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自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FN-inducible 10-kdaprotein,IP-10)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3,在丙肝病毒(HCV)单纯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单纯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HIV感染组(n=14)、HCV/HIV感染组(n=28)及正常对照组(n=30)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CXCR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趋化因子IL-8、IP-10含量。结果:HCV感染组、HIV感染组和HCV/HIV合并感染组,血清IP-10水平都明显升高,而在合并感染组水平最高;血清IL-8水平在3组亦明显升高。HI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01),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01);HCV感染组CD4^+及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轻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HC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及CD8^+T细胞表面CCR5表达显著降低(P〈0.001);HIV感染组CD4^+及CD8^+T细胞表面CCR5表达显著升高(P〈0.001)。结论:中国HCV/HIV合并感染患者中,血清IL-8和IP-10水平都明显升高;受体CXCR3在CD4^+T细胞表面表达降低,而在CD8^+T细胞表面表达升高;受体CCR5在CD4^+及CD8^+T细胞表面表达降低,提示趋化因子及受体与HCV/HIV合并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范围内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者(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已超过5亿。这两种病毒在病原学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但在病毒学特点上以及在慢性肝炎的免疫逃逸机制上均有着显著的差别。在早期天然免疫应答方面,HBV感染最初几周并不引起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而HCV则会引起许多肝内基因表达改变。在特异性免疫应答方面,HBV和HCV感染后机体清除病毒的途径主要有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作用、CD4^+细胞的辅助作用、抗体的中和作用或杀伤作用。相对于HBV来说,HCV在成人更多引起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Csh对处于免疫应答状态的小鼠脾脏调节性CD4^+CD25^+T细胞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卵白蛋白(OVA)免疫的DO11.10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及其中Foxp 3^+T细胞的变化。结果:OVA免疫后脾脏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数及Foxp 3^+T细胞占CD4^+CD25^+T细胞百分数均增加,显示CsA可明显减少正常及免疫应答状态下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及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数。结论:CsA在抑制免疫应答的同时也可能抑制了免疫耐受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研究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将小鼠脾脏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即去除CD4^+CD25^+T细胞组和未去除CD4^+CD25^+T细胞组,测定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刺激不同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IFN一1分泌,以及多肽特异性CD8^+T细胞对同源性胃癌细胞株MFC的杀伤活性。结果显示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所诱导的特异性CD8^+CTL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强,表现为反应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增殖反应增强,IFN-γ分泌量提高及CD8+T细胞对MFC杀伤活性增强。这些结果表明。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肿瘤抗原多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效能可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5.
CD4^+T细胞的死亡是HIV—1感染的特征之一。早期的研究认为:CD4分子是一种受体,当HIV—1病毒包膜与之结合后就可以使HIV—1病毒进入T细胞,导致CD4^+T细胞的死亡。随后却发现,HIV感染程度并不能解释CD4^+T细胞的大量减少,例如:逆转录病毒HIV-2和HTLV—1感染CD4^+T细胞的过程与HIV—1极为相似,但大多数感染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阐明HBV 感染不同阶段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方法:分别构建了我国最高频等位基因HLA鄄A*0201 三种常见抗原肽表位(HBVcore18-27、pol575-583、env335-343)四聚体复合物,并用这些四聚体检测HBV 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LA-A*0201 限制性抗原特异性CD8+ T 细胞的频率、功能及CD127 的表达。结果:在大多数自限性HBV感染者的PBMCs 中抗原特异性CD8+ T 细胞的频率和增殖能力都高于慢性HBV 感染者。在低病毒载量的免疫低复制期抗原特异性CD8+ T 的数量和在高病毒载量、肝脏损害免疫清除期及免疫耐受期抗原特异性CD8+ T 细胞频率是相似的,同病毒定量及ALT 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慢性HBV 感染者抗原特异性CD8+ T 细胞增殖能力和病毒滴度呈反比。在自限性HBV 感染患者抗原特异性CD8+ T 细胞分泌IFN 的功能明显高于慢性HBV 患者,在免疫耐受期基本丧失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HBV 感染后不同免疫状态的HBsAg 水平不同,免疫耐受期最高,其次为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低复制期的最低。而且随着HBsAg 水平下降,同HBV DNA 的相关性也逐渐下降。慢性HBV 感染者中CD8+ CD127+ T 细胞要低于对照组及自限性感染组,特别是在HBeAg 阳性的免疫耐受期及免疫清除期组患者中CD8+ CD127+ T 细胞比例更低。结论:慢性HBV 感染中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频率不是决定免疫应答的唯一因素,慢性乙肝患者体内记忆性的抗原特异性CD8+ T 细胞并未被完全清除或缺失,这为治疗性疫苗和免疫恢复治疗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来源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CD4^+T细胞的5%-10%。它具有免疫抑制及免疫无能的特性,是最重要的Treg细胞的亚群之一。近年发现CD4^+CD25^+Treg细胞主要通过分泌一些抑制性细胞因子和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等方式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数量的缺乏或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改变及其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紊乱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的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16^+ 56^+NK细胞进行测定。结果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16^+56+NK细胞的百分率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B淋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而两组间CD3^+T淋巴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P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数量下降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CD8+ T细胞对HIV-1合成表位的免疫主导应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8^+ T细胞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表位的免疫主导应答。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tSPOT)和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FSE)标记流式分析技术,以覆盖HIV-1 Env、Pol、Gag、Vif、Nef、Tat区的701个重叠肽段组成的34个肽段库及其部分单肽段作为刺激表位,对一例感染HIV-1的长期不进展者(LTNP)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 T细胞的了γ-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频率和细胞增殖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HIV-1 Gag区域肽段诱导产生的CD8^+ T细胞的IFN-γ分泌细胞频率最高,Nef、Tat、Vif区域依次顺减,Env和Pol区域不能诱导产生显著性应答;在IFN-γ ELISPOT实验中,肽段和相应肽段库刺激产生的结果一致;CD8^+ T细胞在单肽段刺激下,用ELISPOT技术测定的IFN-γ分泌细胞频率和CFSE标记流式分析技术测定的细胞增殖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CD8^+ 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某些HIV-1抗原表位,诱导出免疫主导应答;当进行HIV-1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增殖测定和免疫主导应答研究时,ELISPOT是值得称道的标准实验,同时,推荐一种新颖的CFSE标记流式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细胞不同亚群对病毒抗原的应答反应不同,对乙型肝炎的进展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CD19+(B细胞)进行检测。并探讨HBV感染后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与疾病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姚堃  周锋  杨婕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1):1134-1137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患者淋巴细胞对人疱疹病毒6型(HHV-6)特异性增殖应答,初步探讨HHV-6在口腔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浆中抗HHV-6IgG;免疫微磁珠分离CD4^+T及CD8^+T细胞;3H-TdR法检测CD4^+T和CD8^+T细胞及PBMCs的增殖水平;FACS分析CD4^+C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口腔鳞癌组血浆中抗HHV-6IgG阳性数为8/8,正常对照组为12例(12/20);口腔鳞癌组PBMCs及CD4^+T细胞对HHV-6的增殖水平显著低于HHV-6潜伏感染组与未感染组(P〈0.05);HHV-6潜伏感染组PBMCs及CD4^+T细胞对HHV-6的增殖水平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5);口腔鳞癌组外周血中CD4^+C25^+Treg比例明显高于HHV-6潜伏感染组与未感染组(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的HHV-6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应答减弱,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板蓝根多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猪T细胞亚群及抗体的影响.方法:以板蓝根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联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猪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并用ELISA法检测猪血清中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抗体水平.结果:板蓝根多糖能显著提高仔猪的CD3^+、CD8^+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和特异性抗体滴度.结论:板蓝根多糖能显著增强猪对常规灭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1例HLA-A2限制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1b基因型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抗病毒治疗24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24周采集外周血,分选CD4+T细胞和CD8+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利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将CD8+T细胞与体外培养的HCV(HCVcc)感染的Huh7.5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细胞因子水平分析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功能和非细胞杀伤功能。结果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4周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71.43%(15/21)和77.78%(14/18),治疗24周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均为100%。治疗4周和24周时CD4+T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17的水平显著升高,分泌IL-10的水平与基线比较未见显著变化。但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在治疗4周发生病毒学应答和未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和24周时CD8+T细胞与HCVcc感染的Huh7.5细胞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细胞死亡的比例显著增加,但对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无明显影响。治疗4周和24周时IFN-γ在直接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TNF-α的表达在治疗后仅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显著升高,但在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治疗4周发生病毒学应答和未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之间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和非细胞杀伤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有极高的临床治愈率,抑制HCV病毒复制提高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30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rAAV/PSA感染DC前体细胞,采用系列细胞因子诱导DC前体细胞成熟。第6天收集成熟DC并与T细胞按比例混合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分别于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前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PSA基因转染DC刺激T淋巴细胞爆发增殖,与培养前比较,混合培养6d后CD8^+、CD8^+CD69^+、CD8^+CD28^+T细胞的比例和CD8^+/CD4^+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CD28-T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细胞比例较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基因转染DC能够有效地激活CD8+抗原特异性CTL,下调免疫抑制性T细胞,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为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CD25^+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是机体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的主要类型,于1995年首次由Sakaguchi等提出。CD4^+CD25^+Tr的免疫学特点是免疫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可以通过下调机体的免疫应答维持对自身和非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CD4^+CD25^+Tr数量低下和功能紊乱可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它们在某些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和下调肿瘤免疫应答中也起重要作用。对这类细胞生物特性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临床有关疾病机制的理解及新型治疗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吴长有  刘杰 《免疫学杂志》2006,22(2):120-123,128
目的探索能够准确鉴别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及其关联性。方法自正常人静脉血中分离PBMCs,同时加入9种不同标记的抗体,进行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CD45RA^+CD4^+T细胞均表达CD27、CCR7、CD28和CD62L,而在CD45BA^-CD4^+T细胞中,约有75%的细胞表达CD27,30%为CCR5^+,90%为CCR7^+,99%为CD28^+,70%为CD62L^+。与其相一致的是在CD62L^+CD4^+T细胞中,大约60%的细胞为CD45RA^+,但CD62L^-CD4^+T细胞中,大约95%的细胞为CD45RA^-。在CD8^+T细胞中,大约有78%的细胞为CD45RA^+,其余为CD45RA^-。CD45BA^+CD8^+T细胞的表型与CD45BA^+CD4^+T细胞基本相似。结论同时检测多种T细胞表面标志,深入了解T细胞各亚群的表型特征,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以及疫苗的设计和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骨髓CD34^+细胞体外向T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为研究造血细胞淋系造血活性及T细胞发育和分化提供技术平台。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骨髓CD34^+细胞,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构建的微环境下,在胸腺基质细胞的支持下,使其体外向T细胞定向分化,收集培养的非贴壁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不同时间CD1^-CD3^+细胞、CD3^+CD4^+CD8^-细胞及CD3^+CD4^-CD8^+细胞比例。结果:培养1周时,培养细胞中以不成熟的CD1^+CD3^-细胞、CD1^+CD3^+细胞为主,可检测到少量CD1^-CD3^+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不成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而成熟的CD1^-CD3^+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在CD3^+细胞中,培养初期以不成熟的双阳性细胞CD4^+CD8^+为主,而成熟的单阳性CD^+CD8^-细胞及CD4^-CD8^+细胞占极小比例,随培养时间延长,双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减少,而成熟的单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高;而无胸腺基质细胞支持的CD34+细胞仅在培养初期检测到成熟细胞存在,而培养后4周基本检测不到成熟T细胞的存在。结论:在骨髓基质细胞及胸腺基质细胞的支持下,骨髓CD34^+细胞可体外发育为成熟的CD1^-CD3^+细胞及单阳性T细胞,其中胸腺基质细胞的支持对于造血细胞向T细胞的体外定向分化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相关的NK细胞及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水平,探讨HIV感染过程中穿孔素表达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集31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S)治疗的17例HIV/AIDS患者以及15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法检测CD56^+/CD3^-、CD3^-/CD16^+NK细胞及CD8^+/CD3^+内穿孔素表达的百分数,分析其与NK细胞绝对值、NK细胞百分数、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HIV感染者的NK细胞CD56^+/CD3^-及CD3^-/CD16^+亚群穿孔素表达百分数(平均13.17%,平均24.05%)高于CD8^+T细胞穿孔素表达百分数(平均9.03%);NK细胞内穿孔素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5,P〈0.05),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高于健康对照(P〈0.05);NK细胞及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水平与其绝对计数显著相关,与疾病进展不相关。HAART治疗组NK细胞内穿孔素表达升高,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内穿孔素表达降低,抗病毒治疗后升高;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升高,抗病毒治疗后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是防止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关键。自1995年日本学者Sakaguchi等首次报道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群T细胞在自身耐受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以下特点:①自身免疫防御作用;②自然条件下是处于无能(Anergy)状态;③抑制其他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生物活性;④抑制活性是抗原非特异性的;⑤抑制方法可能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直接接触,或经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0.
HIV特征性地引起CD4^+T细胞逐步减少和进行性免疫缺陷。尽管目前HIV导致CD4^+T细胞死亡的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证据支持HIV引发的淋巴细胞凋亡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HIV感染使CD4^+T细胞上多种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异常,但有关CD4^+T细胞凋亡率与疾病进程的报道较少,更少见到中国HIv/AIDS患者CD4^+T细胞凋亡在不同疾病进程中变化特点的研究资料。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我国HIV/AIDS患者CD4^+T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在不同疾病阶段中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