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溯源分型分析。方法常规分离沙门菌,对分离到的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14名食物中毒学生标本检出肠炎沙门菌4株;57名食堂工作人员肛拭标本检出肠炎沙门菌6株、纽波特沙门菌1株;9份冷冻预包装食品中检出肠炎沙门菌1株。对1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学生、食堂工作人员检出的10株菌株PFGE条带完全一致,与1份冷冻预包装食品中检出的肠炎沙门菌的PFGE聚类分析的同源性为86%。结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通过PFGE分型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与预包装食品肠炎沙门菌污染无关联。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肠炎沙门菌暴发疫情进行病原菌分子特征、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析,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以BioNumerics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食物中毒分离4株肠炎沙门菌以XbaI酶切后PFGE可分为同一型别。结论该次食物中毒的暴发为同一型肠炎沙门菌引起,可能有共同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食物中毒的判定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1起食物中毒病人分离株和福建省以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不同病人的6株肠炎沙门菌PFGE结果均为同一型别,与往年分离的病人分离株的型别有异。[结论]PFGE分型技术可用于肠炎沙门菌的准确分型,有助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溯源、判定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为政府部门修订相关的卫生法规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对广州地区2009-2011年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食物中毒中检出的36株肠炎沙门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 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6株肠炎沙门菌PFGE图谱显示菌株之间密切相关,相似度在88.8%~100%。结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食物中毒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菌株之间存在较高分子水平的同源性,提示健康带菌从业人员是沙门菌食物中毒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中毒原因、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数据资料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患者肛拭子、剩余食品、原材料等28份样品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用改良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从可疑食品蛋糕和6个患者中共分离到7株肠炎沙门菌,生物学性状、血清型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PFGE条带聚类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属同一克隆株。结论 这是一起肠炎沙门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网购食品卫生管理,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同一酒店先后发生的两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溯源分析,明确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根据GB 4789—2010对采集的102份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鉴定符合的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用Bio 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两起食物中毒事件患者的肛拭子中分离出8株肠炎沙门菌,从厨师肛拭子中分离出2株肠炎沙门菌。对此10株肠炎沙门菌进行API细菌鉴定,结果显示这10株肠炎沙门菌的生化特征均一致,进一步的PFGE实验结果显示分子分型条带完全一致。结论这两起接连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同一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通过PFGE分型技术可以直观的判断所分离沙门菌的亲缘关系,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溯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此次事件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确定事件的病原学病因。方法用此次事件的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离鉴定、PCR检测和PFGE同源性分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此次事件的患者、食品和食品厂从业人员均检出沙门菌,并具有同源性,条带图谱类似度为100%。结论分离到的肠炎沙门菌进行PFGE分型结果一致,确认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完整的食物中毒诊断证据链,为食物中毒溯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沙门菌分子分型技术,分析不同来源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通过同源性分析追溯新疆某县一起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样品进行培养获得3株疑似沙门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及分子溯源。结果 5份患者粪便标本中有2份分离到菌株,3份食品样品中有1份分离到菌株。3株菌株初步生化鉴定结果为TSI(K/A)、产气、H2S:+;赖氨酸脱梭酶:+;血清学分型结果相同,均为O:9:12:+;H:g:m:+;H2相:-,鉴定为肠炎沙门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对四环素等8种药物100%敏感,对萘啶酸100%耐药。PFGE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3株肠炎沙门菌的DNA图谱完全相同。结论 3株肠炎沙门菌株的DNA图谱100%同源,确认为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污染了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3所不同区县的学校食物中毒分离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PFGE)分析,查明爆发源头;同时了解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18株肠炎沙门菌,用xbaⅠ酶切进行PFGE分子分型,图谱用BN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观察患者分离株之间和食品分离株、食品加工人员带菌者分离株的相似性;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肠炎沙门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从3所学校食物中毒患者分离的15株和食品中分离的2株、食品加工人员带菌者分离到的1株肠炎沙门菌指纹图谱用BN软件分析相似度为100%;18株菌均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萘啶酸、红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结论 18株肠炎沙门菌为同一克隆菌株,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断为带菌者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该起食物中毒的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和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提示临床用喹诺酮类治疗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起食物中毒事件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耐药分析,追踪溯源并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粪便和剩余食物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对分离出的沙门菌使用PFGE分子分型进行同源性分析,药敏试验分析沙门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2起食物中毒,分别检出4株(来自病人)和12株(11株来自病人、1株来自食品)沙门菌,血清学鉴定为肠炎沙门菌。2起事件的分离株电泳图谱仅有一个条带的差异(相似值96.3%),高度同源。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三种抗生素由敏感到耐药。结论 此2起食物中毒事件由同一PFGE型别肠炎沙门菌引起,且有耐药性加强趋势,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基因分型技术对一起由维尔肖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溯源分析,探讨分子分型技术在沙门菌食物中毒中病原菌溯源和应用可能性。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11株维尔肖沙门菌进行基因分型和溯源性分析。结果:从病人肛拭中分离出的8株维尔肖沙门菌和引起该食物中毒的食物中分离的3株菌株都属于同一克隆。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由同一株维尔肖沙门菌引起,PFGE分型技术可以直观的判断分离菌的亲缘关系,为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提供可靠而实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某高校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索和溯源,探讨其中毒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方法 对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同时对腹泻病原进行检索,对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技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结果 有流行病学相关病例15例,共分离出9株罗米他沙门氏菌(Salmonella romita,6,7:e,h:1,5),其中4株来自病例,1株来自从业人员,4株来自可疑食品西红柿汤汁。9株菌的生化表型、血清型及药敏试验结果一致,PFGE 条带聚类分析显示菌株属于同一克隆。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由罗米他沙门菌引起,PFGE分型技术实现了对不同样品来源的罗米他沙门菌溯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三餐次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溯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此次事件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确定事件的病原学病因。方法对此次事件的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离鉴定、耐药分析、PCR检测和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三餐次腹泻患者总共分离出18株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对头孢唑啉耐药,其中1株为O2抗原群、携带trh毒力基因,其余全为O4抗原群、携带tdh毒力基因,部分分离株PFGE相似度高达100%。结论三餐次同时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餐次内和餐次间分离株通过PFGE分型结果一致,确认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食物中毒溯源和科学防控食物中毒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一起食物中毒所分离的汤卜逊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后,进行PFGE检测并用Bio 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分析并绘出聚类分析图。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分离到8株沙门菌,其中5株是从病人大便或肛拭分离,1株是从厨房抹布分离,2株是从剩余食物分离。经PFGE分析,病人的5株和剩余羊肉的1株完全相同,牛肉和抹布中的2株有1~2条电泳条带的差异。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羊肉携带的汤卜逊沙门菌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发生在社区蛋糕店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致病因子、致病食品及其污染来源,为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本次事件共发现病例14例,病例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腹泻、腹痛、发热、呕吐。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9.25 h(3.2~14.6 h)。所有病例发病前均食用过HG糕店制售的三文治,经剂量反应关系分析,认为三文治食用量和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r=0.583,P=0.029)。病例肛拭子、呕吐物及粪便、剩余三文治和三文治生产原料等标本中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到的阳性菌株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分析具有同源性。 结论 该起事件是一起因食用社区蛋糕店制售的受沙门氏菌污染的三文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2007-2010年分离到的沙门菌菌株,评估分子分型技术在食源性传染病暴发识别和处置中的价值。 方法 对自贡市2007-2010年从食品和腹泻患者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用 BioNumerics软件分析菌株之间的相似度。 结果 55株沙门菌中,来源于2007-2008年的10个腹泻患者粪便和2008年的15个皮蛋中的25株鼠伤寒沙门菌菌株PFGE带型相似度为100%,均为P9带型。 结论 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皮蛋是导致自贡市2007-2008年10名患者腹泻暴发的污染源,为快速准确识别食源性疾病暴发并及时溯源、控制,应在食品安全监测中普及PFGE等分子分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变形杆菌进行分析。方法:对本地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常规鉴定后,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析,观察引起食物中毒的菌型是否为同一菌株引起。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共分离到6株奇异变形杆菌,其中4株肛拭子中分离,2株剩余食品中分离,除一株从肛拭子分离的外,其余5株的PFGE型别相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的爆发为同一株奇异变形杆菌引起,PFGE可以作为食物中毒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