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病历摘要患者 ,男性 ,67岁 ,农民。因左上腹隐痛 8月余 ,颈肩背部皮肤红肿 7个月于 1995年 5月 16日入院。患者曾于 1999年 2月在当地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入院查体 :T3 7.4℃ ,P10 0 /min ,R2 0 /min ,BP15 .5 /11.3kPa。整个颈部及两侧肩背部浅表静脉怒张 ,皮肤红肿、增厚、变硬。皮温正常 ,压之无凹陷 ,无压痛 ,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 ,颈部活动受限。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正常。上腹正中见一长约 10cm纵形陈旧性手术疤痕 ,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肝脾右肋下未及 ,肝脾区及从肾区无叩…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患者,男,57岁。主因暗红色血便4年,加重1个月入院。无慢性胃炎等病史。查体:腹平软,未触及包块,直肠指诊:距肛门4cm可触及肿块,大小0.5cm,可活动,无触痛,指套无血染。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回肠与升结肠交界处内侧缘回盲瓣处有一不规则充盈...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56岁。4个月就诊。缘于4月前发现左大腿内后方软组织肿块伴疼痛,诊为“肌内出血性病灶”,予局部理疗,按摩等治疗,肿物进行性增大,疼痛加剧。患者4年前因胃癌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腺癌。查体:左大腿软组织内触及境界不清肿块,约20cm  相似文献   

4.
5.
贲门癌窝软组织转移1例王子岩方柯王圣应患者男性,67岁。发现左窝软组织肿块3个月,于1996年1月10日入院。1年前因贲门癌在本院行左进胸贲门癌根治术。术中肺、肝未见转移灶。病理诊断:贲门部小弯侧印戒细胞癌,周围淋巴结(-)(0/13)。术后给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18例胃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男13例,女5例,中位年龄56岁(16~83岁)。患者诊断脑转移前均有神经症状,常见不适为头痛(38.9%)、乏力(33.3%)和恶心呕吐(22.2%)。确诊胃癌至发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0.4个月。同时性脑转移者5例,异性脑转移13例。44%为单一脑转移灶,56%为多发脑转移。13例(72.2%)合并颅外转移,常见部位是远处淋巴结(92.3%)、肝脏(46.2%)和骨(30.8%)。根据脑转移瘤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3组,A组( n=7)给予地塞米松对症处理;B组(n=7)地塞米松联合全脑放疗(WBRT );C组(n=4)在激素的基础上,接受全脑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95% CI1.25~3.75个月),1年生存率16.7%。A、B、C3组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9个月,2.5个月和20.7个月;A组与B组患者比较,总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6),C组患者生存获益明显( P=0.012)。单因素分析发现,ECOG评分0~2分(P=0.022)、组织学分级G1~G2(P=0.05)、异时性脑转移(P=0.039)、其他部位转移0~1个(P=0.005)和接受放疗(P=0.034)的患者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12)和合并其他部位转移(P=0.009)是胃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脑转移预后极差,通过多学科诊治有望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ECOG评分和颅外转移可能是预测胃癌患者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探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根治手术的合理范围。方法对42例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淋巴结总转移率为78.6%,以小弯淋巴结(第3组)和幽门上淋巴结(第5组)转移率最高,分别为63.6%、45.5%;癌肿位于胃窦(A区)和胃体(M区)转移率分别为13/20、4/5,而跨区癌肿则明显增高达16/17;当癌肿>2.0cm或浸润深度超过粘膜下层时,转移率同为88.6%。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手术应重点清除第一站淋巴结,进展期胃癌除清除第一、二站淋巴结外,还应作第三站淋巴结的清除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忠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但由于其日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微消化道症状.所以早期诊断率较低.然而,死亡.率却较高;文献报道:全部胃癌患者中,近半数(47.7%)将于确诊后半年内地死亡,3年存活率仅约  相似文献   

9.
10.
胃癌诊断技术的完善和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临床医师在实践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本文对我院和瑞金医院近三年来286例胃癌不同分区各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不同胃癌分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宇  周岩冰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4):309-311,314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通过对435例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资料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BorrmannⅠ、Ⅱ、Ⅲ、Ⅳ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75%、61.27%、72.54%和88.89%(χ^2=18.25,P〈0.01);T1、T2、T3、T4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69%、36.84%、75.52%、88.24%(χ^2=102.73,P〈0.01);高、中、低分化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77%、34.38%和71.86%,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11%和71.87%;直径〈3.0cm、3.0~5.0cm和〉5.0cm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26.72%、71.22%和81.67%(χ^2=97.09,P〈0.01)。435例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63.68%。不同分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所在部位有关,上部和中部以No3组最常见,下部以No6组最常见,其次为No3组。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形态、分化及浸润深度有关;胃癌中淋巴结转移率第一站最高为No3、No6组,第二站为No7、No8组。  相似文献   

12.
左明祥 《四川医学》2003,24(4):382-382
患者 ,女 ,4 6岁。因乏力 ,纳差 ,腰痛 1月余 ,潮热 ,盗汗 10 + d ,咳嗽、痰中带血 2d ,X线片示双肺结核及结核球形成入院。入院前 5年曾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因腰痛服用英太青等药物 ,后因腹部不适及肝功异常停用。体检 :精神稍差 ,轻度贫血貌 ,L1~L5椎左旁压痛 ,双下肢肌力正常。血常规示轻度贫血 ,ALT 2 32U L ,AST 2 10U L。胸片 :双肺结核 ?腰部X线片 :腰椎退行性变。初步诊断双肺结核 ?药物性肝病 ?腰椎退行性变。入院后胸部CT提示双肺转移性肿瘤 ,B超见少量腹水。胃镜显示食管正常 ,胃底、胃体、胃角、…  相似文献   

13.
14.
胃癌骨髓转移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伴皮肤瘀斑2周"于2007年9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8月无明显诱因自觉腰背部疼痛,活动后加剧,2周前四肢皮肤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瘀斑,伴间断低热,无寒战、畏寒,大便每日1~2次,色黑,基本成形,在当地医院查血小板示38×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粒系、红系增生活跃,巨核数增多、成长障碍,血小板小簇散在分布;胸椎MRI检查示第8、11胸椎椎体变扁伴信号异常;予口服泼尼松50 mg/d治疗,皮肤瘀斑有所消退,但腰背痛进行性加重,复查血小板示27×109/L.既往无胃病史.  相似文献   

15.
男,8个月,全身肿物5个月,近3个月发展迅速。生后1月时其父母发现两鼻翼及右侧阴囊处各1cm大小紫兰色斑,后发展为肿物。2月后肿物遍布全身,近3月肿物发展迅速。检查:生长发育差,贫血貌。全身表浅淋巴结均肿大质硬。尖颅,头周41cm,  相似文献   

16.
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40例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DNA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DNA含量与胃癌恶生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依据。方法用ICM图像分摊地40例不同类型胃癌进行DNA测定。结果不同类型胃癌之间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胃癌继发的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 2 7例原发性胃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 10 0软件包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 7例患者临床症状以腹痛和腹部肿块常见 (5 5 5 % ,15 / 2 7) ,转移性卵巢癌的病理类型以印戒细胞癌为主 (占5 9 3% ,16 / 2 7) ,双侧卵巢转移最常见 (74 1% ,2 0 / 2 7)。治疗采用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12 8个月 ,1年生存率为 5 7% ,2年生存率为 6 %。结论 胃癌来源的转移性卵巢癌临床病期较晚 ,综合治疗有延长患者生存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皮肤转移最高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手术和放化疗后,多为胸壁皮肤转移,远处皮肤单发转移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乳腺癌远处皮肤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