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红花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红花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21006)孟昭春我院儿科于1991年3月至1995年3月,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红花油外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住院患儿66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辅助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抗氧化剂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ⅤE)、维生素C和别嘌呤醇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1例,并与同期住院之常规治疗的30例患儿比较,发现其硬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肺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减少(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ⅤE浓度显著增加(P<0.01),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减少(P<0.05),提示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缩短病程,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虽然提出了不少新的治疗方案,但病死率仍在40~50%。为了探讨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辅佐选用654-2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诊为新生儿硬肿症64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6.
抗氧化剂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临床儿科杂志》2004,12(3):994-995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寒冷损害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主证与祖国医学中“血瘀症”相近似,现代医学通过肢体血流图测定及患儿甲皱微循环动态观察也证实这一点。本院于1985年以来,以中医活血化瘀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了2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病例,男20例,女9例,足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浸浴、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有硬肿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静脉应用酚妥拉明、间羟胺治疗的同时,应用中药煎剂浸浴,并按摩硬肿部位。对2组疗效及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的同时,应用中药浸浴、局部按摩,可使体温恢复和硬肿消散增快,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重症新生儿硬肿症,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和分组 我院NICU及新生儿病房1997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重症新生儿硬肿症56例,随机分为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硬肿症分度参照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评分标准。二、一般资料 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7例,日龄<3d22例,~7d10例,体重<1500g19例,~2000g11例,~2500g2例,入院时肛温<30℃15例,30~35℃17例,并肺炎29例,DIC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5例,对照组24例,性别、日龄、体重、体温及合并症相似(P>0.05),具有可比…  相似文献   

10.
辅以甲状腺激素治疗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体内甲状腺激素变化。同时在随机对照下观察了甲状腺激素对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辅助治疗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其心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退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重度新生儿硬肿症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不足,短期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提高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呕吐为最常见的症状体征之一 ,为了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本文试用四磨汤和西沙必利对新生儿呕吐进行对比治疗观察 ,现报道如下。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收入新生儿病室之患儿 (包括早产儿 ) ,凡日龄 <7d ,每天呕吐 2次以上 ,经胸腹立位平片、碘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稀钡灌肠、腹部B超、取呕吐物或胃液做血红蛋白抗碱变性试验、血培养、头颅CT等检查排除消化道机械性梗阻、畸形 ,颅内出血及颅内感染者均列入研究对象。共观察了 5 7例 ,其中男 31例 ,女 2 6例 ,早产…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细胞代谢异常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国内近年来通常应用胞二磷胆碱(CDPC)、脑活素等脑细胞激活剂。为进一步探索其治疗方法,我院采用能作用于多种细胞因子的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TMPZ)治疗新生儿HIE,并以CDPC作对照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尤其在生后第1周及早产儿更为多见,易产生肺出血等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我们在传统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1988年~1997年我科收治221例,诊...  相似文献   

14.
麝香止痛膏与维生素E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麝香止痛膏和微生素E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麝香止痛膏与维生素E外敷治疗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硬肿症 5 6例。结果 治疗组 5 6例 ,治愈率达 96 .4% ,明显高于对照组 (84.0 % ) ,P<0 .0 5 ,且可减少并发症 ,控制病情发展 ,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降低死亡率。结论 麝香止痛膏与维生素E外敷是新生儿硬肿症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是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65.5%,起病急而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且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是新生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用果糖、维生素C等改善心肌代谢,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来治疗该病。但尚未见到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报道。我院收治的66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患儿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影响程度。方法:对该院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164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治疗前、后测定评分,满分为40分,0.05),中、重度HIE观察组NBNA值为(35.25±1.26),(30.16±2.17),对照组NBNA值为(28.44±2.11),(23.25±2.1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观察组DQ正常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9.5,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HIE既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又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γ-氨酪酸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用γ-氨酪酸(GABA)灌服HIBD大鼠,用TUNEL法监测大鼠脑组织切片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数,用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浓度.结果 (1)缺氧缺血(HI)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72h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最高.(2)GABA治疗组与HI组相比,各时间点的凋亡率均明显降低、SOD值明显升高.(3)发病早期6 h时间点HI、GABA两组与正常对照(N)组NO、iNOS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各时间点的NO、iNOS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HI、GABA两组比较,GABA各时间点的值均明显低于HI组.结论 应用γ-氨酪酸治疗HIBD大鼠,可明显降低HIBD新生大鼠的脑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8.
本院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用 1,6 -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2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 5 8例窒息伴缺氧缺血性脑病且有缺氧性心肌损害的足月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Apgar评分≤ 3分 11例 ,≤ 7分 9例 ,>7分 10例 ;观察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Apgar评分≤ 3分 9例 ,≤ 7分 11例 ,>7分 8例。两组体重、胎龄、Apgar评分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2 临床表现对照组 30例 ,面色苍白或发绀 14例 ,呼吸急促5例 ,吃奶减少或拒食 10例 ,精神萎糜 2 …  相似文献   

19.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s a common phenomenon shortly after birth and a frequent cause of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1].  相似文献   

20.
Aim: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cooling methods used during neonatal transport in maintaining target temperature. Methods: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ransport data for all infants centralized for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between April 2008 and October 2009. Results: A total of 46 infants were retrieved for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During transport, 10 infants were passively cooled, 17 infants were actively cooled with adjuncts and 19 infants were actively cooled with a purpose‐built cooling machine. On arrival at the tertiary unit, 84% of infants who were actively cooled with a purpose‐built cooling machine had temperatures within the therapeutic range compared with 47% of infants who were actively cooled with adjuncts and 20% of infants who were passively cooled. Conclusion: Passive cooling and cooling with adjuncts often fail to achieve temperatures within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range.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during transport can be reliably achieved using a purpose‐built cooling machine. We recommend that cooling during transport should only be undertaken using a purpose‐built cooling mach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