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各种有关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2001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性便秘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结肠切除术治愈率100%,术后排便每日1-3次,13例合并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治愈率84.6%(11/13),术后排便每日1-3次,无效7.7%(1/13)。结论 对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患者和合并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患者,结肠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慢传输性便秘乙状结肠c-kit蛋白和mRNA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c-kit蛋白和mRNA在慢传输性便秘结肠的表达.方法乙状结肠标本取自12例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和8例年龄相匹配的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c-kit蛋白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情况.结果聚丙烯凝胶电泳结果显示c-kit蛋白质一145×103的条带,与对照组相比,慢传输性便秘结肠c-ki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21);RT-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c-kit基因和β-actin(内参照)两条带,经半定量分析发现c-kit mRNA表达降低(P=0.029).结论慢传输性便秘乙状结肠c-kit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提示c-kit基因表达下调与慢传输性便秘Cajal间质细胞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存在争论,本研究评价结肠次全切除术及改进方案对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对其中32例伴有不同的出口梗阻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方案进行改进,术后随访进行问卷调查,以判断手术疗效.结果 43全患者得到随访,手术后腹泻6例,肠梗阻1例,排便困难未明显缓解2例.41例对手术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95.3%.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有效手段,其改进方案治疗合并出口梗阻的慢传输性便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乙酰胆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在慢传输性便秘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慢传输性便秘病人乙状结肠中的M、β受体的变化 ,离体结肠肌条对乙酰胆碱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方法 选择 9例慢传输性便秘病人为便秘组 ,对照组 7例 ,采用M、β受体的受体放射分析法 ,电刺激离体肌条收缩反应方法。结果 便秘组乙状结肠平滑肌细胞膜M、β受体的最大结合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解离常数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便秘组病人乙状结肠肌条频率和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 (纵行肌P <0 .0 5 ,环行肌P <0 .0 1)。应用乙酰胆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后 ,慢传输性便秘病人纵行和环行肌收缩波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而离体肌条的收缩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慢传输性便秘病人结肠细胞膜M、β受体的变化 ,是引起慢传输性便秘病人结肠的动力学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乙酰胆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参与了慢传输性便秘结肠的动力学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慢传输型便秘进行治疗,达到根治.方法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结果 术后经过近期及远期随访,疗效显著.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中符合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16例,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对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慢传输性便秘患者25例,均行结肠次全切除治疗,对合并有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前期行相应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切断术、直肠前突修补术等).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肠腔扩张7例,25例患者均有黏膜慢性炎症反应、部分肌层变薄、结肠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减少、颗粒及空泡变性,其中5例肠神经丛变性萎缩.25例患者均未发生肠瘘、盆腔感染或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15~24 d 25例患者肠蠕动基本恢复.结论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结肠次全切除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功能性改变所致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olo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C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以及混合性便秘。最近出版的罗马III的便秘诊治标准将出口梗阻型便秘命名为排便困难型便秘。出口梗阻  相似文献   

9.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我国慢传输型便秘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明确,国内外尚无系统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便秘患者的认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味中药或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慢传输型便秘的机制研究更加成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汪兴伟  刘海峰  房殿春  徐梅  王国安  陈刚 《重庆医学》2007,36(22):2295-2296,2298,F0003
目的 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下调蛋白质的整体变化特性,并对明确的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为探讨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损害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复方苯乙哌啶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2-DE) 对ST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 ImageMaster 2D Elite 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应用生物质谱、蛋白质库及文献分析等技术对差异蛋白质中的下调蛋白质组进行鉴定、功能和临床意义分析.结果 慢传输型便秘在其发生过程中有显著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肥大细胞蛋白酶(A1)、非特异性二肽酶(A2)、线粒体脱氢酶前体(A3), A1、A2、A3在便秘大鼠的胶图中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这些下调的蛋白质的表达改变提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免疫反应性减弱,线粒体氧化还原功能障碍在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顽固性便秘尤其是结肠慢传输便秘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粪便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畅有一项者则可诊断为便秘。根据动力异常,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性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病理机制复杂,临床处理棘手。2004年以来我院对16例慢传输便秘患者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经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及钡剂灌肠检查确诊,均接受直肠通道矫正手术及部分结肠切除手术,效果良好,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结肠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及钡剂灌肠检查是确诊的方法,直肠通道矫正手术及部分结肠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下探讨对慢传输型便秘伴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论述中医对于"便秘病"伴"郁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治法治则和西医"慢传输型便秘"伴"焦虑抑郁"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为临床上慢传输型便秘伴焦虑抑郁的诊治总结了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组织中肥大细胞浸润及microRNA-128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组织肥大细胞浸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组织microRNA-128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结肠组织比较,慢传输便秘患者结肠组织内肥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P<0.05),microRNA-12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结肠组织内肥大细胞浸润增加及microRNA-128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确诊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有效针对慢传输型便秘病机,能缩短排便时间,改善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正>结肠慢传输便秘(Colonic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CTS)又称结肠无力(Colonic inertia),是由于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而引发的以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2000年6月~2009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4例,现将诊治情况加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性便秘进行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1月~2004年1月165例慢性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采用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同时对不同原因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病人排便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年,所有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病人排便满意率迭89.1%,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采用联合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DL-乳酸医用膜对慢传输便秘患者结肠(次)全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传输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20例接受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使用可吸收聚-DL-乳酸医用膜组31例,未使用组19例。结果术后病人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乳酸医用膜使用组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2%。未使用组4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1.1%。使用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组(P=0.0414)。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可吸收聚-DL-乳酸医用膜可降低慢传输便秘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d,个  相似文献   

20.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因结肠传输功能减弱致使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每周排便少于2次,排便困难,属慢性、原发性、功能性、结肠性,便秘症状持续2年以上。我科自1998年12月~2006年4月治疗STC20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