cm,共 121例, B组病人在齿状线上 2.5~4.0 cm,共 157例。按术中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两组: α组病人病理结果中可见肌层,表明荷包缝合深度达直肠壁肌层,共 148例, β组病人病理结果未见肌层,表明荷包缝合只达黏膜下层,共 130例。分别从两种分组方法观察各组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 1~5个月。结果 A组与 B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98.35%、96.8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缝扎吻合口活动性出血例数、术后出血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A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高于 B组, A组病人术后肛缘水肿及肛门坠胀不适感发生率显著低于 B组(均 P<0.05)。 α组与 β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97.97%、96.92%)、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α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中缝扎吻合口活动性出血例数、术后出血量、术后肛缘水肿及肛门坠胀不适感发生率均低于 β组(均 P<0.05)。结论 TST术中降低荷包高度为距齿状线上 1.5~2.5 cm可有效减少术后肛缘水肿及肛门坠胀不适感发生率,悬吊效果佳,但是病人术后疼痛明显。荷包缝合深度应至直肠黏膜下层,可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是一种简便有效治疗中重度痔的方法.操作时重要的一环是在肛镜缝扎器的引导下做齿状线上2.0cm 以上的直肠黏膜荷包缝合,但荷包缝合深浅高低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体会。方法严格遵循TME原则,根据结肠-直肠(肛管)吻合口位置分为:①距齿状线2cm以上、腹膜返折以下为低位吻合;②在齿状线以上2cm以内为超低位吻合;③结肠在齿状线处与外科肛管吻(Parks手术)。必要时术中进行切缘冷冻病理活检。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行Dixon术式88例(低位吻合69例,超低位吻合19例),Parks术式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保肛术式,有利于保存功能,提高存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三烯酮与GnRH-a辅助腹腔镜手术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分别在腹腔镜术后给予孕三烯酮和GnRH-a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妊娠率,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主观症状评分、性激素水平、CA125水平,远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随访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和主观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前(P<0.05);B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治疗前(P>0.05);B组患者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妊娠几率,改善性激素和CA125水平,避免远期复发,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价值优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28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24 h有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观察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对照组(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观察2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后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远期疗效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对远期预后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灶大块型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36例局灶大块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患者按病灶大小分为3~5 cm组和>5 cm组各18例,行择期手术之前,应用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5 cm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3~5 cm局灶大块型宫颈癌患者,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还需更多临床实验来证实其是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吻合口平面对结直肠术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口平面对结直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行结直肠手术患者456例,根据结直肠手术不同的吻合平面分为3组,A组吻合口平面在横结肠;B组吻合口平面在乙状结肠或者直肠上段;C组为直肠中下段.记录每组手术例数和发生吻合口漏例数,根据以上划分标准分析结直肠手术不同吻合平面对结直肠吻合口漏的影响.结果 A组、B组和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与A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与A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与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直肠手术吻合口漏来说,其发生率与吻合口平面高低有密切关系,吻合口平面越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治疗中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使用效果。方法 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保乳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乳房美容效果以及远期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美容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保乳术对乳腺癌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的近期疗效以及乳房美容效果,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PCI术的患者202例,术前4h内和术后12h内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根据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61例(中性粒细胞<4.71×109/L﹚,B组99例[中性粒细胞:(4.71~7.70)×109/L],C组42例(中性粒细胞>7.70×109/L﹚.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在随访期间近期(30d)和远期(24个月)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C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在近期及远期CV发生的关系,同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PCI术后不同的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患者在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1)C组术前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30d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术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外,C组其余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患者CV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A组与B组回归分析OR值(远期心血管发生情况)为1.9125,而A组与C组回归分析OR值为3.4680,提示风险上升.(3)A组远期生存率高于B、C组(P<0.05或P<0.01),且B组远期生存率亦高于C组(P<0.05).提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上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 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对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重症哮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0.3~0.5 mg·kg-1·d-1治疗,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分别采用甲泼尼龙(1~1.5 mg·kg-1·d-1)、甲泼尼龙(2~4 mg·kg-1·d-1)、甲泼尼龙(6~8 mg·kg-1·d-1)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aO2及PaCO2、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治疗重症哮喘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观察组C 治疗重症哮喘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A(P<0.05);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的PaO2显著高于观察组A(P<0.05),观察组C的PaO2显著高于观察组B(P<0.05);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体征控制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A(P<0.05),观察组C体征控制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B(P<0.05);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的上消化道出血率、血糖、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的血糖、血压显著高于观察组A、观察组B(P<0.05).结论 采用2~4 mg·kg-1·d-1剂量的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效果好,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评价3种治疗方案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的疗效.方法 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和C组35例.A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B组给予氟康唑口服,C组给予氟康唑口服联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用药,观察3组近期疗效、患者满意度和远期疗效.结果 A组和C组近期疗效真菌检查阴性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真菌检查阴性率和临床治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案均能有效治疗SVVC,但口服、阴道双重给药的治疗方案,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IDA分别与Ara-C联用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级65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与减低剂量IDA与Ara-C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中位总生存时间及Ⅲ~Ⅳ级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w.05);B组患者随访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Ⅲ~Ⅳ级发热、肺炎及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剂量IDA,减低剂量IDA与Ara-C联用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有效提高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有助于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方法:44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采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3 cm处垂直向后进针1.5~3 cm,B组为传统组,即在前中斜角肌间沟底部向尾端进针1.5~3 cm,两组用药均为0.375%布比卡因20 mL。结果:A组优良率明显大于B组(P<0.01),并发症也较B组少。结论:改进后的臂丛阻滞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术前导尿时机对老年男性择期手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寻求安全的术前导尿时机.方法 选取就诊的老年男性择期手术患者93例,依据导尿时机的不同,将于术前(1~2)h导尿者设为A组(31例),于麻醉前阿托品等药物注射15 min后导尿者设为B组(31例),于麻醉后导尿者设为C组(31例),记录患者导尿前、导尿中、导尿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手术当日术晨、手术结束时尿常规检查结果,术后苏醒即刻及术后1、3、6h膀胱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收缩压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前,3组患者的收缩压接近(P>0.05);导尿中3组收缩压相比,A组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接近(P>0.05);导尿后3组收缩压相比,A组高于C组(P<0.05),B组与A组、C组接近(P>0.05).A组内收缩压对比,导尿后高于导尿前及导尿中(P<0.05);B组、C组组内收缩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舒张压组间及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前,3组患者的舒张压接近(P>0.05);导尿中3组舒张压相比,A组高于C组(P<0.05);B组与A组、C组接近(P>0.05);导尿后3组舒张压相比,A组高于C组(P<0.05),B组与A组、C组接近(P>0.05).A组内舒张压对比,导尿前低于导尿中及导尿后(P<0.05),导尿中与导尿后接近(P>0.05);B组、C组组内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率组间及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前,3组患者的心率接近(P>0.05);导尿中3组心率相比,A组高于C组(P<0.05);B组与A组、C组接近(P>0.05);导尿后3组心率相比,A组高于C组(P<0.05),B组与A组、C组接近(P>0.05).A组内心率对比,导尿前低于导尿中及导尿后(P<0.05),导尿中与导尿后接近(P>0.05);B组、C组组内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日术晨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手术结束时尿常规检查有血尿发生.A组、B组、C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6.45%、29.03%、41.93%,其中,B组低于A组及C组(P<0.05),A组低于C组(P<0.05);A组、B组、C组术后导尿相关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分别为7.26%%、16.96%、40.32%%,其中,B组低于A组及C组(P<0.05),A组低于C组(P<0.05).结论 麻醉前阿托品、苯巴比妥使用15 min后导尿对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小、泌尿系的刺激及损伤轻微,临床可考虑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醉剂,及最适手术切口大小,为大鼠行脾脏切除手术及用于医学实验外科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方法将40只健康同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A、B、C、D组),A组水合氯醛麻醉,行1.5cm切口;B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1.5cm切口;C组水合氯醛麻醉,行2.0cm切口;D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2.0cm切口,分别按要求行脾脏切除手术。结果比较麻醉前后体温、呼吸,P<0.05;对比分析A、C和B、D两组术后苏醒时间,P<0.05;麻醉后心率、术后伤口恢复时间,P>0.05。结论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且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起效的时间快,是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药,该手术最适切口大小为2.0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芍倍注射液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芍倍注射液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安全性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腹部坠痛,且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有所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复发率低于A组(4.45%vs 25.13%),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芍倍注射液对Ⅰ~Ⅱ度直肠脱垂远期治疗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可手术宫颈浸润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收治的Ⅱa~Ⅲ期子宫颈癌患者54例,按病理分为鳞癌49例,腺癌5例;按临床分期分为Ⅱa期8例,Ⅱb期15例,Ⅲ期3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同步放化疗;B组25例,单纯放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血液学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方面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54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无因治疗不良反应而退组或死亡,A组CR、PR、SD、PD分别是79.3%、6.9%、3.4%、10.3%,B组CR、PR、SD、PD分别是56.0%、12.0%、20.0%、12.0%.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86.2%、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膀胱反应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及时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治疗.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浸润癌可提高近期疗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参与到放疗中,患者能耐受,未出现重度的急性放射损伤,从治疗结果看,患者从联合化疗中获益,与化疗联合应用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及远期毒性反应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痔块直接套扎联合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Ⅲ期内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把本院收治的93例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平分为A、B、C组,A组采用痔块直接套扎法治疗,B组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C组采用痔块直接套扎联合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术后近期疗效、并发症和重复治疗次数。结果 C组在治疗显效率、重复手术病例比例方面均优于A组及B组,C组与A组或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块直接套扎联合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Ⅲ期内痔疗效显著,明显降低重复治疗几率,但不显著增加患者不适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