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脉造影正常的胸闷痛伴ST段或T波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正东  吴鹏 《海南医学》2009,20(11):28-2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具有典型胸闷痛且伴ST段或T波异常改变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胸闷、胸痛,或同时有胸闷痛症状且伴明显ST段、T波,或ST-T异常改变患者(其中仅有胸闷者15例,典型胸痛者20例,胸闷胸痛均有者10例),冠脉造影结果采用目测法,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45例患者除2例右冠脉轻度狭窄20%-30%,2例左前降支轻度狭窄25%-35%外,余冠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结论冠脉造影有其不足的一面,它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的对比,不能发现微血管的病变。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段、T波或ST-T的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8(6):577-578,58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分布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并结合临床分析46例冠脉造影结果。结果冠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为前降支,其次为右冠及回旋支;心肌梗塞、心绞痛冠脉造影的阳性率高,而临床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阳性率低。结论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仅凭ST-T改变,对高心病患者拟诊合并冠心痛应慎重。临床无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单以不典型胸痛为表现,冠脉病变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3.
ST—T异常疑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0例胸痛伴心电图ST-T异常疑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6~69y,平均年龄(56.77±8.44)y。分别进行心电图(包括运动心电图)、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0例ST-T异常疑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①大部分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②合并存在高血压者较多;③合并心律失常者较多;④血脂异常者中以高甘油三酯居多。结果提示:对临床上以不典型胸痛为主诉、心电图有ST-T异常改变的患者,临床医生诊断其为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寻芳霞  雷慧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32-2733
目的:评估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诊冠心病方面的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方法:将144例心电图有ST-T段改变的患者,根据有无典型胸痛分为A、B两组,均行冠脉造影,若造影中发现有一支冠脉狭窄且≥50%为阳性,最后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A组为82.1%,B组为17.9%,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电图ST-T改变结合胸痛确诊冠心病价值高,单独心电图ST-T改变不能确诊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CAG)与不同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患者以症状分为心肌梗死、典犁心绞痛、不典型胸痛三组;以心电图改变分为有ST-T改变组及无ST-T改变组.分别计算CAG阳性率,同时汁算合并不同危险因素患者CAG阳性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心肌梗死组CAG阳性率为100%,典型心绞痛组CAG阳性率为88.73%,心电图有ST-T改变组CAG阳性率为92.21%,典型心绞痛合并心电图ST-T改变组的CAG阳性率为93.85%,合并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患者CAG阳性率为88.89%.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都有各自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ECG)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方法对215例需接受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行标准12导联静息ECG检查,并将其慢性ST-T改变情况与冠脉造影结果进比较。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判定为冠心病,分析ECG的ST-T改变情况,心电图阳性组90例,其中真阳性34例,占37.8%,假阳性56例,占62.2%;心电图阴性125例,其中假阴性72例,占57.6%,真阴性53例,占42.4%。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并不高,临床依据持续性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静息心电图(ECG)上ST—T改变于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电图ST—T改变能否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依据。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结果均为阳性的冠心病患者156例,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结果,同时对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分组,观察心电图与不同病变动脉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156例CAG阳性患者ECG出现ST-T改变的有104例,阳性率为66.6%;单支病变64例,ECG阳性为36例,阳性率56.2%;双支病变53例,ECG阳性为33例,阳性率62.2%;三支及左主干病变39例,ECG阳性为33例,阳性率84.6%。在57例左前降支单支病变中出现前壁心电图ST—T改变的有18例,定位符合率为31.5%。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病例中心电图ST-T改变的阳性率更高。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要和其他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心电图相关导联ST-T的改变对心肌缺血的定位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8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前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冠脉造影16例有2支或单支血管100%闭塞,28例有1~3支血管弥漫性狭窄;84例患者心电图正常者12例(14.29%),ST-T异常者26例(30.95%),异常Q波16例(19.05%),碎裂QRS波(fQRS波)32例(38.10%),V2-V3(或V4)R波递增不良(PRWP)者有12例(14.29%).结论 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陈琦菲  谭小强 《当代医学》2021,27(18):157-158
目的 研究典型冠心病症状和绝经对女性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价值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因胸闷、胸痛就诊且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的6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典型冠心病症状分为典型组(n=36)和非典型组(n=24),根据是否绝经将患者分为绝经前组(n=25)和绝经后组(n=35),分析各组静息状态下ST-T改变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 29例,阳性率为48.33%,经心电图ST-T确诊为CHD 20例,阳性率为33.33%,诊断符合率为68.97%;典型组和绝经后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造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8.26%、87.50%,均显著高于非典型组和绝经前组的33.33%、46.15%(P<0.05).结论 女性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T改变对于冠心病初步诊断偏差较大,结合CHB典型症状及是否绝经因素,能提高女性冠心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任小妮  王茜 《吉林医学》2010,31(28):4977-4978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初步诊断为冠心病210例住院患者,对心电图有ST-T改变者运用冠脉造影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评价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结果:210例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根据ST-T改变的动态变化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A组105例中,冠心病呈阳性74例(70.48%),阴性31例(29.52%),符合率70.48%;心电图ST-T改变无动态变化的B组105例中,冠心病呈阳性43例(40.95),阴性62例(59.05%),符合率40.95%。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A组与心电图ST-T改变无动态变化的B组,冠心病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1)。结论: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价值,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符合率明显高于ST-T改变无动态变化的患者,对无动态变化的ST-T改变患者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210例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有或无典型胸痛的心律失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10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伴典型胸痛的A组102例和不伴典型胸痛的B组108例,作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A组中98例(96.1%)有冠脉病变,而B组中仅18例(16.7%),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为冠心病时,应结合临床胸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进行观察,根据心电图检查复查结果将45例ST-T段动态改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将33例ST-T段非动态改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冠脉造影阳性43例,对照组冠脉造影显示狭窄5例。结论 ST-T段动态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明显优于ST-T段非动态改变,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典型胸痛患者心电图有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咏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3例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者占77.36%(41/53).冠状动脉正常组占22.64%(12/53),其中3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3例为心肌桥,4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结论:不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ST—T改变患者误诊率仍较高,临床上仍应作冠脉造影,以明确冠心痛诊断.静息与胸痛时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特别是对无典型脚痛且ECG无明显缺血改变的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较困难,本文将40例冠心病患者CAG结果与ECG对比分析,目的是进一步探讨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共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为36~76岁,平均年龄522岁,均为ECG及CAG资料完整者,30例伴冠脉病变,10例冠脉正常,40例均伴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而住院治疗。ECG方面检查包括常规ECG、24小时ECG、运动试验ECG,其中一项符合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则判为ECG阳性。CAG采用多平面投影冠脉注药,电视录像提供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常规心电图(ECG)ST-T改变,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04例,对其常规心电图有ST-T改变者运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分组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81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47例,而冠脉造影阴性者23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10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冠脉造影阳性者38例的单支病变中有12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3例多支病变中有14例出现ST-T改变,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依据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具有局限性,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慎重,应及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痛伴ST-T异常反变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胸痛患者伴有明显ST-T异常改变(其中有典型心绞痛6例,不典型者14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目测法,狭窄≥50埘断为冠心病。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回旋支轻度狭窄30%-40%外,余冠状动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结论(1)冠状动脉造影有其不足一面,它狭窄的判断需依赖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且不能发现微血管病变。(2)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T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诊断标准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ECG)和检出率.方法 选择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120例合并微血管病变为观察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ECG检出率及ECG异常类型.结果 观察组的ECG检出率为8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ECG异常类型主要为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且观察组的ST-T段改变率、心律失常率及≥2种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病变风险,早期应用ECG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心脏损伤,可以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心肌病和冠心病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段的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206例有ST-T段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ST-T段改变的动态变化分为ST-T段改变有动态变化组和无动态变化组,分别对ST-T段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ST-T段改变有动态变化组对冠心病的确诊率高于无动态变化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心电图ST-T段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中度一致。结论心电图有动态变化的ST-T段改变可提高对冠心病的确诊率,临床医师可通过发现心电图有ST-T段动态改变,尽早对患者行冠脉造影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ECG)是诊断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之一,简单、快捷、无创,普遍应用于临床.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当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现对67例有反复阵发性胸痛的可疑冠心病患者CAG与ECG结果对比,探讨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ST-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静息心电图(ECG)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9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并伴随一项及以上高危因素的拟诊冠心病患者,对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静息ECG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时,ECG与冠脉造影在检查结果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状动脉狭窄≥70%比冠状动脉狭窄50%~70%更易发生ST-T异常(P〈0.05),单支血管病变组与多支血管病变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③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时ST水平延长可视为早期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一种提示信号。结论与临床资料相结合,除外其他继发性ST-T改变,静息ECG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