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共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4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照组20例全部采用保守治疗,随访1 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出现切口愈合延迟,经治疗后痊愈。随访1 a,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1.3%,对照组总优良率为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患者因疗效较差转为手术治疗。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对该疾病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04年1月~6月在门诊应用自行建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简称为“6分Ⅴ型法”),对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分型,其中Ⅰ型28例(9%)。Ⅱ型72例(23%),Ⅲ型105例(34%),Ⅳ型66例(21%),Ⅴ型41例(13%);治疗原则为:Ⅰ型、Ⅱ型病人采取保守治疗,Ⅳ型、Ⅴ型手术治疗;Ⅲ型先行保守治疗3月,无效转手术治疗。现对所有病人进行门诊随访,症状体征消失且正常生活工作者判定为治愈,平均随访20个月(18~25个月)。结果:312例病人,失随访46例(15%),随访266例(85%);随访病人的总治愈率为87%。100例Ⅰ型和Ⅱ型病人行保守治疗,88例获随访,治愈率为93%;107例Ⅳ型、Ⅴ型病人中有95例收住院进行了手术,全部获随访,治愈率为96%;105例Ⅲ型,有26例进行了手术,全部获随访,手术治愈率为75%;保守治疗的79例中,随访63例,治愈率为71%,Ⅲ型总治愈率为73%。结论: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后,对Ⅰ型和Ⅱ型病人选择保守治疗、Ⅳ型和Ⅴ型病人选择手术治疗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Ⅲ型不管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效果均不如其他各型;对Ⅲ型腰间盘突出症有再分亚型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对该疾病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04年1~6月在门诊应用自行建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简称为“6分Ⅴ型法”),对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分型,其中Ⅰ型28例(9%),Ⅱ型72例(23%).Ⅲ型105例(34%),Ⅳ型66例(21%),Ⅴ型41例(13%);治疗原则为:Ⅰ型、Ⅱ型病人采取保守治疗,Ⅳ型、Ⅴ型下术治疗;Ⅲ掣先行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转手术治疗。现对所有病人进行门诊随访,症状体征消火且正常生活工作者判定为治愈,平均随访20个月(18~25个月)。结果:312例病人,失随访46例(15%),随访266例(85%);随访病人的总治愈率为87%。100例Ⅰ型和Ⅱ型病人行保守治疗,88例获随访,治愈牢为93%;107例Ⅳ型、Ⅴ型病人中有95例收住院进行了手术,全部获随访,治愈率为96%;105例Ⅲ型,有26例进行了手术,全部获随访,手术治愈率为75%;保守治疗的79例中,随访63例,治愈率为71%,Ⅲ型总治愈率为73%。结论: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后,对Ⅰ型和Ⅱ型病人选择保守治疗、Ⅳ型和Ⅴ型病人选择手术治疗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Ⅲ型不管选择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效果均不如其他各型;对Ⅲ型腰间盘突出症有再分亚型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1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仅行保守治疗(A组),8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急诊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B组),175例保守治疗成功止血后择期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C组).结果 B、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3.3%(32/60),16.7%(14/84),2.3%(4/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非手术治疗48 h后无活动性出血可行择期手术治疗,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尽早行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MRI检查特点进行分组研究,观察治疗后不同影像学分型的转归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首选保守治疗的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按Komori分型、突出髓核游离方向,增强MRI上“牛眼征”进行分类,并测量首次就诊时影像学的突出率,治疗后复查MRI并测量其影像学突出率,计算治疗后椎间盘的吸收率;根据不同影像学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率。结果 共有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率14.63%。35例获得持续保守治疗,并进行了1年以上随访,突出率(85.05±15.06)%,吸收率为(34.61±41.08)%,其中“牛眼征”阳性组患者吸收率明显高于平均值,头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吸收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P<0.05)。结论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可发生椎间盘重吸收现象,增强MRI显示“牛眼征”阳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重吸收的概率较大,头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6.
蔡鑫  施咏毅  陆祯  王震  姜宏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0):873-87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4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组(A组),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组(B组),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组(C组);其中A组219例,B组115例,C组87例。根据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及随访时病变椎间隙高度并观察相邻椎间隙退变情况,据此对各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7.4年(5~10年)。A组219例中优良184例(优良率84%),差35例;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3.07±1.75)mm,31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B组115例中优良102例(优良率89%),差13例;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4.91±1.63)mm,18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C组87例优良81例(优良率93%),差6例;病变间隙高度随访中无明显丢失,21例出现邻近间隙的退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骶筋膜脂肪疝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治疗腰骶筋膜脂肪疝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半年—2年,保守治疗有4例再次发作,手术无再发。结论 腰骶筋膜脂肪疝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保守、手术都可以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8.
180例腰椎间盘间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根据180例临床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保守治疗123例,手术治疗57例。结果;随访6月~5年,保守治疗优良率75.36%,手术治疗优良率94.73%。结论:手术治疗疗效优于保守治疗,而对于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非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功能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李浩炜 《颈腰痛杂志》2000,21(4):320-322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预防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复发作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0月~1993年12月间所诊治的160例经保守治疗而又首次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6年的随访调查,治疗组110例应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单纯应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91%与60%,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6年的随访调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疾患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从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并得到1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间盘疾病患者988例,患者手术时年龄18~84岁,平均48岁.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98例,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52例,椎间孔外及椎孔间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椎间隙感染18例,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坐骨神经痛38例.病变节段分布:L1/2 5例,L2/3 35例,L3/4 48例,L4/5 582例,L5/S1 218例,43例为多节段.采用MacNab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并对间接性减压术和目标定位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包含性(A组)和非包含性(B组)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及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7例,发生率4.8%,包括局部麻木感29例,硬脊膜微小撕裂1例,手术操作器械折断3例,部分运动神经受损5例.细菌性椎间隙感染5例,非细菌性椎间盘炎4例,所有并发症均得到良好的处理.随访12~84个月,平均58个月.A组患者中间接性减压者MacNab评分满意度为87%,目标定位椎盘摘除术者为9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3.460,P=0.084);B组患者中间接性减压者MacNab评分满意度为53%,目标定位椎盘摘除术者为9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15.757,P<0.001);A、B组比较间接性减压术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X2=37.357,P<0.001),目标定化椎盘摘除术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X2=0.072,P=0.821);椎间孔外及椎孔间型突出者MacNab评分满意度为80%(32/40),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满意度74%(31/42).椎间隙感染满意度72%(13/18),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坐骨神经痛满意度71%(27/38).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下,应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疾患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后遗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间接性减压术治疗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目标定位椎盘摘除术治疗包含性及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较优良的临床疗效率,且明显优于间接性减压术.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椎间孔外及椎孔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疗、椎间隙感染和高龄腰椎退化性疾病合并坐骨神经痛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9例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髓核成形术治疗组28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保守治疗组41例,采用卧床休息、抗炎、理疗等综合保守疗法。随访1年~2年8个月,平均2.1年,采用Prolo功能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总体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1%和85.4%,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6d和16.9d,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分别为10.8%和22%,差异有显著性(P〈0.05)。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并发椎间盘炎1例,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和保守疗法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相近,但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1988年7月至2003年5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腰椎间盘摘除术的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273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电话、信函以及门诊复查收集疗效评估资料.根据随访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中期随访组,随访时间3年以上(包含3年)5年以下,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7岁(14~63岁);长期随访组,随访时间5年以上(包含5年)10年以下,男92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1岁(18~76岁);超长期随访组,随访时间10年以上(包含10年),男4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5岁(20~63岁).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进行分析,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不同随访时间组的疗效及其特点.结果 (1)依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273例患者的总优良率为89.0%,中期随访组、长期随访组和超长期随访组优良率分别为92.6%、91.5%和79.7%,其中中期随访组与长期随访组、超长期随访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术前JOA评分平均为9.32分,术后为24.15分.各组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中期随访组、长期随访组和超长期随访组JOA评分分别为(24.75±5.08)、(22.43±6.55)、(21.64±7.18)分,中期随访组与长期随访组、超长期随访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中期疗效较好,随时间延长,优良率下降,术后3~5年的手术疗效明显好于10年以上者.开窗髓核减压术的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年来微创手术用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发展,但目前采用的多数微创手术方法由于其设备昂贵、学习周期长,基层医院难以开展。本研究采用改良的直视下小切口微创髓核摘除术,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目的:比较改良的直视下小切口微创手术、椎间盘镜下及传统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3例,分为3组,分别接受改良的直视下小切口微创髓核摘除术(47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44例)及传统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52例),并对各组的治疗情况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直视下小切口微创手术组425d,椎间盘镜手术组533d,传统手术组797d,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7.9%、95.5%、96.2%,治疗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92.2%、87.6%、9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等方面,直视下小切口微创手术较传统手术显现了明显的优势,手术时间也较椎间盘镜组明显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的直视下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肯定,创伤小,对脊柱正常结构的破坏轻微,患者恢复快,满意度高,而且学习曲线短、无需借助专用通道及光源等特殊手术器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4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274例(59.57%),女性186例(40.43%),平均年龄(77±17)岁,其中371例(80.65%)单间隙患者均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89例(19.35%)双间隙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进行疗效评定,随访并观察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460例患者均随访时间12个月,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100%。JOA评分中优313例(68.04%),良112例(23.34%),中32例(6.96%),差3例(0.65%),优良率92.39%,并发症发生率7.83%。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平均出血量为(200±35)ml,平均引流量为(150±20)ml。 结论老年患者常合并全身疾病,手术难度大,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众多,把好术前诊断、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再次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初次髓核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因腰椎间盘术后复发再次行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共31例,其中21例首次手术在本院施行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再手术患者症状缓解期,椎间盘突出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症状改善优良率,采用t检验及,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访6~48个月,首次术后症状缓解期平均为85个月,同侧复发22例,对侧复发9例。首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指标均小于再次手术组(P〈0.05);平均住院日及症状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椎间盘突出不合并椎管狭窄以及椎节不稳者,单纯行髓核摘除术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9例腰椎退变性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合理的手术评估,行后路次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隙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手术治疗后优73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93.3%。术后随访1~3年,滑脱椎体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位有效,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第一年为90.8%,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结论采用后路次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隙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时纠正了腰椎滑脱,达到了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腰椎棘突间稳定器(Wallis)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棘突间动力稳定器(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即时(出院前)和短期效果,探讨其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7月,3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植入Wallis38套(L2/31套,L3/44套,L4/533套)。其中腰椎间盘脱出症(中央型)8例,腰椎盘脱出伴突出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黄韧带增厚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8例,单节退变性椎管狭窄症4例,Topping off4例。采用北美脊柱学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问卷评价出院前患者及随访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同时测量手术前后椎间盘终板间高度。结果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平均50ml。出院前NASS问卷显示,32例患者(88.9%)认为腰部坚实有力,术前酸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前终板间高度降低的37个椎间盘中有31个(84%)获得1~3mm的改善。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NASS问卷总满意度为92.5%,未出现Wallis引起的并发症。结论Wallis的即时和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臭氧消融术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总结.方法 我科自2007年5月~2010年4月共收治1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病人分成治疗组(n=104)和对照组(n=80),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药物和物理)治疗,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依据MacNab疗效标准评定:实验组104例,其中显效29例,有效49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5%;对照组80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35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58.7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统计学有差异(χ2=5.48,P=0.019).结论 臭氧消融术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和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无改善或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需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或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8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27例(其中23例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2例同时行椎间cage置入融合);经左前外侧入路腹膜外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1例。结果:再手术原因包括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20例、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7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8例和腰椎间盘未彻底去除4例,其中合并继发性腰椎管狭窄8例,硬膜外瘢痕形成4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4例,均行硬膜修补,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6个月~5年7个月,其中3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优良率为79.5%。再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8分,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25.6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率为80.2%。23例行椎弓根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70%,1例行椎间植骨融合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和腰椎间盘未彻底去除等,正确分析再手术原因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仍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