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痰菌群定量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Gould提出的痰液细菌定量的简化法,细菌鉴定与药敏采用VITEK32和API系统.结果 1534份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出1531株细菌和74株真菌,其中病原菌计数>107 CFU/ml的1490株细菌和19株假丝酵母菌属;细菌构成比:大肠埃希菌24.3%、肺炎克雷伯菌20.7%、肺炎链球菌20.7%、阴沟肠杆菌10.9%、金黄色葡萄球菌10.4%、流感嗜血菌8.7%、铜绿假单胞菌菌5.9%、黏膜炎莫拉菌4.0%.结论 痰涂片和痰培养同时进行,由于口咽部有细菌定植,痰培养的细菌不一定是致病菌,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是致病菌,定量培养能鉴别污染菌和感染菌,一般定量培养细菌数≥107 CFU/ml认为是感染菌,如连续>2次分离到同一细菌也认为是感染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口罩常见细菌及空气消毒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0人次的口罩进行细菌菌落计数 培养 药敏试验,口罩佩戴时间分别为2、4、68、h;收集空气消毒前后的样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病房空气的细菌菌落计数;分析同时期患者痰中检测的细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60人次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出率为90.6%、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9.4%,空气消毒情况下佩戴2、4、6、8 h,口罩细菌菌落分别为(1.2±1.5)、(3.4±2.8)、(4.2±3.4)、(5.3±3.6)CFU/cm2,空气消毒前,空气细菌菌落为1264±314 CFU/m3;空气消毒2、4、6、8 h,细菌菌落分别为(917±213)(、790±176)、(676±179)(、483±167)CFU/m3;空气消毒后,口罩、病房空气细菌菌落较未消毒明显减少,同时期患者检测的12例次痰培养结果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7%,药敏试验结果与口罩检出菌药敏结果相同。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存在于气溶胶之内,通过吸入引起交叉感染,有效的空气消毒可以减少空气当中病原菌的数量,减少吸入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空调列车温、湿度条件下实施医疗活动所产生的已被污染敷料消毒处理的效果。方法取自烧伤手术敷料,分为5份,均用无菌容器盛装,一份不消毒,其他分别采用二氧化氯、二氯异氰脲酸钠、戊二醛、二溴海因4种消毒剂进行处理,0、2、5、10、17、24、36、48 h敷料取样培养,同时进行储物容器、环境空气培养;对培养的细菌进行计数,并鉴定细菌种类。结果未消毒敷料10 h菌落数量>108个/皿,储物容器48 h菌落数达到>108个/皿,使用消毒剂处理的4份敷料,处理前均有细菌生长,消毒处理后至48 h均无细菌生长,储物容器也无细菌生长;敷料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粪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麦氏棒状杆菌,储物容器培养出恶臭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麦氏棒状杆菌,空气培养出头状葡萄球菌、克氏库克菌、玫瑰色库克菌。结论空调列车温、湿度条件下,感染性敷料细菌繁殖快,4种消毒剂及使用的浓度均能达到良好的初步消毒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浓度对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影响,以规范该法在食品细菌菌落总数测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细菌定量培养的方法,观察含不同浓度TTC营养琼脂培养基对不同细菌生长形成菌落数的影响。将不同稀释度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纯培养物各1mL,分别依次接种到TTC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5、0.10g/L的平板计数琼脂中,同时设空白对照和盐水试剂对照,观察菌落生长状况。结果大肠埃希菌在不同TTC浓度培养基中均能正常生长,其形成菌落数不受影响。培养基中含TTC质量浓度≥0.05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形成有明显影响,≥0.02g/L对蜡样芽胞杆菌的菌落数形成有明显影响。结论培养基中含TTC浓度≤0.10g/L对大肠埃希菌生长基本无影响,0.02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生长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外送采集人乳细菌污染状况以及不同保存条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应用外送人乳进行早产儿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按照统一流程采集人乳样本30份,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在温度为4℃、-20℃、-70℃的低温环境中保存后重复培养,观察人乳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菌落数的变化.结果 送检的30例新鲜人乳样本中均检出污染细菌菌株37株,检出率为100.00%,其中G+菌28株(75.67%),G-菌9株(24.33%),但所有样本菌落数均<102cfu/mL.经过不同温度保存后所有样本细菌菌株和菌种无明显变化(P>0.01),但是细菌菌落数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χ2=79.22,P<0.01).4℃保存72小时的人乳样本中G+菌落数较新鲜样本下降(χ2=7.76,P<0.01),G-菌落数增加(χ2=22.15,P<0.01);-20℃保存30天样本中总菌落数、G+菌落数均下降(χ2值分别为13.33、18.24,均P<0.01);-70℃保存90天样本中总菌落数、G+菌落数、G-菌落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00、30.00、19.17,均P<0.01).结论 新鲜采集的人乳中均含有细菌,但均为条件致病菌,而且菌落数在安全范围内.人乳在冷藏条件下具有短期抑菌效应,而-20℃以下冷冻保存可抑制人乳中的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旧牙科水道细菌污染现状,观察以及评估利用水冲洗方法对降低水道内菌落数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口腔科19个新、旧牙科单元水道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0个牙科单元应用时间久为旧牙科水道。另外9个牙科单元为新牙科水道。调查新、旧牙科水道细菌污染现状。进行水冲洗后观察水道内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冲洗前旧牙科单元三用气枪细菌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高速手机(P<0.05),检出菌株未发现大肠埃希菌属菌落,主要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放线菌阳性菌株为主,三类菌株阳性率差异不显著;冲洗后新牙科单元三用气枪水道以及高速手机水道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冲洗后新牙科单元的细菌含量下降更为显著,短时效用明显优于旧牙科单元(P<0.05)。结论三用气枪内部菌落培养结果显示,其污染情况较之高速手机更为严重,利用水冲洗可明显降低水道内菌落数量。管道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含有多种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放线菌等,利用水冲洗对新牙科单元水道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龙湾区食品中细菌污染状况,发现可能污染细菌的高危食品,为龙湾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采集2015年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共4类食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大肠埃希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各类食品403份,其中不合格样品93份,不合格率为23.08%;不合格率最高的是餐饮食品,占56.41%,其次为肉及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分别占19.17%、11.76%,乳及乳制品未检出细菌。检出致病菌38株,检出率为9.43%;检出菌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96%;副溶血性弧菌次之,占2.4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占比依次为0.74%、0.25%。结论龙湾区食品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监管,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各科室输液架污染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输液架染菌 ,样本全部阳性 ,菌落数为 2 89.2 CFU/ cm2 ,最高菌落计数达 15 80 CFU/ cm2 。染菌情况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 37.2 %、腐生葡萄球菌 35 .5 %、类炭疽芽胞杆菌2 6 .1%、枯草芽胞杆菌 14.7%、G-杆菌 12 .5 %、G 杆菌3.8%、草绿色链球菌 1.9% ;此外 ,真菌 3.2 % ,HBs Ag检测 ,阳性结果占 13.3%。各科室输液架染菌情况 ,呼吸内科 432 .8CFU/ cm2、心肾内科 2 12 .7CFU/ cm2、消化血液内科 416 .5 CFU/ cm2、普外科 2 31.1CFU / cm2 、泌尿外科 385 .2 CFU / cm2 、妇产科2 …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门诊和普通病房电脑鼠标不同时段的细菌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院门诊及普通病房的各16个电脑鼠标,分别于8∶00、10∶30、13∶00、15∶30进行采样,样本接种培养后对菌落计数并筛查多重耐药菌。结果32个鼠标共计采样128次,最高菌落数达121 CFU/cm2,平均菌落数为23.9 CFU/cm2。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鼠标的细菌计数逐渐增多。不同时段门诊和病房的电脑鼠标菌落数比较,在10∶30、13∶00、15∶30三个时间点,病房鼠标的菌落数均高于门诊(均P≤0.05)。64个病房电脑鼠标标本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各1株。结论加强鼠标日常清洁消毒及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应增加清洁消毒频率或更换长效消毒剂,加强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口腔科医务人员常规治疗病人后手部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对口腔内科和外科的医生和护士常规治疗病人脱去手套后洗手前后采样,并进行菌落计数和细菌分型鉴定?结果:口腔外科医生和护士治疗病人脱去手套未洗手前,细菌菌落数(Log10 CFU)分别为:1.43 ± 0.71?1.67 ± 0.47,口腔内科医生和护士分别为1.62 ± 0.48?1.86 ± 0.52;洗手后细菌菌落数在0.40 ± 0.22~0.45 ± 0.14 Log10 CFU之间,与以上四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细菌分型鉴定常见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结论:口腔科医务人员常规治疗病人后手部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需加强手卫生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通过医务人员手传播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入住该院NICU的277例新生儿咽拭子、诱导痰、脐分泌物、血标本进行定植菌筛查或感染菌培养,其中无感染者仅作咽拭子培养。结果277例新生儿中,29例送检标本检测到细菌,细菌检出率为10.47%;菌种包括19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阴沟肠杆菌。日龄≤2 d的新生儿细菌分离率为2.20%,3~7 d者为21.54%,8~28 d者为36.67%;日龄≤2 d与3~7 d及8~28 d新生儿的细菌分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分别为26.52、46.54,均P<0.01),日龄3~7 d与8~28 d新生儿的细菌分离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42,P>0.05)。结论该院NICU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出生48 h内新生儿细菌定植率低,开展定植菌筛查临床意义不大,建议对出生48 h内的新生儿不再常规进行定植菌筛查,可对出生3 d以上的新生儿进行定植菌筛查。  相似文献   

12.
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2007年9月~2008年12月住院与门诊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5045套血标本进行检测,采用K-B法按CLSI规定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于送检的5045套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408株,占8.1%;其中革兰阳性菌193株,占47.3%;革兰阴性菌197株,占48.3%;真菌17株,占4.2%;厌氧菌1株(0.2%);分离最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1株,占29.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76株,占18.6%、肠球菌属36株,占8.8%、克雷伯菌属29株,占7.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4.4%;12 h内报警的病原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12~18 h主要为肠杆菌科和肠球菌属细菌;18~24 h主要为葡萄球菌属;24 h后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真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分离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屎肠球菌,值得注意。结论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对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愈率,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献血人群血液16S rDNA宏基因组,用于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中细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例无偿献血者抗凝全血并制备相应血浆标本,分别作为待测标本.随机选取另1例献血者血液制备成全血和血浆标本后,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回顾某院2013年度血培养标本的实验室数据,了解该院血培养污染率及污染菌种类。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共38879份血培养标本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并回顾分析临床病例资料,分离出397株污染菌并进行分析。结果 38879份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2819份,阳性率为7.25%(2819/38879);分离出污染菌的标本397份,污染率为1.02%(397/38879);导管血、骨髓和静脉血标本的污染率分别为2.34%(23/981)、3.63%(21/578)和0.95%(353/37320);各科室污染率介于0%~2.52%。污染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303/397,76.32%),其次为G+杆菌和链球菌属。结论 2013年度该院血培养污染率为1.02%,污染菌的种类主要是CNS;当血培养结果疑为污染菌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是否为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2015年-2017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1. 61%,感染部位以皮肤软组织感染最多,占26. 88%;表浅切口感染占22. 11%;下呼吸道占17. 17%;以男性患者居多,革兰阴性菌检出1 199株,占51. 75%;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检出(229株),占9. 88%;革兰阳性菌检出964株,占41. 6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29株,占14. 20%,真菌154株,占6. 65%;不同标本来源检出病原菌有所差异;病原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菌检出,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结论骨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因此应严格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和耐药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骨科患者耐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内科和成人内外科、妇科中段尿培养标本,行常规琼脂平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阳性标本160份,成人易感细菌的前三位是大肠埃希氏菌(占44.8%)、表皮葡萄球菌(占29.3%)和粪肠球菌(占8.6%);儿童易感染细菌的前三位是大肠埃希氏菌(占44.7%)、屎肠球菌(占13.6%)和肺炎克雷伯菌(占7.8%)。儿童组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占66.3%)要高于成人组(占50%)。1岁的婴儿组的尿培养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占79.6%)要高于1~3岁儿童组(占55%)与3岁儿童组(占51.7%)。对居第一位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患者,其尿培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和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均40%,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均达75%~100%之间。儿童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哌酮和头孢吡肟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成人(P均0.05)。结论儿童泌尿系感染表现出年龄越小,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越高;而且真菌感染的可能性也增大。儿童泌尿系感染者对合成青霉素、三、四代头孢菌素均较之成人患者敏感性更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黏膜样本的表达.方法 获取6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中筛窦黏膜样本为试验组,获取1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10例鼻骨骨折患者钩突黏膜样本为对照组,所有样本均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及细菌培养;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分析细菌生物膜与细菌培养的相关性、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细菌培养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发现细菌生物膜的病例49例,阳性率为71.0%;培养检出细菌的病例共45例,均分离自细菌生物膜阳性病例样本,阳性率为65.2%,均观察到黏膜纤毛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照组未发现细菌生物膜,未培养出细菌,可以观察到黏膜纤毛较浓密,排列整齐;细菌培养与细菌生物膜表达存在相关性(P=0.001),细菌生物膜表达与慢性鼻-鼻窦炎存在相关性(P=0.000),细菌培养阳性与慢性鼻-鼻窦炎存在相关性(P=0.000),细菌生物膜表达与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不存在相关性(P=0.942).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黏膜可以观察到细菌生物膜存在,细菌生物膜可能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过程;细菌生物膜表达与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相关.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度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感染患者细菌标本来源、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应用WHONET 5. 6 软件对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各网点医院2011年度上报的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24 632株细菌,有标本来源信息的细菌17 413株(70.69%),其中痰标本占48.87%,尿标本和血标本分别占11.95%和8.14%;细菌分布:革兰阳性(G+)菌7 784株(31.60%),革兰阴性(G-)菌16 848株(68.40%),居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7.68%)、肺炎克雷伯菌(12.8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69%)。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敏感(敏感率90.2%~98.9%);非发酵菌中最敏感的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为阿米卡星(敏感率80.0%)、鲍曼不动杆菌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77.1%);葡萄球菌属细菌对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90.5%~1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占同菌种的37.4%、69.8%;在肠球菌属细菌中,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最敏感(敏感率98.2%),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最敏感(敏感率96.4%)。结论来源于无菌部位的标本偏少,无菌部位的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细菌分布以G-菌为主,在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针对可能的病原菌选取不同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其他可培养共生菌的定植情况,为鼻腔定植条件致病菌特别是SA的感染预防及其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在某院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的健康军医大学本科生鼻前庭标本,以微生物自动化系统接种于各类细菌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观察,对分离菌株采用质谱鉴定,对SA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采集鼻前庭标本161份,检出鼻腔定植菌5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3株,革兰阴性菌56株,居前三位的细菌为拥挤棒状杆菌(151株)、表皮葡萄球菌(150株)、假白喉棒状杆菌(54株)。共有72种不同的带菌模式,以同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拥挤棒状杆菌带菌模式的学员最多,达21名(13.04%)。鼻腔SA定植率为25.46%(41/16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率为4.35%(7/161),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为39.02%~78.05%。结论军医大学本科生鼻腔定植菌群以正常菌群为主,需注意定植的SA和其他条件致病菌导致自身感染和引发医院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临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186例患者的病案资料,细菌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86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2.0%、肺炎克雷伯菌占15.1%、铜绿假单胞菌占10.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6%、粪肠球菌占5.9%等,均为多药耐药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60.9%;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侵入性诊疗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年龄大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