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耀武 《中外医疗》2013,32(4):109-110
目的对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入住该科250例患有重症胸外伤而且并发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肺挫伤、慢性肺相关疾病、腹内脏器损伤、损伤性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影响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其因素有以下几种:年龄高于52岁,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腹内脏器损伤、呕吐误吸等。结论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腹内脏器损伤、呕吐误吸、高龄等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对收治的胸外伤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6例并发ARD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呼吸频率≥28次/min或<10次/min、入院时血压<90/60mmHg、PaO2<60mmHg、PaCO2>50mmHg、有呕吐误吸史、血气胸量≥2000ml、肋骨骨折≥5根、有肺部并存病、ISS≥16是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呼吸频率、入院时血压、PaO2、PaCO2、呕吐误吸史、血气胸量、肋骨骨折、肺部并存病、ISS值是胸外伤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由肺自身的病变引起,如重度肺挫伤、胃内容物的误吸、肺脂肪栓塞等;也可由肺外因素引发,如急性胰腺炎、挤压综合征及重度感染、休克等.多发伤并发ARDS的患者常病情严重,复杂,治疗难度大.我们就收治的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资料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朱勇  孟祥伟  余跃  曹飞 《海南医学》2015,(2):239-24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收缩压水平、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水平、血糖水平、伴有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8.0 k Pa、有基础疾病存在、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并发休克等7个变量为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收缩压、基础疾病、GCS评分及IS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休克等情况对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0例胸外伤发生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小潮气量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年龄≥60岁,呼吸频率≥28次∕min,收缩压≥12kPa,肋骨骨折≥4处,伴有肺挫伤和腹腔内脏器损伤及ISS值≥16与胸外伤发生ARDS密切相关(P<0.01),治疗组VILI、VAP、MODS及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呼吸困难、高血压、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腹腔内脏损伤、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低潮气量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胸部损伤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救治对策.方法 对1995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75例生存超过24 h的60岁以上胸部损伤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肋骨骨折数、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肺挫伤、休克、合并伤、合并慢性病、抢救治疗过程等.结果 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22例(8.00%),多器官功能不全16例(5.82%).肋骨骨折数大于或等于4根、ISS≥25、合并颅脑损伤者意识状态评分(GCS)≤8分、休克重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4 h、肺挫裂伤超过2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是胸部损伤后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结论 抢救早期应高度重视呼吸保护等综合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挫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挫伤是临床上肺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为胸部钝性伤,表现为肺组织由于创伤而出现水肿、出血,无裂伤改变。肺挫伤发生率占闭合性胸外伤的12%~55%,肺挫伤发生后,病情复杂,死亡率可达10%~20%,常因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或其他部位损伤而早期容易被忽视,如果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可达到14%~40%。  相似文献   

8.
莫华 《广西医学》2000,22(6):1316-1317
多发伤病情危重,常伴颅脑外伤、胸外伤、休克等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40%~50%(1).机械通气在多发伤合并ARDS救治中作用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3-1999年间多发伤合并ARDS7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1.1 一般资料:1993年3月至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多发伤507例,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2),其中发生ARDS74例男49例,女25例,年龄16~71岁,平均40岁.多数为交通事故伤46例,其次为坠落伤13例,其它伤15例;伴有休克30例,合并颅脑外伤41例,胸部包括胸椎外伤44例,腹部及盆腔外伤25例,四肢长骨及骨盆骨折48例,创伤部位最多为5处,平均3处,ISS评分≥16分,GCS评分平均11分,胸部AIS评分平均3.5分.ARDS诊断标准符合欧美联席会议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3).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胸部外伤日益严重与复杂.重症胸外伤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在2006~2009 年共收治各类胸外伤667 例,其中重症胸外伤162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严重胸外伤易伴有多发伤,为提高严重胸外伤伴全身多发伤的救治水平,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以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50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为严重胸外伤(AIS-2005≥3),总伤势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16分.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8~71岁,中位年龄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刀刺伤12例,坠落伤9例,挤压伤8例.本组患者均有血气胸,其中闭合性血气胸38例,开放性血气胸12例;多根肋骨骨折38例,其中双侧肋骨骨折20例,伴连枷胸8例;肺裂伤5例,肺挫伤30例;气管支气管断裂1例;心脏穿透伤3例;心脏挫伤12例;膈肌损伤3例.伴有颅脑伤5例;伴有骨盆、四肢、脊椎骨折8例;伴有锁骨或肩胛骨骨折5例;胃肠破裂3例;肝破裂5例;脾破裂6例;肠系膜破裂3例;腹膜后血肿2例,下腔静脉破裂大出血1例;入院伴休克1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影像诊断及转归。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患者,排除年龄〈16岁、饮酒及患有精神性疾病病例。观察项目为GCS、呕吐、健忘症、CT、MRI影像所见。转归评价:(1)有无神经症状后遗症;(2)有无癫痫发作;(3)采用Awareness Questionnaire,评估受伤前后日常生活有无变化。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GCS13分的51例中,42例CT有脑挫裂伤表现,3例CT无脑挫裂伤表现,但MRI为脑挫裂伤表现,6例CT及MRI均无脑挫裂伤表现;51例中有33例存在神经后遗症。脑挫裂伤与神经后遗症经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χ2值为7.85,P〈0.01。在173例GCS 14分以上的病例中有32例存在脑挫裂伤(18%),其中24例(75%)脑挫裂伤诊断需要MRI;GCS 14分以上脑挫裂伤病例中,GCS14分、呕吐、健忘症与脑挫裂伤有显著关系,χ2值为45.78,P〈0.01;GCS 14分以上脑挫裂伤病例中,神经后遗症少见,脑挫裂伤与受伤前后日常生活变化无明确关系,χ2值为2.69,P〉0.05。平均随访20个月,癫痫发作2例。结论 (1)轻型颅脑损伤中,GCS13分病例残留神经后遗症的危险因素为脑挫裂伤。(2)GCS14分以上病例脑挫裂伤诊断需要MRI。(3)GCS14分以上病例,GCS14分、呕吐、健忘症是诊断脑挫裂伤的危险因素。(4)GCS14分以上病例,脑挫裂伤的存在不是影响转归的影响因素。(5)轻型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的存在不是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通气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护性肺通气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8 h以及通气24 h的PaO2、PaCO2以及PaO2/FiO2与对照组患者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能够明显改善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男性多发伤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PRL)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0例,按照创伤严重评分(ISS)对多发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 h内、第24及72 h测定血清PRL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以15例同龄段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PRL含量为(212.7±77.7)mU/L;多发创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创伤越重,血清PRL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在伤后12~24 h ISS评分分值越高血清PRL含量升高越明显;ISS〈16分组(A组)、25分≥ISS≥16分组(B组)及ISS〉25分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伤后72 h三组患者血清PR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颅脑损伤的5分≥GCS≥3分组与8分≥GCS〉5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72 h各组血清PRL水平开始下降。结论严重创伤及颅脑损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血清泌乳素有望作为评估男性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合并ARDS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36例严重创伤并发ARDS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组并发肺不张12例(33.3%),气管切开18例,支气管镜吸痰加抗生素灌洗6例,全组因颅内再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7例,自动出院死亡2例,病死率25%。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严重创伤合并ARDS的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使用呼吸机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影响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严重创伤患者375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法对20个潜在影响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得出6个影响急性肺损伤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是:脓毒症、创伤持续时间、APACHE Ⅱ评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胃肠返流、高龄;同时发现这些特定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的分层患者人群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结论 脓毒症、DIC和创伤持续时间对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期;胃肠返流和APACHE Ⅱ评分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仅仅存在于创伤后的早期阶段;由于严重的创伤性打击和肺功能的衰退,高龄仍旧是影响急性肺损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尽可能早的接受积极治疗以阻止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6.
雷波 《吉林医学》2011,32(15):3039-3039
目的:探讨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ICU病房近3年收治的57例严重胸外伤导致的ARDS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的经验。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57例中47例存活,10例死亡,病死率为17.54%。结论:ARDS患者应及早诊断并尽早行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伤害控制骨科学的救治观点为指导,使严重多发损伤病人在接受"医疗救治干预"的伤害程度最小化.方法 对23例严重伤病例以"伤情评估体系(ISS)"进行评分,并根据一期临时固定、ICU病情稳定、二期手术时间与方式等进行分析,探讨ISS评分的分值数与手术治疗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3例手术治疗病人中死亡3例(ISS 34分、36分、41分).ISS >25分严重多发伤10例的总体疗效评价,优2例(ISS 27、34分),良3例(ISS 27、34、36),可2例(ISS 27、36分),差3例 (ISS27、36、41分).总优良率为65%.结论 严重创伤病人在原始创伤打击后,在对其后续"医疗救治干预"时应伤害控制骨科学(DCO)新观念指导下,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此类病人的医源性致死、致残因素,明确最佳手术时机与救治方案,指导多专业的联合救治更加有序、合理,把救治病人生命作为首要的救治目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发伤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 本组78例,GCS评分≤8.0分,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多处损伤,均需外科处理.其中:开颅清除颅内血肿62例,去骨瓣减压54例,胸腔闭式引流7例,肝破裂修补手术1例,脾切除2例,骨科固定36例.结果 78例中,存活62例(79.5%),死亡16例(20.5%).5...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mong the deaths due to trauma, about one half of the patients suffer from road traffic injury (RTI). Most of RTI patients complicat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nd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ARDS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Although many injuries and conditions are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RD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trauma patients,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in development of the syndrome are undefined. We hypothesize that not all of the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impacting mortality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 strictly identified by traffic injury. This study aimed to sieve distinctive risk factors in our RTI population, meanwhile, we also hypothesize that there may exis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isk factors in these patients.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egarding RTI as a single cause for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 admission. Patients identified as severe RTI with post-traumatic ARDS were enrolled in a prospectively maintained database between May 2002 and April 2007 and observed. Twenty-three items of potential risk impacting mortality were calcul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es in order to find distinctive items in these severe RTI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247 RTI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ARDS admitted to EICU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unadjusted odds ratio (OR)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of mortal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six risk factors out of 23: APACHE II score, duration of trauma factor, pulmonary contusion,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sepsis an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adjusted ORs with 95% Cl were denoted with respect to surviving beyond 96 hours EICU admission (APACHE II score, duration of trauma factor,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APACHE II score beyond 20 EICU admission (duration of trauma factor, sepsis,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eyond 7 days EIC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东明  王伟林  韩冬 《河北医学》2006,12(9):904-905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胸外伤(193例)的9.3%。18例均给予机械通气,平均6.2d。死亡率11.1%。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行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