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为32例肝肿瘤病人施行了肝切除术.其中肝细胞癌23例;巨大血管瘤4例;肝母细胞瘤3例;肝细胞腺瘤2例,术中平均全肝血流阻断时间为12.5±5.3分.平均输血量为1050±370.5ml.住院死亡率为6.2%.肝硬化患者的全肝血流阻断安全时限可达20分钟.全肝血流阻断技术防止了术中大出血和空气栓塞,提高了侵及或邻近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之肝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和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1998年4月至2004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常温下肝门血流和全肝血流阻断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切除16例复杂肝肿瘤,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采用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叶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1例患者术前止确评估生理功能和营养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护肝及营养支持治疗,注意术前肠道准备、呼吸功能的训练,术后吸氧提高氧分压增加余肝的肝细胞血氧含量。结果91例采用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叶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有1例因肝功能衰竭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12d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其余9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引流管监测及术后疼痛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先兆,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肝癌半肝切除术病例,讨论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肝衰竭并发症。结论对于适应证明确的肝脏疾病,通过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后行半肝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该术式又为肝癌半肝切除术提供了一个合理安全的术式,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并比较Pringle肝血流阻断和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行肝切除术的肝癌病患168例,其中82例行半肝血流阻断法(HVC)切除肝脏,86例行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法切除肝脏。结果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比、肝硬化程度、肿块大小和位置等无显著差异(P〉0.05)。与HCV组比,Pringle组的阻断次数较多(P〈0.05),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个组别术前的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HVC组术前比,术后1~4d的血清白蛋白(Bumin)、血清胆红素(Bilimbin)和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无显著差异(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显著增高(P〈0.05);与Pringle组术前比,术后1~4d的Bumin和Cholinesterase显著降低(P〈O.05),Bilirubin、ALT和ALP显著增高(P〈0.05);与HVC组术后比,Pringle组术后l~4d的Bumin和Cholinesterase显著降低(P〈0.05),Bilirubin、ALT和ALP显著增高(P〈0.05)。2个组别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VC和Pringle相比,HVC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略优于Pfingle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在半肝血流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62例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进行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术中均采用动脉阻断钳阻断肿瘤侧半肝入肝血流,门脉钳阻断出肝血流的半肝血流阻断方法.结果:62例大肝癌切除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15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0~750 mL,平均360 mL,未输血40例;术后恢复良好并痊愈出院,无肝功能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采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进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不但获得了良好血流阻断效果,使出血更加容易控制,而且最大限度保护了患者的肝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肝脏血流阻断工具.  相似文献   

7.
8.
回顾分析我科在1999~2002年为肝癌患者施行不阻断肝血流状态下的肝癌肝切除术的治疗体会。总结手术的经验。根据术中探查结果,首先游离左、右三角韧带,左、右冠状韧带,肝圆韧带及肝镰状韧带后,将肝脏托出;在不阻断肝门血流状态下。围绕肿瘤,用7号丝线间断绞索缝扎一周,阻断肝脏局部通向肿瘤的血流。在缝扎线外侧切开肝被膜,边切除,边对条索状物钳夹。结扎,切断;完整切除肝肿瘤。该方法最大优点:(1)能够较好控制手术野血供,减少术中出血。(2)能最大限度保护残余肝脏功能,避免受到缺血一再灌注的损害。(3)不需要解剖肝门等复杂手术技术。(4)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材料,是一种简便、值得推广的肝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4例肝肿瘤患者根据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3组:A组(n=40)行pringle法,B组(n=23)行全肝血流阻断(THVE),C组(n=11)行解剖性肝血流(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阻断。并观察3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和B组手术时间均较C组显著缩短(均P〈0.01),B组肝门阻断前1min和肝门开放后1min中心静脉压均显著高于肝门阻断后(均P〈0.01),B组和C组出血量均较A组显著减少(均P〈0.01),A组和B组术后3dALT、AST水平均较c组显著升高(均P〈0.01),3组肝血流阻断后均未发生肾脏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肝肿瘤行肝切除术时行pringle法血流阻断是一种简便方法,但出血量多;全肝血流阻断是一种减少出血的有效方法;解剖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要求高,但术中肝损伤小,可避免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李明天  刘琳 《全科护理》2014,(31):2934-2935
[目的]总结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精确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准确评估失血量,积极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师保持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器械护士了解肿瘤与肝脏的解剖关系,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沉着、冷静、高效的护理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效率;严格执行预防标准,确保医护人员自身安全.[结果]肝癌切除手术过程顺利,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加强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肠钳夹压法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6例肠钳夹压法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的临床疗效。包括:外侧左肝外侧叶切除15例、肝段或不规则肝段切除11例。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阻断肝脏血流,左肝外侧叶切除(即肝血流阻断时间)平均手术时间(16.37±2.0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40±20.04)ml;肝段或部分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8.20±8.0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30±40.02)ml。术中输血3例。术后并发胆瘘1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肠钳夹压法区域性肝血流阻断下进行肝切除能完全阻断病灶肝的全部入肝出肝血流,术中出血量较少.是一种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实验在分析以往无血切肝术式基础上 ,自行设计了一种双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装置 ,探讨一种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的全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 实验将 12条成年健康家犬随机分为 2组 ,A组采用Henaney在 196 6年首创的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法做为标准对照组 ,B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法 ,在阻断肝血流中及开放肝血流后不同时间监测全身MAP、MPAP、CVP、CO的变化。结果 在阻断肝血流前、阻断即刻、2 0min及开放肝血流后 5min、30min、6 0minA组MAP、MPAP、CVP、CO与B组相比存在显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通过双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对无血切肝时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癌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16例行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切除肝癌的患者术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工作,了解相关实验室指标,术中解剖、阻断血管和切除患肝时做到密切主动的配合.结果:通过医护密切配合,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阻断患肝血流,肿瘤获完整切除,平均切除时间28 min,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结论: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对应用解剖要求高,要求护士应熟知肝脏结构、血管胆管分布走向,掌握手术步骤和方法,做到主动配合,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4.
张宇  李金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2666-2667,2670
目的探讨在半肝切除术中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法,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新桥医院住院需实施半肝切除术的患者共12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原则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取Pringle法进行肝血流阻断,B组患者采取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C组患者采取肝悬吊法联合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平均输血量较B、C组多;A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C两组,而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B、C两组高;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0%,明显高于B、C组的发生率15.00%、12.50%;术后2年内,B、C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2.50%、75.00%,明显高于A组患者,A组患者的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在半肝切除术中不仅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还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且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 ,许多肝脏占位性病变及严重肝外伤时为切除病肝而需控制肝脏出血往往需要阻断入肝及出肝血流 ,藉以在无血情况下切除病肝。196 6年Henaney[1] 首创经腹全肝血流阻断法 ,但此法增加了创伤和出血 ,加重了开放血流后对肝脏的再灌注损伤。本研究应用自制的球囊导管门腔心房内转流装置 ,拟通过转流减轻高压门瘀血对残余肝的再灌注损伤 ,观察在无血切肝时对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2 ] ,同时并用“复方仙台合剂” ,观察其对残余肝的损伤修复情况。1 材料和方法1.1 药品与试剂 “复方仙台合剂” ,中国上海制药厂提供 ;超氧化物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半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肝切除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8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查找所有比较半肝血流阻断术与Pringle法应用于肝切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8月。同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包括624例患者。结果显示:①手术安全性方面:Pringle法的手术时间少于半肝血流阻断法[SMD=0.34,95%CI(0.02,0.66),P=0.04],但两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需求比、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指标无明显差异。②有效性方面:半肝血流阻断法的术后第3天ALT水平[SMD=–0.71,95%CI(–1.28,–0.14),P=0.02]、第7天ALT水平[SMD=–1.73,95%CI(–2.85,–0.62),P=0.002]、第1天AST水平[SMD=–0.74,95%CI(–1.38,–0.09),P=0.03]、第7天AST水平[SMD=–0.99,95%CI(–1.26,–0.71),P<0.000 01]、第3天TBIL水平[SMD=–0.34,95%CI(–0.57,–0.10),P=0.005]及第7天TBIL水平[SMD=–0.52,95%CI(–1.02,–0.01),P=0.04]均低于Pringle法。结论与Pringle法相比,半肝血流阻断法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促进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方面更好。因纳入研究的数量及样本量较少,且受质量限制,一些主要的测量指标报道过少,缺乏足够的信息进行分析,所以上述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行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28例(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32例(全肝血流阻断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全肝血流阻断组比较,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谷丙转氨酶较低,术后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水平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在院观察时间较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全肝血流阻断组(28.1%)(P〈0.05)。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半肝出入肝血流联合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肿瘤邻近肝静脉主干的肝癌患者5例施行半肝出入肝血流联合阻断下肝叶切除术,采用肝静脉的阻断方法包括丝线结扎、血管带或导尿管阻断以及小心耳钳阻断等。结果结扎或阻断右肝静脉2例,阻断左肝静脉及肝中静脉共干3例。术中出血少,2例未输血,3例输红细胞悬液200--400 ml;术后无出血、胆漏、肝功能不全以及膈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8--34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11月死于肿瘤复发,4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半肝出入肝血流联合阻断技术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避免肝静脉损伤引起的大出血或空气栓塞,同时最大程度维护余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适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传统的 Heaney's 无血切肝术作了技术上的改进,即在全肝血流阻断的同时不阻断腹主动脉。采用这种改良的常温下无血切肝技术,作者成功地为3例生长在第二肝门区域的肝癌患者施行了肝切除手术。也观察了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和手术前后血生化改变。改良式无血切肝术简单、安全,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区域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012年4月该院施行237例腹腔镜区域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其中122例为肝胆管结石,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72例左肝外叶切除,48例左半肝切除,2例左三联切除.结果 119例获得成功,3例中转开腹处理;手术时间120~420 min,平均276 min;出血量50~1000 mL,平均325 mL,输血3例;术后平均住院7d;7例术后胆漏经通畅引流而自愈,无死亡、出血、肝功能衰竭及膈下脓肿并发症发生;术后T管造影发现残石1例,术后胆道镜取出.结论 腹腔镜区域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方法,但不同于其他病种腹腔镜肝叶切除,难度更大,应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