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  李艳华  刘杨 《吉林医学》2013,34(22):4513-4515
<正>尿毒症毒素指所有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体内潴留并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尿毒症毒素依据其生化性质以及清除方式可分为三类:①水溶性、不与蛋白质结合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通常小于500Da,如尿素和肌酐,此类物质容易被血液透析清除;②中分子物质:分子量通常大于500Da,如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此类物质常规血液透析效果不理想,只能被采用大孔径透析膜的血液净化方式清除;③蛋白结合物质,如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硫酸对甲酚(p-cresylsulfate)。  相似文献   

2.
3.
尿毒症时患者由于肾功能水平明显下降,内分泌及代谢功能发生紊乱,导致体内毒素蓄积而产生毒性作用。尿毒症毒素蓄积是尿毒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与尿毒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一些尿毒症毒素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神经病变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神经病变复杂,牵涉到大脑、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器等内脏及肌肉组织。其检测主要有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及神经传导电生理,而后者是最客观的。尿毒症患者即使行血液透析治疗仍有较高的病死率,现认为主要与中分子范围的神经毒素潴留有关。目前尿毒症神经病变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清除中分子毒素效果差。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及血浆吸附治疗均对神经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是一个以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各系统严重病变(如严重贫血、高血压等)为表现的一个严重疾病,它是慢性肾衰竭(CRF)的最后阶段.CRF、可由任何一种破坏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引起,如: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先天和遗传性肾脏病等,都可发展至CKF,CRY、是一个进展的疾病,这个进展的过程,可能缓慢也可能急剧,如若CRF患者遭受创伤、手术应激。  相似文献   

6.
肾衰冲剂对尿毒症毒素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中医药治疗尿毒症的疗效与机理,将100例尿毒辣症患分为2组:治疗(A)组60例,药用肾衰冲剂(药物组成:党参15g、丹参15g、炮附子10g、仙灵脾15g、黄连5g、制大黄15g、虫草菌丝5g)每日1剂,连服30-60d对照(B)组40例,药用世醛氧化淀粉,每日2次,每次10g,疗程同上,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肾功能明显改善;血尿毒氮、肌酐、甲基胍、胍基琥珀酸、中分子物质、甲状旁腺素、血磷等有不同程度降低,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血钙等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也有较大差异(P<0.05-0.01)。提示扶正泄浊并重的肾衰冲剂能有效地排除尿毒症毒素。  相似文献   

7.
高通量血液透析清除尿毒症毒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医学》2004,17(3):65-67
  相似文献   

8.
韦杏  张泽进 《广西医学》2012,34(1):81-83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器(F60S)复用对尿毒症毒素清除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25例,检测F60S使用第1次、第4次、第6次、第7次、第10次及第13次时患者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EA)、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率、下降率及尿素清除指数(KT/V),并分别比较F60S第4次、第6次、第7次、第10次及第13次透析时UA、BUN、CREA、β2-MG的清除率、下降率及KT/V与第1次透析有无区别.结果 F60S使用第4次、第6次、第7次、第10次及第13次时对UA、BUN、CREA及KT/V与第1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60S使用第7次、第10次、第13次时β2-MG的清除率及下降率比第1次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60S复用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影响不大,但复用第7次后对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影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PD)与常规血液透析(CHD)进行比较,观察HPD对血尿毒索清除率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3例常规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HPD组8例(用F60透析器),CHD组5例(用F6透析器):进行血透2年。观察两组患者血尿毒素清除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透析前后BUN、Scr、UA下降率HPD组优于CHD组;HPD组β2M下降率明显优于CHD组。HPD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CHD组患者TG、LDL升高,HDL降低;两组胆固醇(CHOL)变化不明显。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更好地清除血尿毒素,改善患者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11.
尿毒症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尿毒症的原发肾脏疾病虽不同,但发展到肾衰竭阶段,原有肾脏疾病对脂代谢似乎无多大影响,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尿毒症患者的脂代谢变化与肾切除者相同,与多囊  相似文献   

12.
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体内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贮留,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障碍,所出现的一种危重的综合症,予后极差,治疗困难,死亡率很高,近年来虽然血液透折、腹膜透折及肾移植术的开展,为尿毒症的治疗开拓了新途径,使一些严重病人得到缓解,但因受设备、条件的限制,不能普遍实行,因此积极地探讨祖国医学的治疗方法,促使病情稳定或缓解,延长病人生命、是当前所迫切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清除率及颈动脉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0),2组均进行常规HD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HP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毒素含量及清除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2组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Scr、BUN及研究组PTH、β2-MG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PTH、β2-M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TH、β2-MG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MDA、hsCRP、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研究组IMT及斑块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HD联合HP可明显提高尿毒症患者中大分子毒素清除率,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同时可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肖友文  潘红霞  张帆  董艳  董建华 《西部医学》2018,(11):1634-1637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清除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体内毒素清除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皮肤瘙痒评分。结果 透析后两组患者血尿素、血钾、血肌酐、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后血清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健康调查量表(SF 36)中观察组除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外其他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范围以及对睡眠影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对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甲状旁腺激素等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更佳,可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及瘙痒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尿毒症的饮食治疗王春玲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生成和排泄尿液,调节机体内环境,排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等。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使肾功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且随病情发展肾功能损害也会加重,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使各种代谢产...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肾实质损害、氮质潴留而产生的综合征候群,是肾脏病不可逆的终末状态,是脏腑升降失调,清浊逆乱的结果,预后十分严重。肾功能障碍在老年病的临床表现中突出。有血管病的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更常见,对本病的治疗,迄今仍无理想方法。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肾移植或透析疗法,令患者难以承受,而运用我国中医中药治疗,确实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8例,根据透析方法分为单纯透析(HD)组(22例),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组(28例),血液透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HD+CRRT)组(18例)。比较3组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甲状旁腺激素(iPTH)变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单次透析后HD+HDF组和HD+CRRT组Hcy[(21.8±5.3)、(21.6±7.2)μmol/L]、瘦素[(10.8±2.2)、(11.9±3.5)μg/L]、AGEs[(25.8±4.1)、(20.2±2.6)μg/L]、iPTH[(1.7±0.6)、(1.7±0.5)μg/L]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次透析后,HD+HDF组和HD+CRRT组Hcy、瘦素、AGEs以及iPTH均显著低于HD组[(37.3±19.9)μmol/L、(21.4±5.5)、(35.7±8.8)、(2.6±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HD组瘦素[(25.7±4.3)μg/L]水平较1年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HDF组和HD+CRRT组Hcy[(26.3±8.1)、(26.9±7.4)μmol/L]、AGEs[(30.5±6.2)、(28.1±7.3)μg/L]及iPTH[(2.1±0.6)、(2.5±1.0)μg/L)]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后Hcy、AGEs、iPTH、及瘦素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HD组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瘦素、AGEs及iPTH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8、0.80、0.73、0.41,P〈0.05或P〈0.01),与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呈正相关(r=0.54、0.66、0.61、0.43,P〈0.05或P〈0.01)。结论常规HD不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而HDF或CRRT能够有效清除相关毒素,并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尿毒症毒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正?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是最为严重的肾脏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简称为肾衰。尿毒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患者在等待肾源期间普遍采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其虽然可以改善尿毒症的部分症状,但是随着长期反复的血液透析,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近年来,广大学者对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以及效果加强了研究。本研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尿毒症的治疗经验,对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中医对尿毒证的认识《内经》:“实则完备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朱丹溪说:“水则肾主之,谷则脾主之,又因虚不能传化焉。故肾水之溢,仅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阻塞,水渗于皮肤,位于肌肉而发为肿矣。”《医门法律》:“肾司开。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合,阴气太盛则关门常合,水道不通而为肿”,“肾者水之制也,肾虚则水散于皮。”慢性肾炎尿毒症属于脾肾二虚,肾阳虚是本,不能化气,造成水湿内停。《内经》:“肾气虚则厥”;“肾病少腹腰脊痛,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不已死”,“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