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经临床治疗痊愈后,患者易出现胃脘胀满、食欲差、恶心而不能恢复正常进食的状态,即中医之“胃痞”。《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扶正祛邪,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胃气得复,痞证消除。  相似文献   

2.
1热痞方证辨析:《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本证由于表证未解复下或邪气内结以致无形邪热壅结于胃脘,邪结中焦,气机受阻形成中焦痞结。症见心下痞满,按之不硬,或有口干、心烦、小便短赤或大便干,舌红苔黄,脉  相似文献   

3.
杜昌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45-146
"虚痞",是指由脾胃中焦亏虚导致以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张景岳概括说:"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本证临床极为常见,肝、胆、胃、肠、胰诸疾均可见到此证,但尤以胃病为多。笔者于临床中见到有医者动辄则以泻利之药,以图一时之效,而犯"虚虚"之戒。诚如《医学正传.痞满》所说":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谈谈自己对"虚痞"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胸痞病是杜武勋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一类以反复胸中胀满、窒闷、痞塞不通,且常伴烦闷、懊恼、郁结等情绪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常将该类疾病按照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思路予以抗焦虑药物,中医则常根据痞证或胸痹的治疗原则予以方药,均难起良效。杜武勋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归纳出胸痞病的核心病机在于胸中气机不利,五脏气化失司,认为在治疗时,应以“天人相应”和“五脏整体”为总纲,结合患者体质特点及发病时间运气特点,关注五脏间生、克、复,损有余,补不足,条畅五脏气机,使五脏气化得复,胸中气机得通,临床疗效显著。通过3则验案总结杜武勋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胸痞病经验,以期为临床胸痞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热痞的重要方剂,由大黄、黄连两味中药组成。在《伤寒论》中,记述与之相关的条文有二:第154条日:“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第164条日:“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教授善用经方,活用经方,以经方之理与经方之法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痞的含义有二:其一,“痛也”;其二,“通否,闭塞不通”。简言之,痞即痛与不通,是对痞病主证和病机的高度概括。由于病因病位不同,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痞即痞病,指凡是引起以痛为主证,以不通为病机的一切疾病,由痰、食、水、瘀血或无形之邪阻塞形成,可产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内经》把痞称为痞饮、痞逆、否肿、否痛、否隔、否塞,仲景称之为痞满、痞硬满、痞硬,均是以同以复词的形式多方面解释了痞病,朱丹溪直接把痞块称为疟母,孙思邈把痞称为症瘕,说明了痞病之广泛;狭义痞专指仲景痞证,为无形之邪壅塞心下。  相似文献   

7.
丁静茹 《黑龙江中医药》2011,40(5):F0003-F0003
痞一词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而最早提出痞证的则是东汉的张仲景,其形容之为“但满而不痛者,则为痞”,且《伤寒论》论述痞证条文很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不同性质的的痞证,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将学习《伤寒论》中痞证的辨证施治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4.膈间支饮原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获苓芒硝汤主之。  相似文献   

9.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 ,损伤中阳 ,邪陷于里 ,寒热互结于心下 (胃脘 ) ,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所致的痞症。病证表现以痞、呕、利为辨证要点。现临床已将本方广泛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胃肠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之脘腹痞满 (虽呕吐下利但其痞不减的脘腹痞满不适 )等证。方中选用半夏、干姜辛散温阳 ,散结除痞 ,以除其寒 ;黄连、黄芩苦寒降泄 ,以清其热 ,4药相配 ,辛开苦降 ,寒热得除 ,升降得调 ,痞满得消 ,配伍精当 ,易于理解。但方中如何配伍人参、大枣、炙甘草 3味甘温益气 ,易壅滞脾胃之品于治痞方中 ,而舍行气之药 ,似于…  相似文献   

11.
痞证为临床常见自觉症状,指胸腹间如物填塞、窒闷不舒,乃因气机滞塞、升降失和所致。大凡由有形实邪如痰浊、水饮等阻滞气机所致之痞为实痞,而阳气不足、虚而不运致气机斡旋无力之痞为虚痞。治法上,自张仲景创辛开苦降、攻逐水饮、清热除痞等法以来,对实痞治疗日趋完...  相似文献   

12.
心下痞与胃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东 《河南中医》2003,23(2):63-63
《伤寒论》第 15 1条 :“脉浮而紧 ,而复下之紧反入里 ,则作痞 ,按之自濡 ,但气痞耳。”第 15 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4 9条 :“伤寒五六日 ,呕而发热者 ,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 ,不为逆 ,必蒸蒸而振 ,却发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 ,此为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综合《伤寒》、《金匮》论痞 ,其病机为 :伤寒误下 ,使脾胃之气受伤 ,在表之邪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8例胃窦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胃窦炎具有痞病俱见,以痞为主、痞痛与嗳气同时出现、上腹部按之自濡的临床特征。本病与《伤寒论》之痞证有相一致的病证、病位与病机。提出了痞证可有微痛的见解。胃窦炎按痞证治疗,可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并注意予药宜温寒并用,治须攻补兼施,大黄不可不用等要点。  相似文献   

14.
黄恒青教授认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素体脾虚可致胃痞,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外加邪实侵袭阻遏气机,致脾胃升降失职。治疗上以整体观念为核心,辨证加减,分别予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保和丸、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汤、半夏泻心汤或枳实消痞丸化裁,使脾胃功能得复。  相似文献   

15.
<正>半夏泻心汤首载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9条[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代表方,《华氏中藏经》说:"阳气上而不上曰痞;阴气下而不下曰痞,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指出痞证  相似文献   

16.
"胃痞"即《黄帝内经》所言之"痞满",对于胃痞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临证时辨证论治,以"土得木而达"为理论指导,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痞病疗效颇佳,并举临床验案以论之。  相似文献   

17.
试谈胃窦炎按痞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道涨 《江苏中医》1996,17(2):38-39
通过对38例胃窦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胃窦炎具有痞痛俱见,以痞为主,痞痛与嗳气同时出现,上腹部按之自濡的临床特征。本病与《伤寒论》之痞证有相一致的病证、病位与病机。提出了痞证可有微痛的见解。胃窦炎按痞证治疗,可选用大量黄连泻汤和半夏泻心汤,并注意予药宜温寒并用,治须攻补兼施,大黄不可不用等要点。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医药治疗痞满的历史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痞满的病名主要见百、满、否塞、否隔、痞症、痞满等,与结胸、胀满相类似,需从诊断、病机、治疗上予以鉴别。1病名诊断中医对痞满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追溯其源,首先见于《内经入其主要称为否、满、否塞、否隔,否与痞二者相互通应。《索问·五常政大论》云:“备化之细……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索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阴所至,为积饮百隔。”《素;可·至真要大论》云:“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这些皆指痞塞痞满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五泻心汤证原文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2.附子泻心汤证:"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条)3.生姜泻心汤证:"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条)4.甘草泻心汤证:"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条)5.半夏泻心汤证:"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149条)  相似文献   

20.
痞满一词始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则生满";《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则明确提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现代则认为痞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心下痞塞,胃脘部或两胁肋甚至满腹满闷,痞塞不通,触之无形、不痛的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