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质子治疗过程容易受射程偏差、摆位偏差、患者解剖结构改变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质子调强放疗的鲁棒性优化是将这些不确定因素考虑进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增加治疗计划鲁棒性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鲁棒性优化的方法主要有4种:(1)概率法;(2)最差剂量法;(3)添加约束项;(4)多CT优化。本文综述了这4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临床应用情况。同时,还介绍了治疗计划鲁棒性的评估方法。虽然目前剂量体积直方图束是最常用的评估治疗计划鲁棒性的方法,但是,剂量体积直方图束不能反映质子调强放疗计划对解剖结构改变的鲁棒性,因此,还急需建立一个简单易用并能被广泛接受的鲁棒性评估方法,方便质子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肿瘤放射治疗物理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目前肿瘤放射治疗物理学的进展,突出介绍了当前肿瘤放射治疗的前沿技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物理原理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对评价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心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合并心功能损伤(A)组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未合并心功能损伤(B)组进行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检测,观察和比较放射线治疗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间NT-proBNP,cTn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2项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B组(均P<0.05),A组心功能分级显示随着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与cTnI的阳性率均有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随着心功能的恶化,cTnI阳性率增加而NT-proBNP在心力衰竭早期即表现出很高的阳性率,可作为诊断早期心功能损伤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在不同放射治疗手段(调强适形放疗、高能X线和电子线治疗)上提高摆位精确度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不同放射治疗手段的操作过程分析研究,探讨放疗摆位实施过程中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精确性的方法。结果:放疗技师通过对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包括体位固定、放疗靶区等中心位置的验证、放疗摆位的要点与方法等,保证了治疗的重复性,明显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及疗效,大大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了放疗反应和后遗症。患者很好地完成治疗。达到了放疗目的。结论: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是疗效的关键,质量控制是肿瘤放射治疗精度极重要的措施,只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取得精确的治疗和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肿瘤质子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子治疗技术已经在肿瘤领域里获得了积极的肯定,尤其是当质子治疗肿瘤的病例数超过4万,部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获得了显著提高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和引进质子治疗技术。本文将阐述质子治疗技术及其现状,介绍当前世界质子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引进和发展这一技术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疗科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例。A组采用真空负压垫固定,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C组采用真空负压垫+热塑体膜固定。三组患者均使用CT模拟定位机定位,治疗前使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系统测量并计算出两射野中心点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重复摆位误差并比较。结果 A、B、C三组在X轴方向的误差分别为(2.71±2.44)mm,(2.46±1.44)mm,(1.72±1.01)mm;在Y轴方向的误差分别为(3.89±3.04)mm,(3.68±1.93)mm,(2.01±1.20)mm;在Z轴方向的误差分别为(3.21±1.99)mm,(2.20±1.37)mm,(2.29±1.04)mm。A组与B组在X轴、Y轴方向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Z轴方向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组与A组在X轴、Y轴、Z轴方向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在X轴、Y轴方向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Z轴方向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三种体位固定方法进行两两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体位固定技术中真空负压垫+热塑体膜固定方法的误差最小,应优先选择。但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多,性价比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制一种肿瘤放射治疗挡铅托盘,主要是针对西门子加速器没有配备电动多叶光栅条件下,实现适形放射治疗。从实用角度出发,不依靠进口,降低成本,做到简单方便。为提高适形放射治疗精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治疗计划和模室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角度来提出可用于评估放射治疗方案可行性的评估函数。方法:在以细胞受到照射后的再修复、再群体化、细胞周期的再分布、肿瘤内乏氧细胞的再氧合,即"4R理论"[1]的基础上,分析生物效应剂量函数BED的变种公式,最后得出3个用于评估肿瘤放疗计划好坏的评估函数。再利用评估函数试验性的分析文献报道过的肿瘤放射治疗方案,并与对应的方案结果进行比对,理论上评价评估函数的可行性。结果:综合分析已有治疗方案参数与评估函数理论参数基本一致。结论: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在临床上用来预判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质子治疗,必须有一套比常规电子直线加速器更复杂,规模更大的质子治疗设备与系统。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质子治疗装置的系统原理,基本结构和当前国际上的质子治疗装备的商品供应概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国际质子治疗装置的现状和当前的质子治疗装置研制发展。在文的最后再简要地介绍当前国际上的已有的专用质子治疗中心近况。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通过增敏剂来提高放射治疗效果是目前肿瘤放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也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放疗增敏剂,运用于放射治疗的协同治疗。 目的:对近年国内外关于壳聚糖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原则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IPSEN)、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lsevier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收集到1995/2008发表有关壳聚糖生物作用研究的中英文文献194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共保留其中的48篇归纳总结,从壳聚糖的自身抗肿瘤效应、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以及对正常组织保护作用三方面分析,以进行壳聚糖对放疗增敏性的研究总结。 结果与结论:从壳聚糖抗肿瘤效应、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以及对正常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中,证实了壳聚糖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放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方案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9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放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四野盒式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远期临床疗效,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差异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年内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48%、95.74%,略高于对照组的88.88%、9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计划靶区体积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靶区适形度指数高于对照组,计划靶区体积最小剂量、靶区均匀性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腹痛/腹泻、尿频/尿痛、皮肤损伤、下肢水肿、晚期直肠反应、晚期膀胱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具有显著优势,可降低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9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同步组(n=77)和常规组(n=72),同步组患者予以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调强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因子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体力状况评分(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同步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3.51%vs 81.94%, P<0.05);同步组血清肿瘤因子SCC、CA125、CE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同步组Karnofsky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同步组不良反应轻于常规组。结论:同步加量调强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均有一定临床效果,但相较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临床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控制血清肿瘤因子高表达,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简化调强放疗(sIMRT)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放疗方式分为IMRT组(n=33)、sIMRT组(n=40)及3DCRT组(n=32),比较各组靶区2%体积的器官所受照射剂量(D2)、D50、D98、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差异,双肺接受5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5)、V10、V20、脊髓最大剂量(Dmax)和心脏平均剂量(Dmean)等。结果:IMRT组和sIMRT组D2、D50、D98和HI分别为(6 659.43±161.15) cGy和(6 603.55±145.54) cGy、(6 312.26±132.20) cGy和(6 289.94±121.17) cGy、(5 815.43±114.41) cGy和(5 801.16±120.03) cGy、(1.09±0.04)和(1.08±0.03),显著高于3DCRT组(P<0.05),CI分别为(0.71±0.02)和(0.72±0.03),显著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双肺V5、V10、V20和脊髓D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和sIMRT组心脏Dmean分别为(784.69±101.16) cGy和(796.79±112.28) cGy,显著低于3DCRT组(P<0.05);sIMRT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分别为(432.24±71.19) MU和(18.03±5.56),显著低于IMRT组和3DCRT组(P<0.05);IMRT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分别为(501.16±78.98) MU和26.65±7.140,显著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放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IMRT和sIMRT靶区剂量参数均可满足临床要求,其中sIMRT心脏受照剂量、机器跳数低,临床上可优先选择sIMRT计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疗效及对心肺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按照不同放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疗。比较两组近期,放疗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和肺功能变化,以及患肺和心脏受照剂量变化。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放疗后肌钙蛋白水平较放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放疗后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后射血分数较放疗前降低,而LADs和LVDd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放疗后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而LADs和LV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侧肺脏指数V9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侧肺脏指数V105和V11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指数V30、V40和V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疗效相当,而调强放疗对心脏和肺脏影响小,可减轻心脏和肺脏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效果。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依据不同放射剂量分组:A组放疗总剂量50 Gy,B组放疗总剂量60 Gy,观察两种方案的干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V100%上并无差异,分别为(55.13±6.28)%和(54.26±6.01)%;在V99%、V109%、V115%等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3年复发率12%,高于B组的4%(P<0.05);A组患者Ⅰ级及以下放射性皮炎发生率44.00%,显著低于B组的72.00%(P<0.05),两组Ⅱ级与Ⅲ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以保乳术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放射疗法属于关键辅助措施,不同剂量影响治疗效果,适当增大剂量有助于提升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atholog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treated prospectively with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From 1992 to 1998, 104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of grades T3 or T4 and any N underwent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Survival curves were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Kaplan-Meier method. Correlation of outcome with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pathologic tumor and lymph node staging, histology, radial resection margin [RRM], clearance, vessel involvement, and tumor regression grade [TRG], quantitated in 5 grad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None of the patients achieved a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 but 79% of the patients showed partial tumor regression (TRG2-4) and 21% did not show any tumor regression (TRG5). Among the tumors, 22% were of a mucinous type. The RRM was free of tumor in 76% of the surgical specimens. The median clearance was 2 mm. Vascular invasion was present in 37 cases (36%). In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lymph node metastases, absence of tumor regression, positive RRM, and vascular invas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adverse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absence of tumor regression, positive RRM, and clearance <2 mm were correlated with local recurrences; and advanced pT stage was correlated only with disease-free survival. However,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nly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RRM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clearance <2 mm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local control. Pathologic parameters remain strong determinants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in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treated preoperatively with hyperfractionated an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We show tha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T, positive lymph nodes, vascular invasion, positive RRM, clearance <2 mm, or absence of tumor regression are known to have poor clinical outcome.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艾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2例(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与免疫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80.43%、提高稳定率达到了76.09%,治疗后CD3+T细胞76.16%±6.61%、CD4+T细胞35.71%±4.33%、CD8+T细胞36.27%±9.13%,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艾迪注射液与放化疗结合的方式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临床收集84例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4例)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40例)均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近期观察是安全和有效的,有效率达到95%,与单纯新辅助化疗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是有效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放射生物学模型比较周围型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3种常见剂量方案3×15 Gy、4×12 Gy和3×18 Gy在肿瘤局部控制率(TCP)、放射性肺炎(RIP)、胸壁疼痛(CWP)和肋骨骨折(RIRF)发生概率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例周围型早期肺癌的CT图像资料,分别采用3种剂量方案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利用放射生物学模型计算每种剂量方案的TCP、RIP、CWP和RIRF概率值。结果:3种剂量方案对TCP没有显著影响;4×12 Gy剂量方案的放疗毒性最低,3×15 Gy放疗毒性稍有增高,而3×18 Gy的毒性最高;3×18 Gy剂量方案的RIP、CWP和RIRF发生概率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剂量方案。结论:3种剂量方案的TCP数值没有显著差别,4×12 Gy剂量方案的放疗毒性最低,3×18 Gy剂量方案显著增加RIP、CWP和RIRF的发生概率,建议临床治疗前应根据肿瘤与危及器官的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剂量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