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喉外肌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4号肌电图对7例声麻痹患者12例各喉外肌肌电图与健侧甲杓肌(TAM)肌电图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发音时,各喉外肌均呈与TAM基本同步的密集放电,音量大放电强。发音条件一致时,诸喉外肌的放电不因发不同的元音而不同。②吞咽及咳嗽时诸喉外肌均呈密集型强放电,但较TAM提前约100及500ms,屏气时诸喉外肌均呈与TAM基本同步的密集型放电。③深吸气时诸喉外肌也放电,但放电强度低于发音及各种喉括约活  相似文献   

2.
采用4导肌电图机对7例声带麻痹患者12侧各喉外肌肌电图与健侧甲杓肌(TAM)肌电图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发音时,各喉外肌均呈与TAM基本同步的密集型放电,音量大放电强。发音条件一致时,诸喉外肌的放电不因发不同的元音而不同。②吞咽及咳嗽时诸喉外肌均呈密集型强放电,但较TAM提前约100及500ms;屏气时诸喉外肌均呈与TAM基本同步的密集型放电。③深吸气时诸喉外肌也放电,但放电强度低于发音及各种喉括约活动时电位。  相似文献   

3.
环甲肌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甲肌又名声带张肌。对嗓音(尤其艺术嗓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百余年来,对其解剖和生理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近年更证实它不仅有发声功能,且有呼吸和反射性保护功能。现将有关文献整理综述如下。环甲肌的形态结构特点一、环甲肌的解剖学:早年Pernkopf(1952)谓环甲肌起始于甲状软骨翼下缘,可分为直部、斜部和内部(pars interna)。前面的直部从甲状软骨翼中线延伸到甲状下结节;斜部由该结节再延展到甲状软骨下角;内部起自甲状软骨翼内板下缘的内面和甲状软骨下角,终止于环状软骨弓的前面和侧面。但后来许多学者不赞同此项肌起止理论,认为环甲肌起自环状软骨弓外面正中  相似文献   

4.
舌骨上肌与喉内肌的同步肌电生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犬的舌骨上肌(二腹肌前腹、后腹,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与喉内肌(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进行同步肌电图研究。方法检测13只犬同步肌电图。结果①呼吸时环杓侧肌在呼气相放电,余各肌在吸气相放电。深呼吸时诸肌放电强度增加。②吞咽时诸肌和环杓侧肌呈同步放电。环杓后肌肌电抑制,间歇期可见肌电位发放。③发音时二腹肌前腹、后腹和环杓侧肌呈同步性密集型放电,环杓后肌在发音过程中持续放电,动作电位出现时间较迟。茎突舌骨肌和颏舌骨肌无明显肌电活动。结论①发音及吞咽时下颌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同步且相似,可作为重建声门内收功能的备选肌肉;②吸气时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同步且相似,可作为重建声带外展功能的备选肌肉。  相似文献   

5.
喉生理     
65-11-099. 狗喉的生理学研究(第二部分) Brewer, D. W. 等 Ann Otol, 1963, 72, №4, 1060~1075(英文) 其第一部分发表于Trans Amer Laryng Ass,  相似文献   

6.
猫喉返神经损伤后外展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返神经(RLN)损伤后喉功能的恢复是一临床重要问题。该文研究测定RLN损伤程度对外展功能恢复的影响和联合运动的重要性。取30只猫行右RLN损伤,其中20只经捻压伤(Ⅱ度),10只经切断缝合(Ⅴ度),外展功能的恢复与左侧半喉作比较(最终评价前,双侧离断环甲肌与带状?..  相似文献   

7.
环杓后肌解剖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环杓后肌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证明该肌在呼吸、发音和语吾功能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1 发声器官的发育 胚胎3周时,咽开始发育,随后口腔发育.第4周时,上、下颌骨发育,喉气管、肺为咽扩张时向外翻转成沟发育而成.第5周舌开始出现,并有粘膜、肌肉、神经组织.第6周,唇牙出现分离,12周软腭形成,同时形成颊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正常喉内收肌与外展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表型的差异,为研究失喉返神经支配后喉肌的肌纤维表型变化规律提供对照,为进一步对临床上声带麻痹患者进行干预时机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7例正常喉内肌均来源于全喉切除术标本,内收肌取自环杓侧肌(LCA),外展肌取自环杓后肌(PCA),分别进行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MHC表型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结果:①人喉肌MHC-Ⅱb mRNA水平有表达,而蛋白表达为阴性;②无论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以PCA为代表的喉外展肌MHC-Ⅰ型纤维比例高于以LCA为代表的喉内收肌,而LCA中MHC-Ⅱ型纤维比例高于PCA。结论:①人喉肌MHC-Ⅱb蛋白水平不表达;②喉内收肌与外展肌由于功能不同,MHC表型存在显著性差异,内收肌以MHC-Ⅱ型纤维为主,而外展肌以MHC-Ⅰ型纤维为主。这种MHC表型的差异可能是与喉肌特殊复杂的功能如呼吸、发声以及气道保护功能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对400人721条喉返神经术中解剖所见进行报道。有421条(58%)喉返神经在环状软骨下缘0.5cm以远分为2或3个喉外分支。97条(24%)双侧喉返神经皆分为两支;10条分为三支,其中7条是在左侧。6例有直达(不回归)的喉神经,都是在右侧,其中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失喉返神经支配对人喉内收肌和外展肌肌纤维形态学的影响规律,为临床晚期喉返神经修复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内收肌取自环杓侧肌,外展肌取自环杓后肌,人正常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作为正常对照组(各7例),失神经支配组按喉返神经损伤的不同时限分组:38例环杓后肌中,0.5~1年组7例,>1~2年组10例,>2~3年组8例,>3~6年组8例,>6年组5例;29例环杓侧肌中,0.5~1年组7例,>1~2年组6例,>2~3年组6例,>3~6年组6例,>6年组4例。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失喉返神经支配后喉内收肌和外展肌肌纤维截面积和胶原结缔组织截面积的变化。结果:随着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肌纤维的截面积逐渐缩小,而胶原纤维截面积逐渐增加。①环杓侧肌失神经0.5~1年组、>1~2年组、>2~3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神经>3~6年组肌肉/胶原截面积比下降最为明显,与失神经>2~3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环杓后肌正常对照组与失神经0.5~1年组、>1~2年组、>2~3年组、>3~6年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环杓侧...  相似文献   

12.
环杓后肌亦称声带外展肌,该肌麻痹时,有“外展肌麻痹”“环杓后肌瘫痪”和“正中位瘫痪”之称。近代耳鼻咽喉科学对此病症均有论述,文献报道更屡见不鲜。尽管命名不同,但都描述该肌麻痹时声带固定于正中位。许多学者对这种概念持反对意见,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的论争。现将有关这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解释声带正中位麻痹的学说 早在1860年,Turch首先用喉镜发现了喉返神经(RLN)麻痹病例。1863年Gerhardt发现声带麻痹于正中位者话声正常,故提出麻痹声带正中位固定是环杓后肌麻痹。1880年Rosenbach提出声带  相似文献   

13.
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喉重建的应用路学美1董频2喉重建术通常用颈胸部肌皮瓣、会厌、肌肉、筋膜、骨、软骨以及人工合成材料进行修复。现将1988年以来,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喉部分切除后缺损的31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UICC(1...  相似文献   

14.
1873年Billroth全喉切除术的成功,使喉癌治疗进入新的里程,但术后喉功能重建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理想的喉功能重建应达到:①用近似正常的呼吸气流和声带结构重建发音功能;②建立没有误吸的满意的吞咽功能;③在不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前提下,经口腔和鼻腔维持正常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生理功能。④满足患者的美容需要。尽管近年来,喉部分切除术不断发展,在保留喉功能方面臻于完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肿瘤范围广泛,必须行全喉切除术,术后喉功能重建仍与理想的重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学者们在其他器官移植的先例下提出了喉移植的设想。希望通过喉移植给喉全功能重建带来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及严重喉损伤常导致患者喉功能丧失,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痛苦。目前的研究认为要恢复喉的功能,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喉移植。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电子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电子喉的缺陷以及可能导致这些缺陷的原因.文中总结了可以改进这些缺陷的方法.电子喉的缺陷主要是由于空气流量和流速的缺乏造成的.另外,由于使用的换能器为非线性传导设备也是导致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电子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电子喉的缺陷以及可能导致这些缺陷的原因。文中总结了可以改进这些缺陷的方法。电子喉的缺陷主要是由于空气流量和流速的缺乏造成的。另外,由于使用的换能器为非线性传导设备也是导致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及严重喉损伤常导致患者喉功能丧失,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痛苦。目前的研究认为要恢复喉的功能,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喉移植。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60年代第1例动物喉移植研究到1998年第1例人体喉移植成功,其血管和神经吻合技术、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喉移植的研究也从时冷时热状态趋向活跃。本文对多年来喉移植研究进展以及喉移植应用于临床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应用肩胛舌骨肌神经肌瓣植入环杓后肌(PCA)修复喉麻痹早有报道,甚至长期双侧声带麻痹亦可获成功。然而在动物实验中还未能证明。有人报道手术后6个月可见到PCA被无收缩性纤维组织所代替。本文作者认为这些疤痕组织是手术愈合的后果,疤痕收缩是早期临床改善的原因。录像磁带显示在狗深吸气时麻痹侧声带明显外移。作者支持Crumley观察到“杓状软骨的外侧连系(读ji),可加强外向摆动,是吸气时喉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