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为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7.28±17.83)min vs.(89.15±12.47)min,术中出血量为(44.75±6.68)ml vs.(221.57±43.83)ml,肛门排气时间为(29.45±6.34)hvs.(59.74±13.18)h,住院时间为(8.24±2.52)d vs.(16.13±3.47)d,术后疼痛率为13.2%(5/38)vs.86.8%(33/38),住院费用为(10 815.65±1 328.24)元vs.(10 283.66±1 146.75)元,并发症发生率为5.3%(2/38)vs.26.3%(10/38)。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例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虽然会增加手术时间,但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患者恢复快,不增加住院费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为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功率94.1%;其中6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未成功,改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例较大结石(1.5 cm),开腹胆道取石钳及网篮均无法取出,采用钬激光碎石成功。4例中转开腹,均为腹腔致密粘连,胆总管无法显露。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0.2±18.6)min。术后2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2~6 d痊愈。术后住院10~14 d,平均(10.4±6.6)d。术后4~6周拔除T管,1例术后2周经T管造影检查证实残留结石1枚,6周后经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62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肝内外胆管狭窄、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熟练掌握软硬镜技术及术中细致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云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5):332-33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7年4月共收治6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2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并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开腹组35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93.3±40.8)ml、术后5例明显感觉疼痛,术后平均住院(8.0±1.2)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0.9±4.2)h;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为(223.3±57.6)ml,术后26例明显感觉疼痛,术后平均住院(14.2±2.7)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64.1±7.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现胆道残余结石1例,经胆道镜取出。随访1.2(1-3)年,开腹组有2例复发胆总管结石,腹腔镜组无结石复发,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1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148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细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8例中,腹腔镜手术成功116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32例,无中转开腹.术中胆管镜下取净结石116例,十二指肠镜下取出结石29例,乳头切开术后排出结石3例.无残余结石.术后胆漏7例,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轻症胰腺炎3例.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有2例呈现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区狭窄影像,未予处理.术后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对于有较高腹腔镜和内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高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高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别纳入胆道镜组及十二指肠镜组,各24例。分别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及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胆道镜组手术时间(185.20±52.47)min、术中出血量(35.9±12.8)ml、住院时间(10.26±3.15)d均显著少于十二指肠镜组(t=11.905、13.226、4.198,P0.05);十二指肠镜组胆管炎发生率为25.0%(6/24),显著高于胆道镜组的4.2%(1/24)(χ2=10.85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处于轻微疼痛范围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胆管积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LCBDE具有良好的结石清除能力,并可降低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与结石复发率,有利于降低高龄患者手术应激,保证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148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148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细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8例中,腹腔镜手术成功116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32例,无中转开腹.术中胆管镜下取净结石116例,十二指肠镜下取出结石29例,乳头切开术后排出结石3例.无残余结石.术后胆漏7例,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轻症胰腺炎3例.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有2例呈现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区狭窄影像,未予处理.术后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对于有较高腹腔镜和内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31例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中2例因腹腔粘连致密,胆道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严重而中转开腹。29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因胆总管结石大,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1例肝内胆管结石较多,胆道镜和取石钳取石困难,剑突下切口延长至3~4 cm,直视下用取石钳联合胆道镜取石。行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平均170 min。术后均无腹腔出血和肠漏等并发症发生。3例出现少量胆漏,未出现腹膜炎和腹内感染征象,腹腔引流管分别于术后第6,9,10天拔除。2例剑突下切口感染均是切口延长者,通过局部换药愈合。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术后5~7 d出院。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的患者中,10例于术后7 d带T管出院,14例于术后14 d夹闭T管后带管出院。术中19例结石取净,10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于术后2个月经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安全,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炎症严重及肝内外结石较多、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者需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6例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180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8例放置T管,57例Ⅰ期胆总管缝合,25例经胆囊管取石;6例术中中转开腹。结果术后胆漏2例,经引流痊愈;5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行ERCP或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6.0±3.5)d。带T管的98例患者术后4周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道通畅,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和开腹组(40例,行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恢复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8.4±25.8) min,长于开腹组的(141.7±18.6) min,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3±36.6) ml、(1.8±0.9) d、(7.6±2.2) d,均显著少于开腹组的(244.7±48.5) ml、(3.1±1.7) d、(14.8±4.3) d,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率为32.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开腹组的65.0%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进行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为20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腔镜组),101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切口感染率、结石残余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治疗费用、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感染率、结石残余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58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5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成功率99.7%;手术时间60~230min,平均85min。术后发生胆漏13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腔残石致引流管口脓肿形成1例,胆管残石35例,T管引流出钛夹3例。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进流质食物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4.6d。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治疗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附8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分析 84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或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 (或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其中 76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8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治疗效果肯定 ,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两组均行LCBDE,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加速康复组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采用门诊随访,了解患者术后临床表现、肝功能和是否有结石残留,随访时间截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随访情况等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75例,对照组35例,加速康复组40例.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5±46) min、(124±28) mL和(178±37) min、(114±32)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9,1.431,P>0.05).对照组患者分别有12、14、10例发生术后切口疼痛、呕吐和各类感染,加速康复组分别有5、6、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4,5.966,4.241,P <0.05).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1天WBC、ALT、DBil分别为(11.4±3.5)×109/L、(128±33) U/L、(38 ± 14) μmol/L和(10.6±3.0)×109/L、(135±35) U/L、(44±16) μmol/L,第4天分别为(7.8±2.9)×109/L、(48±14) U/L、(21 ±8) μmol/L和(6.9±2.1)×109/L、(43±13) U/L、(20±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8,-0.872,-1.767,1.553,1.836,1.044,P>0.05).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13)h、(45±14)h、(6.8±2.3)d、(11.3 ±4.5)d和(35±11)h、(19 ±7)h、(4.2±1.8)d、(9.6 ±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10.524,5.485,2.077,P<0.05).对照组和加速康复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8 729±3 127)元和(16 981 ±2 75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P<0.05).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T管胆道造影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各有4例结石残留,经胆道镜取石痊愈;至随访结束,所有患者未再次出现腹痛、黄疸和发热等胆道并发症.结论 ERAS联合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总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及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6月,采用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54例。结果根据术前病历选择标准实施的5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8~137 min,平均92 min。术中出血20~150 m L,平均82 m L;术后住院5~14天,平均6.8天。3例术后胆漏,经腹腔引流1周至12天后痊愈,其余51例术后48~72 h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复查彩超均未发现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掌握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行LCBDE一期缝合术的4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病人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2例分别损伤横结肠、十二指肠球部浆膜。手术时间为76~155 min,平均(108.5±35.4)min;术中出血量为10~115 ml,平均(35.6±10.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4d,平均(1.2±0.5)d;术后住院时间为5~15 d,平均(7.2±3.2)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3/48),其中胆漏2例,高淀粉酶血症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再手术病例。43例病人完成术后1年随访,随访率为93.75%,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胆管狭窄、胆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选择性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预后良好。但术者需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操作经验,并灵活地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份至2012年10月份56例施行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病例。既往均无胆总管结石手术史,无胆道狭窄畸形,排除胆管及周围恶性肿瘤病变;无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无残留结石;胆总管壁增厚扩张范围在1 cm~2 cm,无明显急性炎性改变;术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通畅。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例术后出现胆瘘,2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尿潴留。所有病例均顺利出院,无出现切口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取石疗效确切,创伤小,无需留置T管,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运用三镜术中联合手术对胆总管扩张疑有病变的1594例患者进行治疗的经验及效果。结果即时缝合的905例中857例及T管引流的689例中633例治疗获得成功。中Κ开腹14例,胆漏59例,术后残余结石内镜未能取净11例,其他15例,死亡5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三镜术中联合手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