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魏乐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801-802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明确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72例糖尿病伴脑梗死、50例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结果两组实验室检验数据、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有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TG、TC、HDL-C、Fib水平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者,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高,多发病灶多,预后不良率高。  相似文献   

2.
兴凤  韩锡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10-2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明确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18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10例不伴糖尿病脑梗死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结果两组实验室检查数据、梗死部位、梗死数目及预后有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基底节区梗死发生率高,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高,多发病灶多,预后不良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48h内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脑急性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梗塞灶大小与患者空腹血糖、血清LDL—C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与血清TC、TG、HDL—C水平无关(P〉0.05),血糖和LDL—C水平越高的患者梗塞程度严重,梗塞灶面积大,预后较差(P〈0.05)。结论:空腹血糖、LDL—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加强空腹血糖、血脂的监测和控制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清尿酸及血脂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4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50例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分析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脂TC、TG、LD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是及低H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秋菊 《中原医刊》2009,(10):70-71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明确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对68例糖尿病伴脑梗死、50例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结果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清TG、TC、CRP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两组实验室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因糖代谢异常而合并有脂代谢、CRP异常,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和血脂异常、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伴或不伴有脑梗死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其中92例伴有脑梗死,128例不伴有脑梗死。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用彩超检查颈动脉以了解有无颈动脉班块形成,并比较两组的TC、LDL-C、TG、HDL—C及hs_CRP的水平。[结果]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中,伴有脑梗死者血清TC和LDL—C均高于不伴有脑梗死者(P〈0.05),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中,TC和LDL-C与脑梗死有关,而h8-CRP与脑梗死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罗良剑  何元明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157-157,166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并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APACHEIII评分,按分值分为三组(轻度组≤60分,中度组61~90分,重度组〉90分);以28天为界,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血脂水平。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11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组TC、LDL—C水平较中度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死亡组TC,TG,HDL—C、LDL—C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与严重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有关,TG、TC、HDL—C、LDL—C值对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伟 《中原医刊》2009,(14):47-48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自动生化仪对50例健康者和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检测,比较两组间HDL—C水平变化,分析HDL—C与其他血脂及载脂蛋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LDL—C、apo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HDL—C与TC及apoA显著正相关(P〈0.05),与TG、apoB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DL—C水平较健康人无明显降低。其HDL—C水平主要与总胆固醇水平及构成成分apoA有关,而与TG代谢途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静 《中原医刊》2009,(22):57-5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异常变化。方法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组和单纯脑卒中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对4组进行血尿酸和血脂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TG、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HDL—C,高UA、LDL—C、ApoB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TC)对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胆固醇水平,并观察胆固醇含量对脑出血部位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通支动脉出血组胆固醇、三酰甘油(TG)含量明显高于皮层动脉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含量与恶性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脑出血急性期LDL—C水平明显下降,但是尚不能代表出血前的血脂水平,TG升高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因素,胆固醇含量与脑出血患者恶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成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2):227-229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4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5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42例)和晚期糖尿病肾病组(28例)4组,检测4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一A(Apro.A),脂蛋白.B(Apro.B),并计算TG/HDL.C比值。结果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患者比较,各组患者糖尿病肾病HDL.C明显降低,且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血清TG、TC、LDL—C、Apro.B、TG/HDL.C逐渐升高,而HDL.C、Apro.A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ER与HDL.C呈负相关(r=一0.558,P=0.027),而与TG/HDL.C比值呈正相关(r=0.638,P=0.015)。结论HDL.C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保护因子,而TG/HDL—C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C组),对3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FBG)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脑梗死面积大,TC、TG、LDL-C、VLA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他血清指标水平,探讨血清HMGB1 与其他血清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 例作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患者60 例作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6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3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HMGB1 及其他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MGB1、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MGB1、hs-CRP、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 水平高于糖尿病组(P <0.05),血清HDL-C 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 <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与血清hs-CRP、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 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血清HDL-C 水平呈负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NS、HOMA-IR、TG、TC、LDL-C 是血清HMGB1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水平升高,血清HMGB1 与hs-CRP、血糖、血脂指标有关,FINS、HOMA-IR、TG、TC、LDL-C 是血清HMGB1 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血脂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5例CHD患者(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UA,同时检测68例健康者(对照组)上述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D组血清TB、DB、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血清UA、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低水平血清TB是CHD的危险因素,检测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可能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海涛  林莉 《中原医刊》2005,32(15):30-31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脂特点。方法对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血脂测定,并比较SA与UA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UA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较SA组低(P〈0.05),而甘油三酯(TG)水平、TG/HDL—C、TC/HDL—C比值比SA组高(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SA与UA患者的血脂水平是有差别的,TG/HDL—C和TC/HDL-C对于评价冠心病心绞痛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2011年8月~2012年6月内分泌科住院的157例T2DM患者,分为高血尿酸组(68例)及正常血尿酸组(89例)。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IMT,并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血尿酸组BMI、WHR、FINS、HOMA—IR、LDL—C、TG、IMT较正常血尿酸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组更易出现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调脂饮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8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8例予调脂饮治疗,对照组予洛伐他汀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69%,对照组总有效率62.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BG、TG、HDL-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TC、TG、HDL—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1.05)。结论 调脂饮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定,并给予口服降血脂药物治疗。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C、TG、H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DL-C和Apo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降脂药物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有显著变化(P<0.05)。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和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及功能异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从美国进口的降脂药物辛伐他汀(SM)治疗2型糖尿病(DM)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采用SM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16%(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别下降了33%、25%、35%和43%(除TG P<0.05外,其余均是P<0.01)。结论:SM治疗2型DM伴高脂血症具有升高HDL-C,降低TG、TC、LDL-C、TC/HDL-C和AI的作用。其中以降低AI的幅度最大(高达52%);降低TG的幅度最小(2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脂水平与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已确诊的肝病患者,肝炎患者72例,肝硬化患者35例,测定其血脂水平,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炎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肝硬化组甘油三酯(TG)与对照组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肝炎组血脂水平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清总胆固醇(TC)对急性肝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很有意义。能很好的反映急性过程,特别有助于重病肝炎的判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表明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