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和/或脾功能亢进为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率为90.9%(10/11);11例患者共实施13例次手术,胃冠状血管及其分支结扎(断流)术2例次,脾切除 断流 脾肾分流术5例次;脾切除 大网膜包肾术4例次;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腔静脉分流术2例次,随访1~4年,行分流术者预后效果良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性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断流加分流术是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例CTPV患者,观察门静脉系统的血流状况,结合二维超声,对CTPV的声像图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彩超结果与血管造影或CT相符合,CTPV的声像图特点是病变部位门静脉内径变细、闭塞或栓塞,其周围可见"蜂窝状"的管道回声,多普勒检查示"蜂窝状"管道内为门静脉频谱;继发改变有脾大、胃冠状静脉扩张。结论 CTPV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对CTP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樊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998-998,100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和分析36例CTPV患者的门静脉系统及周围相关脏器二维超声与血流状况.结果 CTPV患者的超声具有特征性表现,与血管造影或MRI或手术相符合,诊断准确可靠,继发改变为门静脉高压综合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反映CTPV的部位、性质及血流特点,时CTP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经手术及CT、血管造影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主干、左、右分支及其周围结构,观察病变区血流状态和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参数。结果 门静脉海绵样性的声像图显示肝门区门静脉正常结构消失,其周围或管腔内有网格状无回声,并可在异常的网格状无回声内探及血流信号及连续状低速门静脉样血流频谱。4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全部正确,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是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巫贵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F0003-F0003
患者,男,72岁,因"腹胀7年,加重1月"入院.5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未予在意.7年前始感腹胀,在院外曾疑为"肝硬化、肝癌"(具体不详).无肝病家族史.入院查体:无肝掌、蜘蛛痣及瘀点、瘀癍.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饱满,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15 cm,质硬,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317×109/L,肝肾功能正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阴性,甲胎蛋白阴性.胃镜:食管及胃底静脉轻度曲张.腹部CT:肝无异常,门静脉系统增粗,脾大.彩色多普勒:肝回声增强,门静脉呈蜂窝状,直径1.7 cm,双向血流,脾脏增大,脾静脉呈蜂窝状,直径0.9 cm,血流呈双向.临床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伴门静脉高压症、巨脾症.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出院.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指门辟脉主干和域分支完全、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测支聆脉或阻塞后的再通.近几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现将我院1996-07~1998-10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门静脉海锦样变性10例报道如下.IM东、仪后与方法本组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8-72岁,平均43岁.其中住院患者8例,门诊患者2例.仪器为*见利m太9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患者常规禁食8-12h,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作右助间助级下及剑突下多切面日查.先用…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疾病以门静脉高压最为常见,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少见。CTPV是因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狭窄或阻塞,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门静脉旁、肝内及胆囊窝周围建立广泛侧支循环,以及阻塞门静脉再管化所致的疾病。因门静脉侧支循环血管在大体标本切面上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故称CTPV[1]。既往因检查技术有限,该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140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各70例,普通组实施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治疗组实施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缝扎手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及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普通组为1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4,P=0.219).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2.93±4.04)d,普通组为(17.29±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P=0.016).治疗组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1.43%,普通组为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445,P=0.001).结论 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可优先选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nlOU8transforr/lationoftheportalvein,CTP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DSA证实的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①7例中,原发性病变1例,继发性病变6例。②CT表现7例均显示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血管变细、闭塞,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重建后门脉系统侧支循环网。4例肝实质灌注异常,4例门静脉高压,以及6例引起该病变的原发病灶征象。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熟悉MS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门部形成许多细小、相互扭曲成肿块状的静脉网,其作用是为狭窄、阻塞的门静脉主干或左右主支提供侧支循环。本文就我们近年来检出和收集的CTPV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艳颖  阚志超 《天津医药》2005,33(3):179-180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r cavernoma of the portal vain,PVCT)是指门静脉主干和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 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沟通,此变性是机体为保证肝血流量和维持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机制,属非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约占门静脉高压的3.5%[患者术中门静脉压力范围为25-50cmH2O,平均38.4cmH2O(1cmH2O=0.098kPa)]。过去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诊断困难,随着影像技术用于检查腹部血管后,本病的报道渐趋增多,近几年我科共收治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收集我院近11年内收治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vein,CTPV)患者共17例,其中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容积扫描(LAVA)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TPV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及LAVA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彩超或DSA证实。结果MRI平扫可见门静脉闭塞,闭塞门静脉周围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LAVA直观显示肝实质灌注异常及门静脉周围异常侧支静脉,还可显示腹部原发病变及其强化规律。结论磁共振平扫及LAVA对CTPV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梁颖  米玉红  刘双 《中国医药》2014,(7):1051-1053
目的提高对罕见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和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40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超声、影像以及骨髓基因检测报告并回顾文献。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间断头晕、耳鸣、呕吐、皮肤黏膜绛红、脾大。血常规三系增高。易栓症提示血浆蛋白C、血浆蛋白S、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减低。超声提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侧支静脉形成、门静脉阻塞、海绵样变性、胃底静脉曲张、肝脾增大。腹部CT:门静脉高压伴海绵样变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形成、肝大、脾大。骨髓基因检测报告JAK2、V617F 82%杂合突变、血液病基因分型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结论CTPV伴MPD病例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对于临床难以解释的三系增高要警惕MPD的可能。MPD和CTPV是否为因果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女,48岁,因反复黑便20余天以“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收住院。患者从20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钝痛,不放射,无明显规律性,伴解成形黑便,每次量少(约30g),每日1次。无返酸、呕血、纳差、厌油、黄染等;2天前进食“米线、鸭肉”后黑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每次量约200g;伴心悸、乏力、胸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CT或血管造影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及特征,观察门静脉血流情况。结果12例患者超声显示门静脉闭塞、门静脉周围侧支呈蜂窝状或网状无回声区,闭塞的门静脉内无或仅见少量血流信号,蜂窝状元回声区见网状的彩色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具有无创、方便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5岁,洛巴族。以右上腹胀痛不适1年伴纳差为主诉入院。发病以来反复出现不明原因一过性寒战、高热,曾多次在外院就治,未明确诊断,右上腹胀痛无缓解,纳差及全身乏力加重,近期体重下降约15kg。无呕血、黑便,无巩膜黄染,既往无肝炎病和胆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精神差,结膜苍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疗效。方法18例肝硬化合并CTPV患者,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其中包括肝硬化合并肝癌3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流术6例;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结果行经典原位肝移植7例患者,随访0.5~3年全部存活(1例因肝癌转移仍在治疗中),脾亢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完全消失。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患者,术后随访3~5年,l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仍存活5例中1例反复发生肝性脑病、1例术后2年出现脾-肾静脉分流处血栓并再发上消化道出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减轻。行脾切除加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食管下端切断吻合)5例患者,术后随访3~6年,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仍存活3例中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CTPV加重或无改变。结论肝硬化合并CTPV的外科治疗,以原位肝移植为首选,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术优于脾切除加断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