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中住院死亡病因。方法1994-012004-03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的3252例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术中及术后33例住院死亡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例死于术中,其余29例患者死于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心源性休克、室颤、急性左心衰、多器官衰竭、心脏破裂、急性肾衰,住院病死率为1·01%。结论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死亡主要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室颤、急性左心衰等。通过一些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10年来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病因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心衰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2008年6月10年间住院慢性心衰患者10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心衰病因分布前三位为: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肺原性心脏病。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呈上升趋势,风湿性瓣膜病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心衰病因变化与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老年人心衰的发生率日益升高。65岁以上人口中每千人心衰发病数达到10例,而且住院心衰患者中有约80%年龄>65岁[1]。为此,笔者回顾了长海医院近5年老年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此对老年心衰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多病因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临床老年心衰的防治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自1999-2004年间长海医院确诊为心衰的住院患者,年龄≥60岁,均符合有关心衰的诊断和分级标准,其病因诊断及多病因排序均以出院诊断为依据。共入选532例,男311例(58%),女221例(42%);平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监测技术和各种抗心律失常疗法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AMI)由心律失常引起的住院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死于泵衰竭的数目并未减少。泵衰竭的发生和程度与心肌坏死范围有直接关系。因此防止梗死扩大,保留更多的存活心肌,对防治AMI病人的泵衰竭和减少病死率甚为重要。本文介绍某些药物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正性收缩能药物毛地黄 AMI时毛地黄习用于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毛地黄对泵衰竭的心功能作用,研究结果不一;多数看法是,毛地黄在梗死后24小时内应用对血液动力学和心机械功能无肯定的有利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病因变迁,探讨老年慢性心衰的防治对策. 方法 从住院病历数据库中检索出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院的老年慢性心衰住院病例4760例,以6年为一时间段分成A组(1993~1998年)和B组(1999~2004年),再以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为3个年龄段,比较分析2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病因学和病死率的变迁. 结果 (1)病因、诱因或伴随疾病构成比的变迁:B组高血压比例均高于A组,心律失常比例均低于A组;B组60~69岁和70~79岁年龄段糖尿病比例高于A组;B组60~69岁年龄段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70~79岁年龄段心肌梗死比例高于A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男性和女性心肌病比例低于A组;B组男性糖尿病比例高于A组,风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女性肺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与A组相比,肺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变化.(2)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变迁:B组60~69岁和70~79岁年龄段均有显著性下降,男性组也有显著性下降. 结论 近6年来,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的病因、诱因或伴随疾病构成比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增多,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减少;肺炎无显著变化;住院期间病死率下降;其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单中心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的目的是统计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的年龄、性别构成,心功能状况等因素,分析心衰的病因构成,了解心衰患的治疗现状及与心衰治疗指南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是观察女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本文研究回顾性分析从1996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我们医院住院的793例心衰患者,其中女性311例(39.2%),对两性在临床特点,各项检查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我院住院患者中,女性心衰患者与男性比年龄大,高血压心脏病较多,冠心病较少,糖尿病较多,舒张期心衰也比男性多。住院期间男性死亡率增加。结论因心衰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病因、临床特征有性别差异。女性死亡率较低,可能与女性冠心病心衰较少,舒张期心衰较多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酯抑制剂(ACEI)对症状性充血性心衰病人,可减低病死率和住院需要以及改善心功能状态。并对心肌梗死和射血分数(EF)减低的无症状病人,改善EF和运动耐力。本预防试验是左室功能紊乱研究(SOLVD)的一部分,旨在确定是否ACEI依那普利对EF≤0.35而未接受心衰治疗的病人能减低病死率、心衰发生率和住院率。对象和方法美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的23个中心83所医院共4228例无症状性左室功能紊乱病人,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及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等。病人随机分为安慰剂组(2117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危险,置人于残废的常见疾病,给病人、医务人员、医生予沉重负荷,常长时间需要住院和专科特护,耗资巨大。英国心衰患者达1%,以2010年6月为例,因心衰住院者32%一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威胁相应增多。因此,我国老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仍在上升。 1 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 据上海、广东、沈阳等地分别对30年来住院心脏病患者病因的分析,各种心脏病的构成发生明显变化,风心病下降,冠心病上升。上海市10所医院≥80岁高龄AMI住院死亡分析报道,15年内10所医院AMI病人总数为2588例,≥80岁为173例,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的病因,治疗策略,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50例顽固性心衰的病因、治疗及预后转归。结果除1例肺心病心衰死亡、2例肺心病心衰及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无效外,其余病例心功能均有所缓解。结论顽固性心衰病因复杂,应积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心衰时临床应用毛地黄尚存在争论.本文讨论涉及毛地黄正性肌力的三个问题:1、毛地黄潜在毒性减少了吗?2、目前制定的剂量表可靠性如何?3、治疗效果如何确定? 毛地黄毒性:毛地黄是高毒性药物绝无争论,通常药物毒性与它的药效动力学和宿主的反应有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据调查,国外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65岁人群可达6%-10%。我国心衰的患病率也已达0.9%,其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达1.3%。心衰仍然是老年患者住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探讨老年患者心衰原发病因及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早期预防和治疗是最终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对532例老年心衰患者的病因构成、心功能分级情况及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心先安)是近年合成的环磷酸腺苷(cAMP)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120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120(男86,女34)例。年龄46~80(平均53.7)岁。心衰的病因构成为:冠心病8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4例。入选标准为:①有原发的基础心脏病;②有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③辅助检查的结果支持心衰的诊断;④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排除…  相似文献   

15.
毛地黄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目前仍是临床的一项问题,必须注意判断并及时处理。老年病人特别容易出现毛地黄中毒,不过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年龄病人基本一致。因为毛地黄的使用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无法制订一套用药常规。此外,毛地黄的“治疗学”和“毒理学”之间有时也不易区分,故临床上从用药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表现来判断毛地黄的毒性反应就显得很重要。诊断应用毛地黄的药量达到治疗目的时,经验证明此量常有导致中毒的可能。这对老年病人尤其要警惕。随着病情的进展,更需要借助毛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但此时常因敏感性增加,则治疗量比以前减少。老年病人夹杂病较多,如同时患高血  相似文献   

16.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年龄增长其病因构成的变化及多重病因情况.方法704例确诊为心衰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45~59岁)组,老年(60~79岁)组和高龄老年(80~95岁)组,通过计算机Foxpro软件建立的老年CH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及多病因情况.结果前三位的基础病因在老年前期组是风湿性心脏病(47.1%)、冠心病(19.9%)和扩张性心肌病(12.7%),老年组是冠心病(62.2%)、高血压(14.6%)和风湿性心脏病(11.9%),高龄老年组是冠心病(92.0%)、高血压(30.0%)和贫血(22.0%);多病因心衰在老年前期组占25.7%,老年组占70.7%,高龄老年组82.0%;多病因组合中,双病因最多见的是冠心病、高血压,三种及以上病因中最多见的组合是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结论心衰患者随年龄老化,(1)风心病和心肌病的比率逐渐下降,而冠心病、高血压和贫血的比例逐渐增大;(2)多病因心衰比例逐渐增大;(3)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多病因组合.上述特点在老年心衰的诊治和预防中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CHARM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加上ACEI对心衰有效  Candesartan(一种新的沙坦类药物 )在CHARM研究 (CandesartaninHeartFailure :AssessmentofRe ductioninMortalityandMorbidity)共收入 76 0 1有症状性心衰的病人 ,随机给予Candesartan 32mg/d或安慰剂。分成三组 :(1)CHARM -替代组 :左室EF≤ 4 0 %,不能耐受A CEI ,用Cadesartan(C药 )替代 ;(2 )CHARM -加用组 :左室EF≤ 4 0 %,已用ACEI ,再加用C药 ;(3)CHARM -保护组 :左室EF >4 0 %,病人有舒张性心衰结果 :CHARM替代组的终点结果 (心血管死亡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1948~1989年上海地区心脏病病种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解上海地区心脏病病种的动态分布,对1948~1989年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住院心脏病病人病种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病例在内科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在增高。住院心脏病病种构成比呈持续而渐进的变化,其中冠心病在心脏病病种构成比中的序位已上升至第一位。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肌炎、原因不明性心律失常、心肌病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构成比显著下降;梅毒性心脏病已属罕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澳门地区心房颤动的病因特征。方法 对1993~1998年本院内科住院病人中4518例发生心房颤动307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心房颤动总发生率为6.78%,风湿性心瓣膜病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9.65%,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分别为7.06%、6.23%和6.05%。在房颤瓣膜性心脏病占房颤病因构成比16.61%;非瓣膜性心脏病占79.48%。结论 本组病人房颤发生率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占房颤病因构成比少数,非瓣膜性心脏病占大多数;房颤并非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656例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因和药物治疗的变化.方法 选择1973年7月至2002年12月确诊的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2656例,以每10年为一组分3组,对病因、临床特征和治疗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心衰住院总病例(3858例)的68.8%.男:女为1:1.入院时心功能以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心功能Ⅲ和Ⅳ级居多(89.7%).3组患者的病因均以冠心病、肺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主.随时代变迁,首位病因由肺心病(3组的病因构成比分别为62.8%、41.5%和21.1%)演变为冠心病(分别为24.3%、35.8%和62.5%).应用较多的药物依次是硝酸酯类(83.7%)、利尿剂(69.3%)、洋地黄类(5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53.7%)和β-受体阻滞剂(18.4%).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冠心病治疗(分别为75.2%和80.8%),且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和肺心病.肺心病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分别为11.6%和2.0%.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首位病因从肺心病演变为冠心病;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硝酸酯类仍为主要治疗药物,但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