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前S1抗原的检测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S1 蛋白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 基因的编码产物 ,是HBV外膜蛋白中的大分子HBsAg的组成部分。近年的研究表明[1],前S1 抗原 (Pre -S1Ag)与病毒的感染性复制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现就Pre-S1Ag,HBV—DNA与其标志物 (HBV—M)之间的关系、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材料和方法1 1检测对象 :收集我院检测HBV—M标本共135例 ,其中HBsAg( +)、HBeAg( +)、HBcAg( +)的乙肝患者45例 ,HB sAg( +)、HBeAb…  相似文献   

2.
HBsAg检测中S/CO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检测方法仍以酶联免疫法(ELISA法 )为多。在其检验报告单中有S/CO值一项 ,对于它的临床意义说法不一。本室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FQ -PCR )检测HBV DNA含量作比较 ,说明S/CO值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HBsAg 含量的初步判断指标。1材料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 (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生产 ) ,HBsAg定值血清 (2μg/ml和5μg/ml,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 )酶标仪 (芬兰MescanMK2),乙型肝炎系统分析软件 (四川省泸洲医学院检验提供 ) ,HBV DNA试剂盒 (深…  相似文献   

3.
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结果分析李卓名聚合酶链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于1985年首见报道。本文应用此技术检测我院住院的HBV-M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并与酶联免疫检测HBsAg...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的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国亮  张慧慧 《江西医药》1995,30(5):261-263
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同时检测了乙肝患者血清97例。结果显示:HBV-DNA-PCR阳性率67.0%,乙肝五项一项以上阳性率97.9%,HBe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89.7%,HBeAg阴性仍有51.7%HBV-DNA阳性,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25.0%,献血员有4.0%HBV-DNA阳性。结果提示,在乙肝病毒感染检出率方面,乙肝五项高于PCR,HBV-DNA-PCR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玉华  刁仁联 《江苏医药》2001,27(12):956-956
近年来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电泳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检测结果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且无法判断血液中HBVDNA含量 ,给临床评价药物疗效 ,判断疾病预后带来困难。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PCR扩增产物 ,对 142份临床血清进行了HBVDNA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检测标本收集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标本 142份。年龄 19~ 5 8岁 ,男性 10 5例 ,女性 37例。同时经酶标方法检测HBsAg ,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IgG。二、仪器与试剂仪器为MTC10 0扩增仪 ,伯乐 5 5 …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M阳性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燕  黄兴华 《天津医药》1997,25(5):288-290
应用聚合链反应对1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HBV M)阳性的慢性肼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HBV DNA总阳性率为72.86%;BH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纺分别为76.56%、96.15%和74.42%;HBs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3.33%,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9.09%。2.各HBV感染模式中,H  相似文献   

7.
王小青  刘亦琪 《江苏医药》1995,21(6):377-378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74例HBVM阳性的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了HBVDNA检测。结果显示双抗原(HBsAg和Hbe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100%(8/8),脐血为87.5%(7/8)。单抗原(HBs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26.92%(14/52),脐血为19.23%(10/52)。抗体(抗-HBc、抗-HBs、抗-HBe一项至三项)  相似文献   

8.
胸腺α1和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50例及丙型肝炎20例,应用胸腺α1和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6个月,治疗后其PCR-HBV-DNA的阴转率为68.0%,PCR-HCV-RNA的阴转率为70.0%,较对照组(干扰素α1b)的PCR-HBV-DNA阴转率440%及PCR-HCV-RNA的阴转率30.0%为高(P〈0.05)。通过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sIL-2Rα及TNFα发现,治疗前CD8,sIL-2Rα和  相似文献   

9.
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因检测技术 ,现已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院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 ,共检测HBVDNA438例 ,现报道如下。1材料及方法1 1材料 :(1)PCR扩增仪 (美国PE9600)。 (2)DA620微量荧光检测仪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3)HBVDNA试剂盒 (深圳市达尔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 (4)标本来自我院2001检测HBVDNA送检标本共438例 ,其中男285例 ,女性153例。1 2方法 :(1)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静脉血1ml于Ep pendoff…  相似文献   

10.
资料和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医院病人。其他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大肠癌、皮肤癌、胃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BV-M。药盒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测其阴性(-)或阳性( )。HBV-M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其中1项阳性即为HBV-M阳性。结果 144例PHC病人131例HBV-M阳性,其模式共11种。模式Ⅰ(全阴)占903%,模式Ⅱ“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比例最高,为4097%。见表1。150例…  相似文献   

11.
对HBVHBeAg/HBeAb血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例HBV血清中HBVDNA进行检测,发现45例HBeAg(+)/HBeAb(-)血清检出88.88%HBVDNA(+),56例HBeAb(-)/HBeAb(+)血清检出46.42%HBVDNA(+),HBeAg/HBeAb与HBVDNA关系显著性检验,差别无显著性(χ2=1.16,P>0.05),HBsAg滴度与HBeAg检出无相关性(r=0,P>0.05)。  相似文献   

12.
戴晨阳  戴晨琳 《天津医药》1999,27(9):515-5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9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随着临床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抗-HBe及抗-HBc阳性组,而后两组中部分病例HBV-DNA水平仍很高,血清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3.
42例乙型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本文对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 (乙丙型肝炎 )与单纯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特点作初步分析 ,并对使用α 干扰素后病毒标志转阴进行对比。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6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本院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参照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所订标准。全部病例作血清乙肝标志物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HEV、抗HCV、抗HAV IgM、抗HDV(ELISA)。其中 68例HBsAg阳性及抗 HBe、HBeAg、抗 HBc一项或两项阳性、ALT异常为…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6月~ 1999年 11月 ,使用多亚型天然α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5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例慢性丙型肝炎均为住院患者 ,男性 ,年龄 4 7~ 65岁。病程 4~ 8年 ,患病前均曾有输血史。诊断参照 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其中慢性肝炎轻度 1例 ,中度 4例。病程中均有反复或持续ALT增高 ( 50~ 150U /L)。治疗前检测 ,均为抗HCV阳性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检测HCVRNA阳性。其中 1例合并HBsAg阳性 ,HBeAg阴性 ,HBVDNA阴性。二、方法 :多亚型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c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 HBcAg与 HBsAg、 HBeAb、 HBcAb同时阳性率为 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 40.0%检测出 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 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 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严新民  余文林 《云南医药》1997,18(6):488-492
为了解HBV前C基因突变与血清“e”抗原和干扰素治疗的临床关系,采用错配碱基PCR技术检测HBV前C基因突变,结果发现148例“e”抗原阴性病人34例血清HBVDNA阳性;20例肝硬化,肝癌病人4例HBVDNA阳性,全部肝细胞HBVDNA阳性;68例“e”抗原阳性病毒血清前C基因突变仅为132%,56份抗“e”阳性病毒血清“A”突变频率为714%。干扰素治疗对“G”野生型病毒感染患者优于“A”突变型病毒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和(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凌宁  任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0):861-861
慢性乙型肝炎有经典型和异型之分 ,经典型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特征是 :HBsAg +、HBeAg +、抗 -HBc +和血清HBVDNA +,由HBV野毒株感染所致 ;异型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特征是HBsAg+、抗 -HBe +、抗 -HBc +和血清HBVDNA +,主要由HBV前C基因变异株或X区C基因启动子变异株感染所致。HBV复制活跃的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需抗病毒治疗[1]。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INFα和拉米夫定。INFα抗HBV的治疗效应是通过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实现的 ,INFα直接抑制HBV复制的能…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用拉米夫定 (贺普丁 ,Lamivudine)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3 6例 ,观察其抑制HBVDNA复制、HBeAg血清转换和ALT复常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分组 治疗组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17~3 8岁 ;病程 1~ 8年 ;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为阳性 ,ALT(正常值为 5~ 40U/L) 4 1~ 80U/L的 2 2例、81~ 2 0 0U/L的 14例 ,总胆红素均在正常值范围。对照组 :3 0例 ,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为阳性 ,…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HBsAg携带者的临床征象、肝功能、HBVM、HBV-DNA与肝组织病理变化关系,特观察296例HBsAg持续阳性病例,发现HBeAg和HBV-DNA检出率呈一致关系,但后者较高;临床征象,肝功能与HBeAg和HBV-DNA检出结果,以及HBeAg与HBV-DNA检查结果均与肝组织变化相一致。携带HBsAg不应等同携带HBV,治疗HBsAg携带者不宜单一追求HBsAg阴转,理应重视HBeAg和HBV-DNA的阴转,防止进入肝硬变  相似文献   

20.
甲基斑蝥胺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HBV药物模型,对研制的甲基斑蝥胺药物体外抗HBV流行性进行评价。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所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效果,应用Southern转膜杂交法分析药物对HBV-DNA的区带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83g/L、4.60g/L,该药对HBV-DNA区带无明显影响,药物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10.60g/L。药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I)=CD50/ID50分别为3.75、2.30。说明甲基斑蝥胺药物在体外具有一定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