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家庭中药煎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是提高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现介绍一下中药煎煮的过程及注意点,以保证煎出适合疾病的中药汤剂,促进康复。1煎煮器具可选砂锅、瓦罐、搪瓷缸等,也可用不锈钢锅,但忌用铁锅与铜器。根据药量选择器具大小,一般以稍大为宜,以防煮沸时药液外溢。另备一洁净保暖瓶或其它玻璃瓶以盛药液,备纱布一块过滤药渣。2煎煮程序煎前除粉状药不可清洗,其余草药均先清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以利于有效成分煎出。第一次加人草药中的水量,一般加至超过药面2~3cm,如有花、草类或煎熬时间…  相似文献   

2.
顾根网 《西部中医药》2011,24(12):21-22
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汤剂疗效的关系.从煎煮的容器、中药饮片浸泡,加水量、煎煮火候、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煎、包煎、烊化、贵重药材用法等多方面分析了中药的煎煮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掌握好煎煮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质量,提高药物疗效,煎药需注意: 煎药器具,最好以瓦罐或砂锅。煎药用水,在城市用自来水,农村用洁净的河水或井水均可。煎药前加冷水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忌用热水煎药。用水量应根据药物体积吸水程度和煎煮时间而定,以水面浸过药物高出药材五分为宜,一般二两药和水一斤煎成200毫升。滋补药因煎药时间长耗水量需多一些,发表药头煎加水量要大,二煎的加水量为第一次的1/2~1/3。煎药火候未沸之前先用武火,已沸之后用文火。解表、攻下剂,头煎沸后煎15~20分钟,二煎沸后10~  相似文献   

4.
小儿汤剂的煎煮,对于药物的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因此在煎煮时间、次数及煎出量又与成人不尽相同. 前煮之法 在煎煮前,应将药物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加入水量以药物浸透后稍有剩余为度.煎药开始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一般煮开10 ~ 20分钟,而调补的中药则再煮30分钟.由于小儿吃的药量比成人少,一般只需煎一煎,不需像成人汤剂那样煎头煎、二煎.  相似文献   

5.
白成振主任医师 ,是我县著名中医 ,临证 2 6年 ,学验俱丰。治疗疾病除重视辨病、辨证、选方、用药外 ,还特别重视中药的煎煮法。现将白医师倡导的中药煎煮法 ,简述于下 :1 器皿选择以瓦罐砂锅最好 ,因得热均匀 ,而且不起化学反应。2 加水量以水高于药材 3cm为度 ,按药剂学规定 ,每 1克加水 10ml,吸水量大的适当多加水 ,以总水量的70 %为第一煎 ,剩下 30 %为二煎。3 浸泡中药多干燥品 ,不经浸泡 ,直接煎煮或制剂 ,易使药表面蛋白质凝固 ,淀粉糊化 ,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经浸泡后则药质地变软 ,细胞膨胀 ,有效成分易煎出。4 溶酶选择一…  相似文献   

6.
煎药最好使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钙、镁离子与中药成分发生沉淀反应。水的用量一般为中药量的5~8倍(重量),或加水浸过药面2~10cm。(药物量大,则水漫过药面2cm即可;而药量小,则水漫过药面应高一些。)煎煮前中药浸泡时间的掌握多数中药需要在煎煮前加"冷水"浸泡适当时间,使中药组织润湿浸透,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煎出,一般认为浸泡半个小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28-28
药物煎煮时的放水量:汤剂煎煮时的加水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的发挥。一般以没过药面3cm左右为宜;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因煎煮时间较短,一般只宜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硬,需要久煎的药物放水量应略多一些。如放水量过少,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完全煎出,降低疗效;而加水过多则势必导至煎煮时间延长,使一些有效成分遭至破坏,影响药效。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药汤剂加水量朱荣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医院,东台224246汤剂是中医常用剂型,其煎煮的加水量一直沿用没过药面3~4cm左右的经验做法。其实,加水量对药材有效成分煎出量影响甚大,如此千篇一律,势必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其实,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就曾对...  相似文献   

9.
谈汤剂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汤剂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孙秀梅,张兆旺关键词中药汤剂;有效成分;药效学中药汤剂多为复方,不少实验研究证明,不同药味配伍;有时对某一化学成分的溶解度有影响,复方群药合煎液与方药单煎合并液所含的化学成分往往有差异,药效也不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传统中药煎煮法进行改革,为高温浸泡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种不同质地的中药材,分别采用传统煎煮法和高温浸泡法煎煮,以水中溶出物干重和有效成分含量为检测指标,比较两种煎煮中药方法的差异。结果传统煎煮法和高温浸泡法煎出液水中溶出物干重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种方法汤剂总的煎出物基本一致。而高温浸泡法煎出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均高于传统中药煎煮液(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温浸泡法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传统中药煎煮法,可进一步推广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中药汤剂煎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桂月  李连信 《中成药》1989,11(3):9-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药汤剂煎煮概况,包括煎药方法、时间、次数、加水量和药材粉碎度、先煎、后下、混煎等对煎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矿石、贝壳类中药入汤剂先煎时粉碎程度、煎煮时间对水溶性煎出物的影响进行实验比较。实验证明,矿石、贝壳类质地坚硬的中药在入汤剂前需粉碎通过10~24目筛的颗粒为宜,24目筛以下宜用绢包袋包煎,煅制品打碎入煎即可,并建议删去“先煎”操作常规。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常压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水平,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及煎煮时间对煎煮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煎煮工艺的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其中煎煮次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余3个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常压煎煮工艺为加8~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含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的中药汤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春玲  孟辉  白文  王少杰 《北京中医药》2006,25(12):741-742
目的 对传统中药煎煮法进行改革,为高温浸泡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6种不同质地的中药材,分别采用传统煎煮法和高温浸泡法煎煮,以水中溶出物干重和有效成分含量为检测指标,比较两种煎煮中药方法的差异.结果 传统煎煮法和高温浸泡法煎出液水中溶出物干重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种方法汤剂总的煎出物基本一致.而高温浸泡法煎出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均高于传统中药煎煮液(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温浸泡法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传统中药煎煮法,可进一步推广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煎药机煎煮中药汤剂川芎茶调散的煎出率及微生物卫生学指标,为中药煎煮工艺的质量控制及其保存条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选取川芎茶调散为研究对象,测定浸泡时间20 min、30 min、40 min,煎煮时间20 min、30 min的情况下中药煎剂水溶性浸出物的影响;及常温或冷藏保存,1 d、3 d、7 d、14 d、21 d的微生物卫生学指标。结果:浸泡30 min、煎煮时间30 min的情况下煎药机煎煮液水溶性浸出物最高,除浸泡20 min、煎煮时间20 min的样品外,其它样品21 d前常温或冷藏保存的煎煮液微生物卫生学指标安全有效。结论:为保证中药汤剂的安全有效,需注意中药汤剂的浸泡时间、煎煮时间、贮放条件和保存期。  相似文献   

16.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醋山甲入汤剂时的最佳粒度和煎煮条件,结果表明醋山甲最粗粉加水浸泡30min后,煎煮70min,其水浸出物煎出量最高。其中粒度为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汤剂煎煮应先浸泡后再煎煮中药多为植物、动物和矿物类,其中有多年生长的根、茎和皮类如白芍、何首乌、厚朴等质地坚硬。因此,在煎煮前加一定的冷水浸泡半小时,使水分浸入组织内部,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四物汤中白芍与其它各单味药排列组合构成的8种样本药物中芍药苷煎出量的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白芍单煎芍药替煎出全为7.24 mg·g〈sup〉-1〈/sup〉;加其它药味合煎后,芍药普煎出量为16~20 mg·g〈sup〉-1〈/sup〉。结论 白芍单煎,芍药苷煎出量较低;而与四物汤中其它药味合煎后,有助于其有效成分芍药普煎出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汤剂是中药使用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汤药组方灵活,即可内服,也可外洗。汤药煎制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甚至于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必须强调科学的煎制。中药最好用沙锅,瓦罐或搪瓷罐也可,忌用铝、铁、铜等金属容器,因为中药成分复杂,可能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煎药前首先应将药物加水浸泡1小时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药  相似文献   

20.
中药辛夷宜捣碎入煎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之花蕾 ,为辛温解表药 ,且含有多量的挥发油 ,故入汤剂不宜久煎 ,因久煎易失其味 ,一般头煎宜 10~ 15min(从沸算起 ) ,2煎 10 min,宜武火猛煎。笔者曾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煎煮辛夷 ,获不同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辛夷不同煎煮时间透心比较取辛夷 2份各 15 g,1份加水 15 0 ml,煎煮 15 min,1份加水2 0 0 ml,煎煮 2 0 min,结果表明 ,随着煎煮时间延长 ,透水程度逐步加深 ,但至 2 0 min时 ,多数辛夷仍不透心。2 辛夷经捣碎后煎汤服用观察取净辛夷 40 g,分 2份 ,其一捣碎 ,分置砂锅中 ,加水 2 0 0 ml,以中火加热 2 5 min(以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