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骨钙素(OCN)、骨特异性的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探讨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关系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144只健康雌性3月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去卵巢组及假术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吡格列酮4mg/(kg.d)或20mg/(kg.d)灌胃,在干预的不同时间点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PPARγ2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CN 、BALP水平,DPX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实验动物骨量的变化。结果 (1)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后两组大鼠PPARγ2呈时间依赖性上升,OCN、BALP、 BMD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去卵巢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同一时间点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干预后两组大鼠PPARγ2呈剂量依赖性上升,OCN、BALP、BMD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去卵巢组大鼠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启动PPARγ2基因的转录活性上调其表达,降低成骨指标OCN、BALP的表达,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和微炎症的影响.方法 20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8周观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以明显降血压、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和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体重、血脂、FNS、HOMA-IR、E2、BMD 、BALP及PPARγ2、IL-1β、IL-6、TNF-α的影响,探讨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144只健康雌性3月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去卵巢组及假手术组,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吡格列酮4mg/(kg.d)或吡格列酮20mg/(kg.d),在0、4、8、12w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用DPX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实验动物骨量的变化, RT-PCR检测PPARγ2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IL-6、TNF-α、BALP水平。结果 1. 去卵巢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体重、TG、CHO、LDL-C、FNS、HOMA-IR、PPARγ2、IL-1β、IL-6、TNF-α、BALP均升高,E2、HDL-C、BM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去卵巢组大鼠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干预后PPARγ2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上升(P<0.05),IL-1β、IL-6、TNF-α及BALP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PPARγ2与IL-1β、IL-6、TNF-α呈负相关(-0.5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ob/ob小鼠体内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激动剂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同时引起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将ob/ob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及吡格列酮组(16只),分别予空白溶剂及吡格列酮(10mg·kg-1·day-1)进行干预,在第2周及第6周时观察骨量的改变,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股骨及肾脏中维生素D受体的mRNA表达量。结果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小鼠血糖(P0.05),但同时也显著导致小鼠肥胖(P0.01),并引起股骨重量的下降(P0.01)。另外,在吡格列酮干预的过程中,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股骨VDR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至第6周时,吡格列酮给药组中小鼠股骨VDR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同时,吡格列酮组肾脏VDR的mRNA表达量却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通过影响肾脏及骨骼中VDR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骨代谢,引起骨量下降,这可能是TZDs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下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和吡格列酮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在诱导成脂培养基(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胰岛素)中诱导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实验分为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0mmol.L-1)及正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1),两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0、0.1、1μg.mL-1)干预分化过程各21d,油红O(Oil Red O)染色鉴定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光镜下观察橙红色脂滴沉着的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LPL、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培养21d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随糖浓度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增多,PCR结果显示HG+NC组比NG+NC组LPL、PPARγmRNA表达分别增加1.40倍(P〈0.05)和1.63倍(P〈0.05),在两种糖浓度下,分别加入吡格列酮后脂肪细胞分化均显著增加,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增大。与NG+NC组相比,NG+LP组LPL和PPARγmRNA表达分别增加1.43倍(P〈0.05)和1.50倍(P〈0.05),NG+GP组mRNA水平增加更明显,HG+LP组和HG+HP与HG+NC组相比,LPL和PPARγmRNA表达增加更明显。结论高糖会促进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可能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机制。吡格列酮有显著增加BMSCs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其诱导成脂分化的效应越明显。吡格列酮可能通过诱导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增多而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少从而导致成骨作用减弱,这可能是吡格列酮致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下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葡萄糖和吡格列酮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扩增,在诱导成脂培养基(地塞米松、3- 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胰岛素)中诱导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实验分为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50mmoYL)及正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FL),两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0,0.1,1μg/ml)干预分化过程各21天,油红O(Oil Red O)染色鉴定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光镜下观察橙红色脂滴沉着的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LPL,PPAR γ mRNA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培养21天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随糖浓度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增多,PCR结果显示HG+NC组比NG+NC组LPL,PPARγ mRNA表达分别增加1.40倍(P〈0.05)和1.63倍(P〈0.05),在两种糖浓度下,分别加入吡格列酮后脂肪细胞分化均显著增加,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增大。与NG+NC组相比,NG+LP组LPL和PPARγmRNA表达分别增加1.43倍(P〈0.05)和1.50倍(P〈0.05),NG+HP组mRNA水平增加更明显,达2.41倍(P〈0.05)和2.17倍(P〈0.05),HG+HP组和HG+LP与HG+NC组相比,HG4-LP组和HG+HP组LPL和PPARγmRNA表达递增。结论高糖会促进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可能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机制。吡格列酮有显著增加BMSCs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其诱导成脂分化的效应越明显。吡格列酮可能通过诱导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增多而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少从而导致成骨作用减弱,这可能是吡格列酮致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脂质体转染质粒pIRES2-EGFP-PPARγ1/WT(野生型)于系膜细胞,给予AngⅡ(10-7 mol/L)刺激48 h。采用RT-PCR检测TGF-β1、PAI-1、c-fos、c-jun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FN浓度。Western印迹观察胞浆中I-κB、NF-κB及胞核中NF-κB、pERK蛋白表达水平。利用PPARγ与PPRE结合活性测定PPARγ1在系膜细胞中的活性。同时以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6 μmol/L)、不具有目的基因PPARγ1的空白质粒pIRES2-EGFP和表达功能缺陷-突变型(DN)PPARγ1的质粒pIRES2-EGFP-mPPARγ1/DN作为对照。结果 PPARγ1过表达能显著性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TGF-β1、PAI-1的mRNA高表达(P < 0.05),同时下调c-fos和c-jun mRNA高表达(P < 0.05)。转染PPARγ1/WT能显著降低AngⅡ 48 h刺激下细胞上清液中FN和TGF-β1浓度(P < 0.05)。在AngⅡ作用下系膜细胞AT1表达增加(P < 0.05), PPARγ1可显著性减少AT1的高表达(P < 0.05)。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pERK表达明显升高, PPARγ1可显著性减少pERK表达(P < 0.05)。转染PPARγ1/WT能上调AngⅡ刺激下系膜细胞胞浆中I-κB低表达,同时下调NF-κB由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P < 0.05)。转染PPARγ1/DN并无上述作用。吡咯列酮具有与PPARγ1相同的显著性效应。PPARγ1/WT转染组PPARγ1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结论 PPARγ1过表达能够抑制AngⅡ刺激下系膜细胞外基质的聚积,降低AT1受体蛋白表达,具有直接抗硬化的非代谢性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AP-1及NF-κB等信号分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TZD)目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主要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曲格列酮(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质性肝损害,目前已经禁用)。该类药物通过激活PPARγ(peroxisome prolifemtor—activatedr eceptors)而起作用。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自1990年第1个PPAR(即PPARα)在小鼠体内被发现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配体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ELISA方法 观察0~100 μmol/L浓度的吡格列酮和曲格列酮(TZDs)对肾癌细胞786-0、A498及正常肾细胞HK-2、HMCC凋亡的影响,Heochst 33342荧光染色、DNA片段化分析检测70.00 μmol/L吡格列酮或80.00 μmol/L曲格列酮处理后肾癌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观察TZDs处理后肾癌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及Caspase-3活性的改变.结果 超过50.00 μmol/L的TZDs可诱导肾癌细胞出现凋亡,LC_(50)值分别为65.11 μmol/L(曲格列酮/786-O)、67.73 μmol/L(吡格列酮J/786.0)、63.91 μmol/L(曲格列酮/A498)和78.12 μmol/L(吡格列酮/A498),但对正常肾细胞没有影响.荧光染色显示80.00 μmol/L的吡格列酮及70.00 μmol/L的曲格列酮处理后肾癌细胞明显凋亡,伴随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和bax蛋白的增加,Caspase-3的活性明显增强,在48 h可达到基础值的3.5-4.5倍.结论 激活PPARγ可以诱导肾癌细胞的凋亡,PPARγ有可能成为肾细胞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Ⅰ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Ⅱ组给予吡格列酮,Ⅲ组同时给予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量、尿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β2-M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Ⅲ组Scr、UAER、Upr、β2-M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此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及人工合成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高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的影响。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RPMC,经鉴定分组:(1)0.1%、1.5%、2.5%、4.25%葡萄糖作用24 h组;(2)2.5%葡萄糖作用0、6、12、24、36、48、72 h组 ;(3)0.1%、1.5%、2.5%、4.25%甘露醇作用24 h组;(4)15d-PGJ2(5、15 μmol/L)及吡格列酮(5、15 μmol/L)分别预孵育2 h,加2.5%葡萄糖再作用24 h。RT-PCR检测CTGF和PAI-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CTGF及PAI-1 蛋白表达。 结果 正常RPMC有PPARγ表达。1.5%葡萄糖使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 < 0.05),而4.25%葡萄糖作用最大(P < 0.01);2.5%葡萄糖作用6 h,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 < 0.05),而72 h达高峰(P < 0.01)。各种浓度的甘露醇作用24 h,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 > 0.05)。2.5%葡萄糖作用后RPMC的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1)。5 μmol/L的吡格列酮显著降低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P < 0.05),而15 μmol/L作用更强(P < 0.01)。5 μmol/L的15d-PGJ2显著降低RPMC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AI-1 mRNA的表达(均P < 0.05),但不影响PAI-1蛋白表达(P > 0.05),15 μmol/L的15d-PGJ2对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P < 0.05或P < 0.01)。 结论 葡萄糖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调节RPMC PPARγ的表达,其作用与高渗透浓度无关。PPARγ配体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CTGF和PAI-1 的表达,提示激活PPARγ可能成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影响.方法 20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每天0.25μg)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8周观察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成纤维细胞因子23水平.结果 用药4周和8周后患者血钙明显上升(但尚未超过正常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周和8周后血磷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和8周后血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4周后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和8周后血成纤维细胞因子2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升高血钙、抑制碱性磷酸酶并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筛查出来的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81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吡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15mg/d,连续12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FBG、FINS、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干预后FBG、FINS、HOMA-IR明显下降[分别为(6.82±0.31)mmol/L比(5.17±0.13)mmol/L、(12.03±4.63)mU/L比(9.90±3.85)mU/L、1.24±0.48比0.74±0.44](P〈0.05),HOMA—β明显上升(4.20±0.31比4.78±0.33)(P〈0.05)。两组干预前FBG、FINS、HOMA-IR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吡格列酮组FBG、FINS、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以减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抵抗,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降低该类人群向糖尿病转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代表为吡格列酮,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其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降糖治疗.但是,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该类药物具有许多超出降糖作用之外的有益作用,现将相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 1-7)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培养HK-2细胞分组如下:对照组(N组)、高糖组(H组)、高糖+Ang 1-7组(A组)、高糖+Ang 1-7+A779组(D组)、高糖+吡格列酮组(P组)。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HK-2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K-2细胞PPAR-γ及α-SMA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α-SMA表达。 结果 Ang 1-7可上调高糖刺激下HK-2细胞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P < 0.05);抑制高糖刺激的α-SMA蛋白及mRNA表达(P < 0.05)。这种作用与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类似。给予Mas受体抑制剂A779后,Ang 1-7的上述作用可被部分抑制。 结论 Ang 1-7在体外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从而部分抑制高糖诱导的α-SMA表达,实现其抑制转分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部分通过Mas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可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顺铂制备小鼠AKI模型。1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组),AKI模型组(C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C+P组)。C组和C+P组按25mg/kg给予顺铂处理。C+P组在顺铂注射前3d,连续三天给予吡格列酮灌胃。CT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顺铂或盐水处理72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blot检测炎症指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结果与CT组相比,CDDP诱导C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同时炎症指标iNOS表达上调。与C组相比,C+P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iNOS表达下调。结论PPAR-7激动剂吡格列酮可通过抑制iNOS削弱炎症反应从而减轻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吡格列酮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葛根素(0.01-100μmol/L)和吡格列酮(20μmol/L)作用于MC3T3-E1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活性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葛根素和吡格列酮对MC3T3-E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0.1-10μmol/L葛根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5)。2、与吡格列酮组相比,加入0.1-1μmol/L葛根素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5)。3、加入1μmol/L的葛根素后,吡格列酮导致的细胞凋亡率上升受到抑制(P0.05)。4、吡格列酮处理后caspase-3、caspase-8、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而加入葛根素共同作用后,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葛根素可以抑制吡格列酮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基底膜乙酰肝素酶(HPA)和足细胞podoc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构建DN大鼠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T组)、吡咯列酮组(B组)、替米沙坦+吡格列酮联合组(L组)、DN组(D组)及健康对照组(N组)。12 周后检测尿蛋白量(24 h)及血生化指标,用 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HPA、podoc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灌胃12周后, L组尿蛋白量(24 h)显著低于T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N组相比, T组、B组、L组、D组空腹血糖、相对肾质量、BUN、Scr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组的Scr显著低于T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N组相比,其余4组HPA蛋白表达较高, L组显著低于T组、B组;但其他4组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L组显著高于T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N组相比,其他4组HPA和podocin mRNA表达量较高,L组HPA mRNA表达显著低于T组、B组,podocin mRNA表达显著高于T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吡格列酮较单用药显著减轻DN大鼠早期蛋白尿,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DN肾小球基底膜HPA,上调足细胞podocin蛋白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肝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结合配体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RT-PCR及Westen blot检测肝肿瘤细胞株中PPARγ的表达;MTT法检测PPARγ活化对肝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 V-FITC、DAPI染色、流式细胞仪、RT- PCR分别研究PPARγ对肝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周期调节因子影响。结果人类肝肿瘤细胞株SMMC-7721、Hep G2、Hep 3B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达PPARγ;PPARγ/活化配体曲格列酮、吡格列酮作用肝肿瘤细胞株48 h后在25、50μmol/L浓度时显示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周期中G_0/G_1期显著延长,S期明显减少,曲格列酮10、25、50μmol/L作用SMMC-7721 48 h后,Cyclin D1的表达明显下调,P21~(WAF1/CIP1)的表达则明显上调,P27~(KIP1)未见明显变化。PPARγ配体在25、50μmol/L浓度时可诱导SMMC一7721凋亡。结论PPARγ在SMMC-7721、Hep G2、Hep 3B中存在表达;PPARγ配体对于肝肿瘤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上调P21~(WAF1/CIP1)表达,产生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NF—KB及IFN-γ的变化及毗格列酮干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6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s组,n=16);②模型组(M组,n=16);③吡格列酮组(P组,n=16);@GW9662+吡格列酮组(GP组,n=16)。除s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于术前30分钟分别给予相应处理。缺血12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质量法检测脑含水量;EUsA法检测NF—KB、IFN-γ含量水平。结果①与S组比较,M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与M组比较,P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②与S组比较,M组NF—KB、IFN-γ含量水平明显增加(P〈O.05),P组较M组NF—KB、IFN-γ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P组中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NF—KB及IFN-γ的改变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存在相关性,而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细胞水肿,从而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