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斜肌断腱术与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且垂直斜视角在20-25△的病例,分两组行下斜肌断腱术和下斜肌前转位术。结果 下斜肌断腱术组治愈率为40%,平均欠矫10△。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治愈率为90%,平均欠矫5△。结论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中等程度下斜肌亢进,且垂直斜视角在20-25△之间的,更适合作下斜肌前转位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度大小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本组术后随访3~24个月,治愈26例,占76.47%;好转7例,占20.59%;无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矫正斜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融合功能,消除代偿头位。根据患者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选择不同术式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及适应症范围。方法对65例(75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25例(29眼)垂直斜视度小于15△(三棱镜度)者,行下斜肌截除或后徙术;15例(15眼)垂直斜视度15△~20△者,行下斜肌截断前转位术;16例(22眼)垂直斜视度20△~25△者,行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9例(9眼)垂直斜视度大于25△,行下斜肌截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合并内外水平斜视者同时行水平肌的缩短或后徙术。结果治愈42例(49眼),治愈率65.3%(49/75);好转21例(24眼),好转率32%(24/75),无效2例(2眼),占2.7%。结论手术矫正垂直斜视度数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下斜肌转位术>下斜肌截除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在最小手术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掌握手术技巧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结果 34例(41眼)中12例(15眼)施行了下斜肌断腱术,10例(11眼)施行了下斜肌后徙术,12例(15眼)施行了下斜肌后徙前转位术。17例(21眼)治愈,10例(11眼)好转,总有效率79.41%。下斜肌断腱术有效率82.79%,下斜肌后徙术有效率79.42%,下斜肌后徙前转位术有效率75.68%。结论上斜≤15Δ时采用下斜肌断腱术或下斜肌后徙术具有相同的矫正效果,上斜16Δ-25Δ时采用下斜肌后徙前转位术,上斜≥25Δ采用下斜肌后徙并前转位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5.
李乙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36(5):448-449
分离性垂直偏斜(简称DVD)亦称交替性上隐斜,常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该病病因不清,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下斜肌止端转位术是Kratz 1989年报道的一种新的DVD矫正术。1999年6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下斜肌缩短4~5 mm后徙前移术及下斜肌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下斜肌减弱术在治疗上斜肌麻痹性斜视中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上斜肌麻痹性斜视163例,分别行下斜肌部分切除前转位术或下斜肌断腱术、下斜肌后徙术及下斜肌截腱联合同侧上直肌或对侧下直肌后徙术.结果 163例中合并DVD 8 例.术前118例有代偿头位,术后代偿头位消失73例(61.86%),好转40例(33.89%),无效5例(4.23%).单纯下斜肌减弱术163 例中治愈142例(87.12%),好转12例(7.36%),无效6例(3.68 %),过矫3例(1.84%).结论 先天垂直性麻痹临床表现复杂,手术方式不一,灵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收到较好效果.下斜肌部分切除前转位术的平均矫正量高于下斜肌后徙及下斜肌断腱术.在行下斜肌部分切除转位术时,一定要截除足量的下斜肌,一般为6~8 mm,这样才能使下斜肌的上转作用转变为下转作用因而使其减弱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36例儿童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内斜视36例.内斜视20△单眼内直肌后徙5 mm;+40△~60△双眼内直肌后徙4~6 mm;少数大龄患儿且斜视角较大者采用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单眼外直肌截除术.术后同视机训练三级功能.结果:术后眼位正位28例,欠矫7例,过矫1例.术前斜视角在+30△~+50△,术后眼位正位率91.67%(33/36);术前斜视角大于+50△,术后眼位正位率61.11%(22/36).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应早期手术治疗,双眼内直肌后徙术为首选术式,术后的随访对于远期眼位正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上斜肌麻痹是垂直性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并且常与水平斜视同时存在,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可以避免或减少再次手术,提高疗效。本文对78例上斜肌麻痹和/或伴有水平斜视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术式,并对手术方式及疗效作总结和评价。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与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治疗DVD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和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1年观察2组患者的垂直斜视度及下斜肌亢进改善程度、眼球运动、睑裂大小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代偿头位均不同程度改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7例(87.1%,27/31)、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8例(90.3%,28/3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睑裂变小和眼球上转受限等并发症。结论手术目前仍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常用方法,下斜肌后转位术后不易引起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等并发症,能纠正10-30△的垂直斜视,为一种较好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且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成年白内障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普遍接受的最佳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提高明显,但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多,尤其术后屈光的矫正,弱视治疗仍严重影响患儿视功能的恢复,作将我科1999年~2002年间住院的12岁以下已行白内障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4例52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弱视治疗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38例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15-45度合并单眼下斜肌亢进27例,双眼下斜肌亢进11例,全部病人在手术后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得到矫正。结论早期手术可使病人尽快获得双眼视功能,改善和治愈代偿歪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斜肌前转位(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muscle)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疗效。方法伴用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9例(12只眼)。术后随访0.5~6个月,评价斜视度数和眼肌功能。结果术前DVD平均19.7PD,术后平均3.6PD。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3+和2+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16.7%,2/12)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1+。无任何患者主诉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术后1只眼(8.3%,1/12)有轻度上转受限。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原发性外斜视是斜视中常见类型,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取首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治疗原发性外斜视,简化手术方法,不但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部分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减少了手术难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病例共计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和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得出,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实施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的患者,且(P<0.05).结论 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例1.男,9岁。主因自幼眼斜而于1999年3月22日收住院,患者自出生后眼斜,未经治疗。全身情况未见异常。眼部情况:视力OD1.0OS1.0,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三棱镜+遮盖检查,OS33cm+60^△、6m+45^△,眼球运动,双眼内转时伴上转。初步诊断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伴双眼上斜肌麻痹。同视机检查:单眼抑制,他觉斜角=27°,同视机检查表现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手术计划分2步进行,首先做双眼下斜肌断腱,然后矫正内斜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婴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双眼内直肌5~8啪后徙的方法 对所有0.5~3岁的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儿性内斜视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 对3~5岁的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对2组术后眼位进行比较;并把所有患儿按0.5~2岁(不舍2岁)和2~5岁(含2岁)分成2个手术组进行远期立体视(术后3年)功能分析比较.结果 0.5~2岁(不含2岁)组与2~5岁(含2岁)组术后正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8mm组和施行单眼内直肌后徙 外直肌缩短组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组立体视发生率为40.74%,2~5岁组为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眼内直肌超长量后徙是婴儿性内斜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婴儿性内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有可能应在0.5~2岁之间进行,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觉更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7,(29)
目的观察分析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肌切断术在小儿斜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观察对象的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斜视患儿中随机抽选8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组,将单号患者纳入观察组(43例)并给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肌切断术治疗,将双号患者纳入对照组(43例)并给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下斜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斜视临床可给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效果确切,能较好的恢复患儿下斜肌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