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冷沉淀凝血因子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80例产科DIC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升高,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4.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严重的止血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病理产科易并发DIC,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妇产科DIC的发生率为0.29%,病死率为38.9%。在我国统计的2471例DIC中,病理产科占24.81%左右,仅次于感染性DIC,居第二位。产科DIC可发生于正常或异常的妊娠后期、分娩期或产后某一短暂的时期,主要诱发原因为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与子痫),其它如感染性流产等亦可发生DIC。  相似文献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及纤溶分子标志物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毛细血管、小静脉及微动脉内形成广泛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微血栓,不仅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且可进一步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溶血、栓塞、组织坏死和器官功能衰竭。过去诊断主要依靠对凝血和纤溶物质含量和活性的检测。近年来研究表明,其血浆凝血和纤溶激活的分子标志物变化具有更敏感更特异的意义,对DIC的早期诊断和观察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对部分凝血和纤溶分子标志物在DIC患者体内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产妇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急性DIC患者20例,在常规抢救及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精心护理。结果经治疗,20例急性DIC患者的各项症状均得以纠正,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显著上升(P<0.01),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产科急性DIC患者实施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及精心护理是抢救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了解成份输血治疗DIC的疗效。方法:统计导致DIC的基础疾病、各主要临床表现和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生概率,采取不使用肝素而以成份输血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的方法进行抗DIC治疗。结果:导致DIC的基础疾病以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异常主要为出血、血小板减少和D-二聚体阳性,在接受治疗的56例病人中,39例治愈,治愈率69.9%。结论:DIC临床表现复杂,成份输血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凝血酶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治疗及临床监护水平的提高,败血症相关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仍在上升,故其总死亡率仍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作为其常见的并发症,虽其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复杂,但其中天然抗凝途径功能紊乱起着重要作用。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含量最丰富的天然抗凝蛋白,目前许多动物及临床试验均表明,在败血症相关DIC患者中应用AT可以改善DIC状况,降低死亡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凌洁 《吉林医学》2012,(36):7975-7976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为DIC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4例DIC病例中,最终痊愈29例(85.3%),子宫摘除8例,死亡5例(14.7%)。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早期应用肝素,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并补充血容量,果断切除子宫是产科DIC诊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多种临床和实验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评分标准相继被提出,不同评分标准的诊断性能各不相同。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非显性标准的诊断特性是四种标准中最佳者。ISTH显性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及日本危重病协会三种诊断标准的同特点是针对典型DIC的判断。将针对凝血功能紊乱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DIC诊断,在考虑DIC发生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可能不失为早期诊断DIC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手术引起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近年来常有报道,本文就其诱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张树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6):579-580,532,536
心血管手术引起凝血和纤溶功能失衡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近年来常有报道,本文就其诱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改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模型。方法采用凝血酶(100U/kg×1h)和氨基己酸(50mg/kg×1h)静脉滴注造成家兔急性DIC模型,以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以及肺、肾微血栓形成为观察指标。结果模型组PT进行性延长、PLT进行性下降、FIB进行性降低、3P试验由阴性转为阳性,且肺、肾病理切片有微血栓形成。结论采用凝血酶和氨基己酸静脉滴注能够成功地诱发DIC。  相似文献   

1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往往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活性(AT:A)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在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上检测30例正常人及46例患者抗凝血酶活性,同时检测其他 DIC 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IC 组 AT 活性为66.26±19.29%,较正常组 115.30±20.43%显著降低(P<0.001),并且 DIC 组阳性率为93.48%,其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几项 DIC 相关指标。结论 AT:A 是诊断 DIC 的一项敏感指标,相对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同时对 DIC 治疗的监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科ICU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76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科ICU重症患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非常普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结论 对高危患者严密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祛除诱因是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发生于许多严重疾病复杂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近年来有关DIC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其中采用基因重组水蛭素治疗DIC是一个方向。水蛭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其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Ⅲ,抗原性弱,少有过敏反应,在治疗DIC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