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医学微生物》是中医本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核心内容微生态的研究目前方兴未艾。笔者在讲授《医学微生物》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运用中医理论可以指导微生态的研究,而微生态的研究同样可对中医中药的疗效起阐释作用,可谓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前关于微生态研究方兴未艾,而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精深内容的中医学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医学,二者有密切的关系。运用中医理论可以指导微生态的研究,而微生态的研究同样可对中医中药的疗效起阐释作用,可谓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是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精深的内容。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不可能明确地揭示现代微生态的内容,但维吾尔医学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医学。下面就维吾尔医基本理论体系与微生态学的关系、维吾尔医药与微生态等方面的状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陈汉平 《现代中医药(北京)》2004,(16):16-18
中医学历经干百年,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与它平行存在,共同发展,显示了活跃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9.
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维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会导致疾患的发生或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针灸治疗疾病在于调和阴阳,促进机体向阴阳平衡的状态发展。针灸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状况、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目的。针灸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与针灸维系肠道微生态平衡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以阴阳平衡理论为切入点探讨针灸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为针灸从阴阳平衡论治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病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临床组方用药有重要价值.气机升降有序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必要条件,是人体"内稳态"的具体表现形式.肠道微生态在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影响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导致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发展.因此,可通过调畅气机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以治疗脾胃湿热证.本文基... 相似文献
11.
微生态学认为人体各系统组织的微生态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二者不谋而合。研究人员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微生物与人体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肠道菌群可通过驱动人体免疫系统成熟、维持免疫反应稳定性、协助机体抗感染、参与物质代谢及营养作用与其他生态系统发生联系,且受饮食、生活习惯、地域等因素影响。因此,深入发掘探究肠道微生态与人体脏腑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联机制,阐发肠道微生态与中医整体观的一致性理念,对诠释中医病因病机、诊治机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以独特的诊断治疗理论体系和良好的临床疗效发展至今己数千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 ,中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甚至有人提出要推翻中医原有基础理论重新构建。但是这些人忘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 ,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以原有事物为基础 ,经否定之否定成螺旋式而上升发展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如何发展 ,怎样研究 ,方向何在 ?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1 3 ] ,这也正是中医理论发展的瓶颈所在。1 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优势及与现代科学理论的比较1 1 “天人合一”、“内外统一”的整体观与现代系统论中医学…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脏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等特点,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主要的、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人体物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调节、信号传导等重要生命活动,进而维持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肠道微生态之间及其与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本质上是阴阳平衡。一旦阴阳平衡关系被打破,则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异常、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减少等,他们在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医阴阳理论视域下,糖尿病肾脏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犹如中医阴阳制约太过,或制约不及,或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消,或阳消。针对不同的病机变化,采取“阴病治阳”或“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等方法,通过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以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状态。该文拟基于中医阴阳理论,以肠道微生态为靶标,以中医药调控肠道微生态干预糖尿病肾脏病为切入点,阐释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脏病的科学内涵,以期为揭示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中医药的效应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15.
微生态失调与免疫功能紊乱属中医学“邪气”范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本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微生态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属于中医学“邪气”范畴。中医学“邪气”包括了一切可导致人体功能紊乱、内外环境失衡的因素。当人体受到某些异常影响时可使微生态平衡受到干扰和破坏,出现微生态失调,微生物发生定性、定量的或定位的改变。微生物系统的生物屏障作用被削弱,外籍菌或致病菌入侵、定植、繁殖。微生物的一些作用由生理型转变为病理性,形成微生物的致病机制,产生病原微生物,微生态系统由“正气”状态向“邪气”状态转化。从免疫学角度考察,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物质等与由于免疫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均归属于邪气。前者为外邪,后者为内邪。其具体表现为菌群密集度增高、菌群多样性降低、优势细菌发生改变.致病菌增加;抗体IgG、IgM、IgA均低下。CD4/CD8比值呈现倒置(0.99),血清补体C3滴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而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为最终证实"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肠道微生态存在相关性"的理论假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呼吸道微生态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肺脾两虚及脾弱肝旺型发病时上呼吸道菌群变化,初步探讨中医宏观辨证与微生态量化指标的内在联系.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对门诊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脾两虚型:30例,脾弱肝旺型:30例)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呼吸道菌群的数量、种类及优势菌研究.结果: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上呼吸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及优势菌都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复感儿肺脾两虚型,脾弱肝旺型的呼吸道微生态表现为紊乱和失调的状态,尤其是肺脾两虚型更甚. 相似文献
18.
气学理论与线粒体能量学之间存在共性,气与能量同为万物之原,二者均以先后天之精(气)为生成原料,并以升降出入为运动形式。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发生与气虚脾胃运化不足、气滞脾胃运化不畅有关,基于气学理论与线粒体能量学的相关性,认为线粒体能量供应不足及流动异常均会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其病理机制为与能量供应不足相关的缺氧、肠上皮细胞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和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异常,以及与能量流动异常相关的线粒体膜变化和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障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