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造成支原体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500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支原体阳性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用已知可分解或不分解尿素、精氨酸标准菌株进行干扰试验。结果:86例变红的支原体阳性培养液共分离出细菌9例,其中70例上清液清的培养液细菌分离率为0%;16例混浊培养液培养出细菌真菌9株,分离率为56.3%。当茵液浓度〈10^4/mL时,培养基对细菌抑制明显,对高浓度(≥10^4/mL)细菌抑制效果不理想,培养液呈不同程度混浊或者假阳性。结论:标本中如含大量分解尿素或精氨酸的细菌时,支原体培养基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可造成支原体假阳性。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引起解脲支原体培养假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少娟 《广西医学》2001,23(2):377-378
解脲支原体 (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病原学检测的正确性对临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 Uu培养的实验中 ,由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干扰 ,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过去报道的干扰细菌多为 G-杆菌 ,如变形杆菌、肠杆菌、克雷伯菌、假单胞菌、普罗菲登斯菌( 1) 。但近 5年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 ,笔者分离结果却显示葡萄球菌是主要的干扰菌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 :于 1 999年 7月至 1 1月 ,由我院妇产科送检的宫颈分泌物标本 455份 ,外科送检的男性尿道分泌物标本 1 40份 ,精液标本 9份。标本总数60 4份 ,男性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造成支原体检测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180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支原体阳性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并用已知可分解尿素或精氨酸标准菌株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75份培养液颜色变红的标本共52份培养出支原体,检出率为69.3%.75份变红的液体培养基分别转种在血平板培养后,16份明显浑浊者培养出细菌真菌15株,分离率为93.8%,59份未见混浊者培养出细菌真菌18株,分离率为30.5%.结论 判断支原体阳性的结论最终是建立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典型支原体菌落,而不是仅靠液体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再培养的方法对支原体培养中呈“假阳性”结果的鉴别意义。方法:对首次支原体培养呈“阳性”结果进行再培养。结果:对6 6例支原体培养呈阳性结果的标本,应用再培养后发现能再呈阳性者4 8例,阳性再显率为72 .73% ;而不能呈阳性者18例,“假阳性”率为2 7.2 7%。而且再培养加药敏反应与首次药敏的敏/耐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吴丽婷  陈立刚 《海南医学》2011,22(6):110-112
目的对造成支原体液体培养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鉴定与药敏一体化试剂对322例妇科门诊患者分泌物进行检验,并对支原体阳性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用已知可分解或不分解尿素和精氨酸的标准菌株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213例支原体阳性培养液中共分离出细菌14例,其中192例清的变红培养液细菌分离率为0%;21例混浊或微浊培养液培养出细菌真菌14例,分离率为66.7%。在干扰试验中,当菌液浓度〈10^4/ml时,培养液对细菌抑制明显;当菌液浓度≥10^4/ml时,培养液对细菌抑制效果不理想,培养液呈不同程度混浊,如果尿素和精氨酸分解试验至少有一项阳性的细菌,可导致假阳性。结论标本中如含有大量分解尿素或精氨酸的细菌,且支原体培养液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时,可造成支原体培养假阳性。所以培养液颜色变红和混浊时不能直接报告支原体阳性,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与临床症状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支原体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对我科6年来收治的1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除多伴发热外,症状与其他原因所引起过敏性紫癜差别不大。结论:支原体感染不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原因,但可能为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 青霉素皮试出现假阳性的因素 浓度的影响:青霉素试敏液的浓度,教科书中规定为200~500u/ml,浓度过高、注射量过多局部易出现红晕现象,配制时没有选用1ml针管,4 1/2~5号针头,而是使用5ml针管,6~7号针头。因为注射器和针头都含有一定量的死腔(1ml6号针头死腔量为0.02ml),实际操作中易被忽视。所以针管和针头越大,死腔量也越大,这样配制的浓度高,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支原体培养和鉴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皓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X):65-65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鉴定中新涌现的方法和权威方法之间的差别,以及用新的方法检测支原体易造成的误判。方法用添加精氨酸、尿素、酚红指示剂的肉汤来判断是否有支原体感染以及在肉汤变色后接种平板的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来探讨方法的优劣。结果仅用肉汤判定支原体感染的方法使得只要分解尿素或精氨酸的微生物均被判为支原体感染使假阳性率增高。结论判:定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否由衣原体造成应依照《全国检验操作规程》来鉴定,而不应用提示和初筛的方法来下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13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MP-IgM抗体阳性率及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469例患儿中有135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8.78%,其中0~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且病后第4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1.11%明显低于病后第2周、第3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53.33%、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上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支原体培养和鉴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鉴定中新涌现的方法和权威方法之间的差别,以及用新的方法检测支原体易造成的误判。方法用添加精氨酸、尿素、酚红指示剂的肉汤来判断是否有支原体感染以及在肉汤变色后接种平板的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来探讨方法的优劣。结果仅用肉汤判定支原体感染的方法使得只要分解尿素或精氨酸的微生物均被判为支原体感染使假阳性率增高。结论判定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否由衣原体造成应依照《全国检验操作规程》来鉴定,而不应用提示和初筛的方法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儿科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该病患儿18例,对所获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8例,占44.4%,女10例,占55.6%,年龄5个月-12岁,其中<3岁5例,占27.8%,3—6岁8例,占44.4%,>6岁5例,占27.8%。临床表现以干咳、发热为主要症状,胸部体症少或无;17例胸部X线有改变。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10例(55.6%)ELESA测MP—IgM均阳性。确诊后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痊愈13例,占72.2%,好转5例,占27.8%。结论 对临床上遇到肺炎经多种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时,应想到该病的可能,及时进行MP-IgM检测,确诊后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又以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且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陈则文 《医学综述》2011,17(14):2139-2142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相关的检查方法众多。能如何早期、快速、而又简易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问题。在此结合支原体致病的潜伏期,介绍了目前支原体肺炎相关检查,包括形态学检查、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多媒体医学显微镜诊断仪检测、影像学检查,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相关检查的优缺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影像表现。方法:56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MPP,回顾分析了所有病例的胸部平片或/和CT及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结果:最常见的影像表现为磨玻璃样影21例,其中9例呈斑片状小叶分布518例为含气支气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11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8例等。肺纹理增粗、模糊并网状影11例。47例同时出现2种以上影像表现。3例影像正常。结论:MPP的影像表现多样性,需结合血清学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肺部CT病灶的形态及分布,总结其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儿中,单侧肺叶发生病变688例,双侧病变592例;病变呈现为大面积斑片状影1101例,斑点状影496例,肺部纹理增多432例,条索状影256例,磨玻璃样影192例;病灶区支气管壁增厚99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128例,肺部CT可见空洞32例,胸腔积液144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CT征象表现具有多种类型,部分患儿可合并多种改变,诊断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体征,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长宝 《黑龙江医学》2009,33(5):372-37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38例被确诊为MP感染的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19例(50.00%),3~6岁11例(28.95%),6岁以上8例(21.05%)。婴幼儿以发热及肺部表现为主,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婴幼儿MP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各异,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改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结果:①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为46.9%;②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要高度警惕支原体感染,应做相关化验检测,明确致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32例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病房收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32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0例发热,均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4例并发喘息症状.肺炎支原体除呼吸道损伤外,可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系统的肺外表现,呕吐、腹泻9例,肝功受损3例,心肌受损5例,学龄前期与学龄期患儿热程及肺部出现哕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胜咳嗽,肺外并发症多,可累及多个系统及脏器,应及早诊断及治疗,警防肺炎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致小儿急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共35例均依据临床表现及咽拭子取样,在多媒体医学显微诊断仪下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而确诊.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结果 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4岁.所有病例经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肺炎支原体致小儿中耳炎易误诊,故尽早作病原学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该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疗效差,易复发,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刘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29-130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1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易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经阿奇霉素并适时加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好。结论支原体肺炎需警惕发生胸腔积液,要注意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 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180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稍升高;X线胸片改变明显,此外尚有血液、肝功能、心肌、肾脏、神经系统等损害.患者均行阿奇霉素治疗,部分患者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糖皮质激素,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小儿MP肺炎临床症状重而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MP肺炎的特点,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