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制定的高血压治疗总体目标是[1]:无特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为130/80 mm Hg;减少靶器官的损害,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高血  相似文献   

2.
1.高血压患者治疗血压降到什么水平最合适,为什么?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及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后的血压应降至正常(<130/85毫米汞柱)或理想(<120/80毫米汞柱)水平。具体地说,老年患者应至少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青、中年患者或合并有糖尿病者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以下或120/8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肾脏损害或有蛋白尿者(24小时尿蛋白>1克),控制血压应更严格。有研究建议,血压应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日渐增多,随之又引发了严重的心脑肾病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老年人高血压病上升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卫生行业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6月欧洲高血压“指南”中认为根据现有的证据,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也就是说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和正常人一样,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脉压增大、并发症多、伴有多种疾病、易于发生药物副反应等特点,在诊治老年高血压病方面,要从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治疗入手,药物治疗应采取阶梯用药法,从小剂量开始,不突然撤换药物,不间断用药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 mmHg为特征的慢性病。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11·88%,全国大约有9000万高血压患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在美国1976~1980年间仅1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1988~1991年间这个比例上升到27%;在英国仅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小于140/90 mmHg[1]。我国北京某社区的调查显示:只有18·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到正常[2]。普遍认为治疗依从性不佳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3]。国内多项实验研究表明,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群血压以120/80mmHg(毫米汞柱)以下最理想。高血压病人都应将血压控制到140/70mmHg以下,包括已患心肌梗塞的病人,老年高血压病人,单纯收缩压增高的病人,脑血栓后病情稳定的病人。控制在138/83mmHg以下更佳。糖尿病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并已有肾损害(24小时尿蛋白超过1克)时,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以下,  相似文献   

6.
依那普利致耳性眩晕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8岁。患高血压病23年,平时未服用降压药时血压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曾服用“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北京降压0号”等多种降压药物,服药可使血压降至135~140/75~85mmHg;近2年服用“北京降压0号”1片,2/d,血压多控制在130/80mmHg;近期因家事失眠,出现头胀,多次测血压均在170/105mmHg,医生建议换用“依那普利5mg,2/d”。  相似文献   

7.
<正>1.血压降到多少为好?2018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血压最好降至130/80mmHg。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能耐受的可降至130/80mmHg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的降压水平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对72例老年高血压患进行动态血压/心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72例老年高血压患中,有22例并冠心病的患,在血压94~119mmHg/48~81mmHg(1mmHg=0.133kPa),平均112.9/58.5mmHg时出现ST—T缺血性改变。而72例中,有20例无冠心病,在血压86-119/43~90mmHg,平均99.5/58.5mmHg时,无缺血性ST—T改变。结论 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当收缩压降至120mmHg以下时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8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伲福达)20mg,2/d(8:00,18:00),观测动态血压,结果:血压晨起服药前(6:00—7:00)147±8/72±5mmHg,服药后(9:00)128±7/63±4mmHg。动态血压监测见服药后8-10h血压开始明显升高。遵医嘱将2例服药时间改为10mg,1/8h(6:30,14:30,22:30);6例服药时间改为20mg/早(6:30)、10mg/午晚(14:30,22:30),7-10d后再次观测动态血压,服药前血压138±7/70±5mmHg,服药后128±8/64±5mmHg。晨平均收缩压降至正常范围,服药后收缩压降幅明显低于调整前。  相似文献   

10.
赵勇 《山东卫生》2006,(8):51-51
如果联合、足量、合理使用三类以上降压药物,其中包括一种口服利尿剂,而血压仍不能降至140/90mmHg,则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研究显示,轻中度高血压患中至少有8%服用三类以上降压药而血压控制不理想;高血压门诊的统计数据与此相似,为7.82%。  相似文献   

11.
强薇  滕沁 《中国校医》2004,18(6):546-546
按1999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查、评估和治疗全国委员会第6次报告的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3种足量降压药治疗,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仍不能降至140/90 mmHg以下者,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能使收缩压下降至160mmHg以下者为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5%[1].近年来,我们在门诊收治顽固性高血压26例,现对其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意味着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群相同,即血压≥140/90mmHg;目标血压应在140/90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临床症状及特点与中青年高血压有显著不同,在诊断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应注重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及老年高血压特殊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应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及改善动脉弹性功能,减轻压力反射加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达目标水平。为达到目标血压需要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康医生 《健康生活》2007,(11):16-17
康医生:我于去年被查出为高血压,当时血压为160/95mmHg。医生建议我用降压药(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二个月后复查,血压降至130/80mmHg。我坚持用药已近一年了,最近半年以采血压再未超过140/90mmHg,是否可以停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干预对中年军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年度体检确诊为高血压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有计划地采用饮食、运动、心理、控制体重、限盐、限酒等认知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6个月后,正确用药、减少膳食脂肪、合理膳食用盐、保持适当体重、适当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监测血压、保持乐观心态等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组收缩压由干预前(150.3±10.8)mmHg(1mmHg=0.133kPa)降至(133.7±6.7)mmHg;舒张压由干预前(93.6±7.9)mmHg降至(85.4±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和行为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5.
1、慢性肾炎病人能否妊娠,主要根据有无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定。血压在150/100mmHg以上或氮质血症者不宜妊娠;仅有蛋白尿,血压及血肌酐均正常者可以妊娠,但应严密监护;血压在150/100mmHg以下,血肌酐<132.6umol/L,可继续妊娠,但应注意休息、控制血压;倘若血肌酐>265.2umol/L或血压上升至160/100mmHg以上,经积极治疗不易控制时,应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张玉蓉 《现代保健》2011,(30):146-147
目的探讨分析在社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血压值和高危因素进行分层,在社区全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80例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随访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分层干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55±25)/(95±25)mmHg,分层干预实施以后降到(125±25)/(75±25)mmHg。分层干预治疗以前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52.50%,干预实施以后升高至83.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01,P〈0.05)。结论结合老年患者血压变化和存在的高危因素,采取分层干预,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黄力 《医药与保健》2012,20(10):19-19
中国是高血压大国,患者数已超过2亿。虽然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度逐渐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血压达标率目前还很低,即使在三甲医院,也仅为30.6%。血压居高不下会导致心衰、脑卒中、肾衰等恶性并发症。目前全球主要高血压指南将普通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定为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对伴有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血压更应严格控制。血压达标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血压达标率一方面要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另一方面需要医护人员的提醒和督导,保证患者不随便停、换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情况。方法36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应用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降压治疗,每2~4周测血压1次,每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1次。结果34例用药治疗半年血压降至目标值以下。27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完全逆转或有所减轻,左心室重量指数从治疗前的(163±38)g/m^2降至(132±28)g/m^2,P〈0.01。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应用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越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或以下,越易使LVH逆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的降压水平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对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心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22例并冠心病的患者,在血压94~119mmHg/48~81mmHg(1mmHg=0.133kPa),平均112.9/58.5mmHg时出现ST-T缺血性改变.而72例中,有20例无冠心病者,在血压86~119/43~90mmHg,平均99.5/58.5mmHg时,无缺血性ST-T改变.结论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者,当收缩压降至120mmHg以下时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0.
吕仲群  吴伟文 《现代医院》2012,12(2):141-143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顺德新桂社区的96例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结果针对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缺乏、用药不规范、不定期自我监测、拒绝控制饮食、不定期进行运动、心理调节失衡等因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收缩压水平由(164±10)mmHg降至(134±10)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宣教,使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定期的社区随访,采用个性化干预,是提高社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