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乌拉坦麻醉猫膈神经放电及肋间外肌放电为指标(可分别反映延髓呼吸中枢背侧组DRG和腹外侧组VRG的活动),观察3-(2′,2′,2′-苯基环戊基羟基乙氧基)奎宁环(PCHE)对抗敌敌畏(DDVP)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椎动脉(iva)注射DDVP2mg,膈神经放电立即被抑制,继之肋间外肌放电也抑制或先短暂兴奋再抑制,再于椎动脉注射阿托品0.2mg,仅少数动物(1/3)的肋间外肌放电开始恢复,当加大剂量至0.25mg时,部分动物的两种放电才恢复(2/6)。注射PCHE0.2mg,可使大部分动物(5/6)的两种放电同时恢复,提示DDVP优势影响DRG,阿托品对VRG的作用要比DRG明显,PCHE对DRG及VRG均有较强的作用;PCHE在低于阿托品剂量就可产生更强的对抗DDVP所致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I 6对抗梭曼中毒所致呼吸抑制重活化作用外的其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S 30 2三道生理记录仪 ,建立大鼠离体膈神经 膈肌收缩标本 ,观察HI 6对梭曼中毒膈神经 膈肌标本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梭曼 (2mg·L- 1)中毒后 ,膈肌收缩功能明显下降 ,中毒 10min内强直收缩曲线下面积下降至最低点 ,且在 3h内无明显恢复。②梭曼中毒前给予不同浓度的HI 6 (0 .0 1,0 .1,1.0mmol·L- 1) ,发现HI 6 (0 .1,1.0mmol·L- 1)对梭曼中毒所致膈肌强直收缩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且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③梭曼中毒后再给予HI 6 (0 .0 1,0 .1,1.0mmol·L- 1) ,发现 0 .0 1mmol·L- 1HI 6对中毒大鼠离体膈肌收缩功能无任何拮抗作用 ;当浓度增至 0 .1mmol·L- 1时 ,对膈肌强直收缩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但无统计学意义 ;但 1.0mmol·L- 1HI 6可显著对抗梭曼中毒所致膈肌收缩功能下降。结论 HI 6对梭曼中毒所致大鼠离体膈神经 膈肌收缩功能抑制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提示HI 6对抗梭曼中毒所致呼吸抑制作用机制存在酶保护作用外的直接生理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活化剂抗有机磷中毒直接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明确重活化剂直接抗有机磷化合物中毒作用机制 ,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肺神经 膈肌标本制备 ,观察有机磷化合物中毒和筒箭毒碱中毒所致肌麻痹 ,重活化剂对抗效果。结果 ①重活化剂对梭曼 (2mg·L- 1)所致膈肌麻痹模型强直收缩面积的影响 ,随重活化剂使用剂量增大 ,时间的延长 ,中毒膈肌强直收缩功能逐渐恢复。且这种恢复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胆碱酯酶重活化现象。②重活化剂 (1mmol·L- 1)对抗 2μmol·L- 1箭毒化膈肌模型单收缩有较好恢复作用 ,对强直收缩抑制无明显影响。③重活化剂 (1mmol·L- 1)对抗箭毒 (0 .7μmol·L- 1)致肌麻痹的强直收缩有明显的恢复作用。④膈肌在经过有重活化剂的浴槽中孵育后 ,再建立箭毒化膈肌模型所需的箭毒浓度 ,要比没有经过孵育的膈肌箭毒化所需浓度大。其中L 2 0 0 0最明显。HI 6和双复磷次之。结论L 2 0 0 0等重活化剂的抗有机磷化合物中毒作用 ,除对磷酰化胆碱酯酶的重活化作用外 ,还可以通过其直接作用发挥抗毒效果 ,重活化剂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如何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神经毒化合物HI-6在离体膈神经.膈肌上抗梭曼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S.302三道测量分析系统,观察大鼠离体膈神经.膈肌的收缩功能,同时,测定膈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观察药物对膈肌AChE活性的直接影响。结果(I)采用MS.302三道测量分析系统对膈神经.膈肌标本强直收缩曲线下的面积进行测量.较为直接地反映了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生理功能,结果精确。(2)HI-610和100μmol/L对正常膈神经.膈肌收缩功能影响不明显,1mmol/L对正常膈神经.膈肌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HI-610μmol/L预防和治疗给药时.对梭曼抑制的标本收缩功能既没有保护作用也没有拮抗作用;100μmol/L给药有一定的保护和拮抗作用;剂量增加到1mmol/L时。保护作用和拮抗作用都明显增强,且保护作用在30min内最佳。(3)预先给予HI-6不能减弱梭曼对大鼠离体膈肌AChE的抑制.梭曼中毒后给予HI.6对梭曼抑制的膈肌AChE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HI.6对梭曼抑制的离体膈神经.膈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可能是直接生理对抗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膈肌酶活力有明显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对膈肌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红轩  熊盛道  牛汝楫  徐永健  张珍祥 《天津医药》2004,32(7):412-414,i001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对膈肌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膈肌细胞 ,荧光光度法测定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处理前后细胞内Ca2 浓度的变化。结果 :氨茶碱可使膈肌细胞内的Ca2 浓度明显升高(P<0.01) ,维拉帕米或预先去除培养液中Ca2 可消除该作用。参麦注射液对膈肌细胞内Ca2 浓度无明显影响(P>0.05)。缺氧24h即可致膈肌细胞内Ca2 浓度明显升高(P<0.01)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24h所致的膈肌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有抑制作用。结论 :细胞外Ca2 是氨茶碱导致细胞内Ca2 升高的关键因素 ,氨茶碱可通过促进细胞外Ca2 内流导致细胞内Ca2 升高。参麦注射液可抑制缺氧所致的膈肌细胞内Ca2 超载 ,对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上作用分别参与了二者抗膈肌疲劳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3-乙酰乌头碱的毒性和致畸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ig 3-乙酰乌头碱的LD_(50)为3.09mg/kg,其他各种注射途径的LD_(50)在0.40-0.70mg/kg间,约为ig的13-23%;大鼠LD_(50)为小鼠的53-74%。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3-乙酰乌头碱中毒剂量可致大鼠呼吸抑制而死亡,家兔除有呼吸抑制外尚出现ECG的异常。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为心肌细胞变性,肝细胞轻度损伤。阿托品加人工呼吸对3-乙酰乌头碱所致的大鼠和兔的呼吸抑制有较好的对抗效果。致畸实验未见胎仔畸形。  相似文献   

7.
柴胡及其有效成分皂甙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煎剂20g(相当生药)/kg 灌服对小鼠咖啡因惊厥有对抗作用,小鼠灌服柴胡煎剂10g(相当生药)/kg 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被阿托品腹腔注射25mg/kg 或纳络酮皮下注射0.26mg/kg 部分拮抗。柴胡粗皂甙对离体蟾蜍腹直肌呈兴奋作用,其作用不易被氯化筒箭毒碱对抗;对离体豚鼠回肠亦呈兴奋作用,并与 Ach 有协同作用。其兴奋离体豚鼠回肠作用可部分地被阿托品拮抗;柴胡粗皂甙小鼠腹腔注射50、100mg/kg,对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认为柴胡“解郁”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4′-二氯苯基哒嗪衍生物对几种实验性癫痫模型的对抗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化合物Ⅰ和Ⅱ对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MEST),戊四唑(Met)印防己毒素发作和荷包牡丹碱发作等四种实验性癫痫模型均有很强的对抗作用,强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但也显示中枢抑制作用,预防指数不高,化合物Ⅲ和Ⅳ对这四种动物惊厥模型亦有较强的对抗作用,均大大强于丙戊酸钠和乙琥胺,其中化合物Ⅲ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低,抗MEST的预防指数高达23.4.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4′-二氯苯基哒嗪衍生物对几种实验性癫痫模型的对抗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化合物Ⅰ和Ⅱ对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MEST),戊四唑(Met)印防己毒素发作和荷包牡丹碱发作等四种实验性癫痫模型均有很强的对抗作用,强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但也显示中枢抑制作用,预防指数不高,化合物Ⅲ和Ⅳ对这四种动物惊厥模型亦有较强的对抗作用,均大大强于丙戊酸钠和乙琥胺,其中化合物Ⅲ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低,抗MEST的预防指数高达23.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呼吸肌麻痹是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严重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因此,建立一种精确灵敏的实验方法评价药物对离体膈神经 膈肌的影响, 探讨相应的抗呼吸肌麻痹药物的实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MS-302三道测量分析系统上探讨了抗神经毒有效化合物HI-6在离体膈神经-膈肌上抗梭曼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S-302三道测量分析系统,观察大鼠离体膈神经-膈肌的收缩功能,此方法较既往测量方法实时、高效而灵敏。观察膈肌收缩功能的同时,待标本稳定30 min后取膈肌置-20℃冰箱,留待测定正常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然后向麦氏槽中加入以台式液配置的药物,加入药液量一般不超过0.5 ml,使药物浓度为10 μmol·L-1~1 mmol·L-1, 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于加药后不同时间点留取膈肌样品测定AChE活性,观察药物对膈肌AChE活性的直接影响。结果 ① MS-302三道测量分析系统上,对膈神经-膈肌标本强直收缩曲线下的面积进行测量,能较为直接的反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生理功能,且结果精确。② HI-6 10和100 μmol·L-1对正常膈神经-膈肌收缩功能影响不明显,当药物浓度为1 mmol·L-1时, HI-6对正常膈神经-膈肌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HI-6 10 μmol·L-1对梭曼抑制的标本收缩功能既没有保护作用也没有拮抗作用; HI-6 100 μmol·L-1有一定的保护和拮抗作用;当剂量增加到1 mmol·L-1时,HI-6的保护作用和拮抗作用都明显增强,且保护作用在30 min内最佳。③ 预先给予HI-6不能减弱梭曼对大鼠离体膈肌AChE的抑制,提示HI-6对梭曼抑制的大鼠离体膈肌AChE无明显保护作用;梭曼中毒后给予HI-6对梭曼抑制的膈肌AChE活性无显著影响,提示HI-6对梭曼抑制的膈肌AchE无明显重活化作用。结论 HI-6对梭曼抑制的离体膈神经-膈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可能是直接生理对抗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膈肌AChE活力有明显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覃文明  王焱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55-2756
目的探讨长托宁术前用药对顺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P组)、阿托品组(A组)及对照组(C组)。术前30 min三组患者均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1.0 g,P组患者肌内注射长托宁1 mg、A组患者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C组患者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然后开始实施全身麻醉,麻醉中全程运用肌松监测仪监测肌松情况。比较三组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肌松药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能够加快相同剂量下顺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而对其临床作用时间及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抗病毒药阿糖腺苷(Ara-A)的水溶性,合成了阿糖腺甘2′,5′-环磷酸酯,阿糖腺苷5′亚磷酸酯以及相应的酰基衍生物。抗病毒筛选结果表明,阿糖腺苷2′,5′-环磷酸酯在1μg/ml 浓度时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内注射R-(α)甲基组胺对哮喘大鼠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榕  胡春梅  王月涵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2):1919-1923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内应用组胺H3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R-(α)methylhist amine,R-(α)-MeHA]对呼吸运动的影响.方法:根据Elwood的方法,制备哮喘大鼠模型.采用中枢立体定位技术,在NTS脑区微量注射H3受体激动剂R-(α)-MeHA 2μg或组胺H3受体拮抗剂thioperamide(Thio)5μg,注射药物体积均为1μL.用电生理方法记录膈肌肌电活动;用胸内压法测定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肺内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膈肌放电频率增加,膈肌肌电积分幅值下降,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R-(α)-MeHA组膈肌放电频率下降(P<0.01),膈肌肌电积分幅值增加(P<0.05),气道阻力降低(P<0.01),肺顺应性增加(P<0.01),肺内SP样免疫反应阳性物显著减少;Thio组肺功能指标则完全相反,肺内SP样免疫反应阳性物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S内注射R-(α)甲基组胺能特异性激动脑内组胺H3受体,显著改善哮喘大鼠的肺功能,缓解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邹丹  李经才  张瑞德 《药学学报》2003,38(3):173-175
目的研究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对褪黑素(melatonin,MT)中枢镇痛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探索M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猫脑立体定位技术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以刺激内脏大神经(GSN)诱发猫丘脑后核群(PO)单位放电为内脏痛指标,侧脑室给药,观察药效。结果0.1% MT(10 μg·kg-1,icv)可明显抑制刺激GSN在PO诱发的单位放电,0.1%阿托品(20 μg,icv)可拮抗其对PO短潜伏期(58±22) ms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而0.1%吗啡(5 μg,icv)对此潜伏期放电的抑制作用则不被等量的阿托品拮抗。结论MT有中枢镇痛作用,在此过程中可能有胆碱能神经的参与,MT的镇痛机制与吗啡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家兔18只,动物麻醉后分离双侧膈神经,用30Hz的方波(0.2ms,10V)持续刺激膈神经致伤复制膈肌疲劳,分别测量伤前及伤后30min,60min.90min,120min的跨膈压及膈肌诱发电位(DEP)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激30min后最大跨膈压和诱发电位幅度明显降低,诱发电位潜伏期显著延长(n=7).膈肌疲劳后,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5mg·kg~(-1),可迅速提高跨膈压和DEP幅度及缩短DEP潜伏期(n=6),而生理盐水组变化不明显(n=5).提示:(1)DEP可以作为评价膈肌疲劳的一项指标;(2)新斯的明有抗膈肌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CC I后14 d组(C组)、CC I 14 d it生理盐水组(CN组)、CC I 14 d it SO3 600 ng组(CS 1组)和CC I 7 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 30 ng.h-1共7 d组(CS 7组)。观察各组动物热痛觉过敏及机械刺激痛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并测定DRG细胞内Ca2+含量。结果CC I 14 d时结扎侧与非结扎侧热及机械刺激痛阈值均下降,同时DRG细胞内Ca2+含量也升高。it SO3后,结扎侧及非结扎侧痛阈值均升高,而DRG细胞内Ca2+含量降低。结论it SO3对慢性神经痛有镇痛作用,同时可以抑制CC I引起的DRG细胞内Ca2+含量增加,提示DRG细胞N型Ca2+电流在此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与细胞毒抗癌药对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抑制的相互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尼美舒利和塞来昔布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DDP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Fu并用时Caco-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塞来昔布1mg/L~10mg/L与CDDP 1mg/L合用或塞来昔布1mg/L~5mg/L与5-Fu 0.5mg/L合用,对Caco-2细胞的抑制有相加作用.更高浓度(15mg/L~20mg/L)的塞来昔布与CDDP 1mg/L合用或塞来昔布10mg/L~20mg/L与5-Fu 0.5mg/L合用,引起拮抗作用.尼美舒利1mg/L~20mg/L与CDDP 1mg/L合用,对Caco-2细胞的抑制呈拮抗作用,而与5-Fu 1mr/L合用,对Caco-2细胞的抑制呈相加作用.结论:低浓度的塞来昔布和CDDP合用,呈相加作用,但当塞来昔布的浓度增大时,就转为拮抗.尼美舒利和CDDP合用时,无论浓度高低,都呈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dl-四氢巴马汀(THP)能使大鼠伏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明显下降。本文观察脑室注射(icv)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对此抑制效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THP给药后30 min使伏核单位放电的抑制达峰值时icv NA(10μg/μl)能使伏核单位放电很快恢复,1 h后达给THP前水平。在给THP后30 min时,icv 5-HT(10 μg/μ1)对伏核单位放电的抑制并无影响。但在给THP后15 min伏核单位放电下降50%时,相同剂量5~HT则可使伏核单位放电的抑制作用逆转,1 h后和给THP前相似。给THP后30 min时icv DA(10 μg/μl),伏核单位的放电仍继续抑制。结果表明NA,5-HT能不同程度地对抗THP引起的伏核神经元的放电抑制效应,而DA对此抑制效应似乎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对猫丘脑后核内脏痛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褪黑素 (melatonin ,MT)对猫丘脑后核 (PO)诱发放电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本实验采用猫脑立体定位技术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 ,以刺激内脏大神经 (GSN)诱发PO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结果静脉注射 1 0、1 5、2 0、2 5mg/kgMT对刺激GSN诱发的PO单簇放电均有抑制作用 ,随剂量的增大 ,抑制作用增强。对于相同的给药剂量 ( 1 5mg/kg) ,下午的镇痛时间明显较上午长 ,且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首次发现MT在丘脑后核水平参与抑制内脏痛 ,此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并具有昼夜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20.
应用阿托品、654-2治疗肺咯血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阿托品、654-2治疗肺咯血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7~68岁;其中肺结核22例(浸润型18例,慢纤洞型4例),支气管扩张2例;少量咯血8例,中等量9例,大量7例。治疗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当咯血时使用阿托品1mg 或654-2 10mg,进行两侧“内关”穴位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疗效:穴位注射组11例28次,显效(立即止血)18次,好转(咯血量减少)6次,无效4次。肌肉或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